国家软实力、汉语热和孔子学院

2012-01-24 11:05
关键词:孔子汉语学院

管 兵

一、软实力、语言政策和政府行为

在国际关系领域,传统上是现实主义主导着研究。正如Keohane和Nye所说:“作为1950年代末期和1960年代初期的学生,我们受到的教育是通过‘现实主义’的视角去看待国际政治。这种视角强调主权国家之间发生战争的现实可能性。”①Robert O.Keohane,Joseph S.Nye,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New York:HarperCollins Publishers,1989,pp.i~vii.作为对现实主义国际关系视角的反动,许多学者认为在经济和安全领域,世界变得越来越相互依赖②Robert O.Keohane,Joseph S.Nye,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pp.i~vii.。Oksenberg和Economy把国际关系研究分成三个视角:现实主义视角、经济优先视角、理想主义视角③Michel Oksenberg,Elizabeth Economy.“Introduction:China Joins the World”,in Michel Oksenberg,Elizabeth Economy(eds.).China Joins the World:Progress and Prospects.New York: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1999,pp.1~29.。现实主义者认为,军事力量和国家的权力是建构国际关系体系的基石。经济优先的视角,即自由主义的或者重商主义的观点,认为经济和技术的力量是处理国际事务的主要力量。理想主义的视角相信观念的力量和影响别人思考方式的能力是决定国际事务的关键。国际关系研究长期集中在以国家军事能力和经济能力去衡量国际事务。但是,有一些学者开始注意到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因素。Joseph Nye认为,在冷战结束之后,国际领域开始了权力结构的转移④Joseph Nye,“Soft Power.”Foreign Policy,1990,80(Fall),pp.153~172;Joseph S.Nye.Soft Power.New York:Public Affairs,2004.,对权力的定义变化了。过去人们强调军事力量和征服构成一个国家的权力,而现在人们开始强调技术、教育、经济增长。因为世界在经济和军事领域变得越来越相互依赖,软实力开始变得更加重要。Nye把软实力定义为“影响其他国家想要什么的能力”。这一能力与文化、意识形态和制度密切相关。

如何看待文化的国际功能?一种视角认为不同国家的文化是对立的,以亨廷顿为代表。亨廷顿以文明冲突论博得广泛关注⑤Sammuel P Huntington.“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Foreign Affairs,1993,72(3),pp.22~48;Sammuel P Huntington.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New York:Simon &Schuster,1996.。从他的西方的视角来看,亨廷顿预言了西方文明和伊斯兰文化、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伊斯兰与中国的联合和西方文明的冲突。然而,文明的冲突论值得商榷①Richard Rosecrance.“Reviewed Work of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by Samuel P.Huntington,”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98,92(4),pp.978~980;Stephen Shulman.“Reviewed Work of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by Samuel P.Huntington,”The Journal of Politics,1998,60(1),pp.304~306.。世界上有许多的国家内部存在着不止一种文明,世界上也有很多战争发展在同一文化圈内的国家之间。同时,亨廷顿过分地强调了文化的作用,而忽略了经济因素。有学者把这定义为“文化的现实主义”②Stephen Shulman.“Reviewed Work of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by Samuel P.Huntington,”p.305.。然而,就像许多学者所说的,亨廷顿把文化或者文明带入到国际关系的研究中来。正是因为他的观点,使得对文化的研究更为必要。相对于经济和国家军事力量,文化是否可以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语言是扩展文化的基本工具,也是衡量文化影响的一个显著指标。时至今日,英语基本上是一种世界标准语言。英语的崛起经历了400年的时间。“19世纪以欧洲殖民主义形式崛起的西方国家和20世纪的美国霸权,扩展了西方文化在当代世界的影响。”③SammuelP Huntington.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p.91.全球化的力量进一步深化了英语的影响力。这对于其他欧洲语言同样适用,但英语从这一过程受益最多。正如Fishman所说:“无论我们是否认为英语是一种‘语言杀手’,无论我们认为它是良性的全球化的后果还是语言的帝国主义,它的扩张是无法否认的,随着时间推进,也是无法阻止的。”④Joshua A.Fishman.“The New Linguistic Order”,Foreign Policy,1998/1999,113(Winter),p.26.当各个国家感到自己的语言面临威胁时,他们必然要做出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地方的文化意识是由外来的文化威胁激发起来的。比如,东亚的一些国家就把自己巨大的经济成功归结为自己的文化,而不是追随西方的道路。

