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温病”刍议*

2012-01-24 18:09高启秀王亚红郭维琴
中国中医急症 2012年12期
关键词:伏邪温病

高启秀 曾 沁 王亚红 郭维琴 赵 勇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中医内科学),北京100700]

《内经·金匮真言论》曰“藏于精者,春不病温”,习称“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然则此“病温”与“温病”是否异名而同义呢?这不仅是关系到定义上的差别,还牵涉到治法方药的相去甚远。世之治温病,皆以辛凉解表为法,银翘散、桑菊饮为宗,然疗效是否屡试不爽,恐不敢苟同,笔者浅学,在此欲言本人对“病温”与“温病”的些许想法,望求得广大同仁的共同思考。

1 传统温病的认识

传统“温病”概念为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从这一概念的内涵看,其病因是外感温邪,主症为发热及热象偏重,病机特点为易化燥伤阴,具有外感疾病的特点和温热性质,因此统称为“温病”。发病类型分为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新感”是指感受当令病邪即时而发的一类,临床常表