实际上,许多国家早已感觉到英语的威胁。随之做出的一种反应就是在国内和国际上保护和促进自己语言的使用。在法国,政府每年花费数十亿法郎或欧元去支持法语会议、支持使用法语作为文化媒介的学校和媒体⑤Joshua A.Fishman,“The New Linguistic Order”,pp.26~39.。首先,法国政府从政策上限制使用其他语言,特别是英语;其次,政府建立一些机构去促进法语在国际上的运用,特别是在前法国殖民地国家⑥J ames E.Jacob.“Language Policy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France”,in Brian Weinstein(eds.).Language Policy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Norwood,New Jersey: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pp.43~66.。结果,在国家和私人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建立了所谓的法语圈(francophonie)⑦James E.Jacob.“Language Policy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France”,pp.485~507.。德国也是一样。德国政府在全世界兴建歌德学院。在1998年,歌德学院的数目是78家⑧Joshua A.Fishman.“The New Linguistic Order”,pp.26~39.。截止到2011年4月,德国在全世界92个国家开办了149家歌德学院⑨这一数字来自于歌德学院的官方网页,见http://www.goethe.de/ins/enindex.htm,2011-04-11。。日本也采取了同样的做法。日本外务省下属的日本基金在全世界建立了一系列的中心和文化机构,这些中心和机构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日本语的教学,以及帮助当地人士从事这样的工作⑩⑩Stefan Kaiser.“Language and Script in Japan and other East Asian Countries:Between Insularity and Technology”,in Jacques Maurais & Michael A.Morris(eds.)Language in a Globalising World.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188~202.。韩国也在1991年建立了韩国基金,从事文化、语言和文化交流活动⑪⑪Joseph Lo Bianco.“Emerging China and Chinese:Language Planning Categories”,Language Policy,2007,6(1),pp.3~26.。

中国是一个大国,仅中文普通话就有9亿人士使用,是使用人数排在第二位的英语使用人数的3倍⑫Joshua A.Fishman,“The New Linguistic Order”,pp.26~39.。全世界至少有13亿人口使用汉语。然而,在中国开放之前,中文相对于其他语言并没有国际竞争力。当亚洲国家,像日本和韩国开始在全世界提升他们的语言和文化时,中国也感受到这种需要和挑战,逐步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

中国决心在全世界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还是比较晚近的事。中国在国际上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是中国深入到国际社会中的一个客观后果。1987年,中国正式建立了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The Office of Chinese Language Council International,英文简称OCLCI,中文简称汉办)。汉办直属教育部,由12个部委的人员组成,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的总负责人为教育部长,汉办则是执行机构。汉办致力于向全世界提供中文和中国文化的资源和服务,以满足海外中文学习者的需要,并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和谐。这是中国正式在国际上推广汉语的一个开端。根据设定的目标,汉办的具体职能主要是制定中文国际化政策和发展计划,支持其他国家各种类型和层次的教育机构的汉语教学计划,在世界各国建立孔子学院并指导其工作,为国际上中文的使用和教学提供标准、师资、考试、信息等。

汉办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去开展工作,其中最主要的工作是:组织外国人参加汉语水平考试,为外国大学生组织汉语桥竞赛,提供奖学金和资助孔子学院等等。最能体现出推广中文情况的两个指标是汉语水平考试考点和考生的变化情况以及孔子学院开设的情况。

二、软实力建设的基础:是否有一个汉语热?

长期以来,汉语主要是汉族人使用的语言。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汉语开始面临全球化的影响。这既包括面临着英语作为强势语言的压力,也包括外国人对于汉语学习的需求。本部分会具体分析在国外是否有一个汉语热。具体的衡量指标有两个:第一个是外国人参加汉语水平考试的人数,第二个是外国人来华留学的人数。如果这两个数目都在随着时间增长,那么我们可以初步断定汉语热是成立的。

中国在全世界建立汉语水平考试的考点数目和参加汉语水平考试的人数增长非常快(参见图1)。在2000年,在22个国家的47个考点有8327名考生参加考试。7年之后,有40多个国家建立了116个考点,共有136446名考生,是2000年的15倍左右。

图1 汉语水平考试(HSK)参加人数和考点增长情况

在一些特殊的国家,比如新加坡,为搭上中国发展的顺风车,政府从单纯强调英文转移到同时强调中文和英文。在过去,“去中国化”是新加坡的必要措施,以向周边国家表明自己的国家态度,那时新加坡政府特别强调使用英文作为官方语言和教育系统的正式语言。随着新加坡政府开始宣扬“亚洲价值”,政府在1990年代开始发起说普通话运动(speak Mandarin campaign)①Charlene Tan.“Change and Continuity:Chinese Language Policy in Singapore”,Language Policy,2006,5(1),pp.41~62;Eugene K.B.Tan.“Re-engaging Chineseness:Political,Economic and Cultural Imperatives of Nation-building in Singapore”,The China Quarterly,2003,175(Sep.),pp.751~774.。在华人华侨不占显著比例的国家,中文也开始在学校里作为外语进行教学②Joseph Lo Bianco.“Emerging China and Chinese:Language Planning Categories”,pp.3~26;Shuhan C.Wang.“Building Societal Capital:Chinese in the US”,Language Policy,2007,6(1),pp.27~52;Guo-qiang Liu,Joseph Lo Bianco.“Teaching Chinese,Teaching in Chinese,and Teaching the Chinese”,Language Policy,2007,6(1),pp.95~117.。

在国内,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出国留学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走进中国来求学。在2004年之后,来华留学的人数超过了出国留学的人数(参看图2)。从表1和表2中也可以看出,来中国求学的留学生主要来自于亚洲国家。在2007年,大约有72.47%的学生来自于亚洲,特别是来自于韩国、日本、越南、泰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美国同样也有相当多的学生前来求学。

图2 出国留学人数和来华留学人数对比图

表1 2007年来华留学人数地区分布

表2 2007年来华留学人数国别差异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学习中文变得越来越流行。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前往中国求学,这是汉语热的一个必然后果。在下一部分,我们将会详细描述汉语热和建立孔子学院的关系。

三、软实力建设的指标:迅速扩张的孔子学院

第一个孔子学院是2004年11月21日在韩国建立的①王 缅、张 利:《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汉城挂牌》,见新华社2004年11月21日。。到2007年12月11日,一共有210家孔子学院或者孔子课堂,分布在64个国家和地区。同时截止到2007年12月,还有61个国家的200多个机构申请建立孔子学院,正在等待批准①吴 晶、崔 静:《陈至立在京出席第二届孔子学院大会并作主旨演讲》,见新华社2007年12月11日。。当时,汉办的主任说每三天就有一所孔子学院成立②程 刚:《巨大需求催生“孔子学院速度”》,载《环球时报》2007年12月7日。。在2007年底,政府计划开办500所孔子学院③常 璐、任 珂:《教育部官员:2010年前在全球建立500所孔子学院》,见新华社2007年11月08日。。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汉办仅仅计划在世界上开办100所孔子学院。汉办的官员说他们扩大规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外国学生学习中文的需要。

根据孔子学院的章程,孔子学院主要提供5项服务。(1)为各行各业开发中文语言课程;(2)为地方分支机构提供中文教师训练和提供中文教学资源;(3)在各地建立汉语水平考试的便利设施,为中文教师提供资格认证管理;(4)提供有关中文教育、中国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各种信息和咨询服务;(5)促进关于当代中国的研究。根据孔子学院章程的第21条,一所新建立的孔子学院将会从中方得到最初的运行资金(大约5到10万美元)。但中方与各地的孔子学院在资金的承担比例上应该是1∶1的比例。第22条规定孔子学院总部将会提供和筹措孔子学院的后续资金。在实际操作上,中国会在国内寻找一个机构对应每一家孔子学院,从该机构中选派人员去对应的孔子学院进行教学和合作等。

大部分孔子学院位于欧洲、美洲和亚洲。位于欧洲的孔子学院最多,有106所,占到总数的至32.6%。美洲有104所,占总数的32%。亚洲的孔子学院占到总数的25.2%,有82所。然后,非洲和大洋洲分别有22所和11所,分别占到总数的6.7%和3.4%(参见表3)。这一分布与来华留学的学生数目的分布大致是一致的,来华留学人数也是以亚洲、欧洲、美洲为多。至于国家分布,以美国最多,有72家,远远超过其他国家。韩国有17所,俄罗斯有16家,法国则有14家,英国有13家,泰国和日本各有12家。其他较多的国家还有德国、意大利、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参见表4)。

表3 孔子学院在各大洲的分布

表4 设立孔子学院最多的十一个国家

从这些图表中可以看出孔子学院的分布与学习中文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孔子学院的分布与汉语水平考试的考生数量的分布是一致的。为证实这一判断,我们需要更多的数据来检验。而且,经济关系应该非常重要。本文将使用最小二乘(OLS)回归模型去检验不同变量在孔子学院分布上的作用。这里首先提出三个假设:

中国兴趣假设:一个国家越多的学生来中国留学,则有可能设立越多的孔子学院。本文使用2007年对来华留学生的统计数据。在2008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统计的是2007年的情况)我们可以发现16个国家的详细数据,其中越南没有设立孔子学院。这16个国家占到全部来华留学人数的82.69%。2008年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比其他年份的数据相对比较全面。同时,该年的统计数据包括了每个大洲的来华留学人数。在其他更新的数据可以获得之前,本文采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其他国家的来华留学人数:(该洲来华留学总数-已知该州部分国家的来华留学人数)/(该洲有外交关系的国家数目-已知来华留学人数的该州国家数)。这样会降低样本该变量的差异性,但可以大致把握该变量的总体情况。

经济关系假设:一个国家与中国的进出口总额越大,这个国家就会设立越多的孔子学院。本变量采用的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2007年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

历史关系假设:一个国家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历史越长,这个国家的孔子学院就会越多。我们知道,在冷战期间,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主要是基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考虑。许多国家因为与中国持有共同的意识形态而很早就与中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这一假设是为了测量建立孔子学院是否基于意识形态的考量。该数据来自于外交部的网站。

控制变量:为控制国别的差异,本研究有两个控制变量:该国在2008年的GDP和在2008年的人口。该数据主要来自于国际货币组织的数据库。古巴的数据来自于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国别数据库。

表5 变量情况一览表

表6 孔子学院分布决定因素的回归分析

从回归分析中可以看到,首先,中国兴趣假设可以被接受。虽然在模型1中来华留学人数一项并不显著,但在添加控制变量之后的模型2中,可以看到来华留学人数一项非常显著。因为模型2的解释力比模型1更为显著,所以我们以模型2为被接受的模型。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时,我们可以看到一国在华留学生的数目和孔子学院在该国的分布数目是显著正相关的。这意味着一个国家在中国的留学生越多,就会有越多的孔子学院在该国家设立。在这方面,可以说孔子学院的建立是对这个国家对中国的兴趣的一种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在华留学生的数目可以反映出该国对中国的兴趣。为满足这种需要,送学生去中国学习和在本国设立孔子学院,具有同样的目的。

第二,经济关系假设也可以被接受。我们可以从回归分析中看出,在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外国与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与孔子学院的建立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在模型1中,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孔子学院数目是显著正相关的关系。当模型2考虑了控制变量,即该国的GDP和人口数目,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孔子学院数目变成显著负相关,该国的GDP为显著正相关。这并不改变经济关系的假设。因为该国的GDP与进出口贸易总额是高度相关的,两者都影响着与中国的经济关系。由于GDP的基数远远大于进出口贸易总额,并且GDP与孔子学院数目的相关系数也远远大于进出口贸易总额的相关系数,经济因素的总体影响还是正向的。

第三,历史关系假设被回归分析拒绝。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年数与孔子学院的数目并没有显著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形态不再是一个考量。

四、讨论与结论

语言扩张的力量主要来自于两种。第一,军事力量是第一波欧洲语言扩张的基础。这一波语言的扩张是通过殖民地的征服实现的。在这一阶段,欧洲国家的语言,比如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法语等,变得更加国际化或者成为区域主导语言。第二,贸易是另一个语言扩张的推动力,英语从中受益良多。“英语为主要语言的国家大约占有世界GDP的40%。越来越多的公司把英语能力作为提升和选拔员工的前提条件。”①Joshua A.Fishman.“The New Linguistic Order”,pp.26~39.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国,中国也有在全球提升中文使用的坚实的基础。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关系有利于建立我国的软实力。具体而言,这表现在外国人对于汉语和来华留学的兴趣。汉语水平考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考生,与此同时,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去留学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前来中国留学。我国政府顺应需求,采取多种策略在全球推广汉语,尤其是汉办采取了多种措施,这其中主要的载体和平台就是孔子学院。

这几年以来,孔子学院在世界的扩张非常之快。可以预测,在与中国经济往来密切的国家,或者是对中国特别感兴趣的国家,孔子学院的开办有其坚实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现有的数据可以推测这一点。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的外交政策曾经有一段支持输出革命的策略,特别是在东南亚国家②Edwin W.Martin.Southeast Asia and China.Coulder,Colorado:Westview Press,1977,pp.23~52;Wang Gungwu.China and Southeast Asia:Myths,Threats and Culture.Singapore: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1999.。这一行为导致了这些国家与中国的隔阂。结果,中国文化包括汉语的使用面临着很大的问题。即使是在新加坡,一个由华人主导的国家,以前的政府也竭力消除中文的影响,使之边缘化③《李光耀自传(1965-2000)》,台湾世界书局2000年,第167-180页。。今天,中国要奉行和平崛起的策略。这一策略的提出本身就是应对国际上一些国家对中国崛起的疑惧。因为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崛起抱有不信任的心态。而实际上,我们可以说中国已经比历史上变得更加和平了。中国开始努力变成一个众人眼中的“正常国家”④Wang Gungwu.China and Southeast Asia:Myths,Threats and Culture,pp.37~42.。孔子学院的建设有利于相互了解。同时,这样做也是一个国际通行的做法,就像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已经做过的那样。一个国家文化意识的觉醒主要来自于两个因素,第一个是其他霸权文化的冲击;第二个是越来越密切的经济依赖关系。对中国来说,这两个因素都是真实存在的,而第二个因素在本文中得到切实的证明。

在国际上加强孔子学院的建设的好处是明显的。第一,正如Nye所说的那样,软实力在今天变得越来越重要。发展软实力可以平衡中国势如破竹的经济发展。第二,孔子学院建立也为国内的机构走出去进行合作提供了另外一条渠道,尤其是对于国内的大学。长期的互动也可以让国内的大学受益。第三,孔子学院可以训练越来越多的懂得中国文化的外国人以及熟悉中国情况的中国通。这既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也会促进经济等各方面的深入合作。

猜你喜欢
孔子汉语学院
学汉语
初等教育学院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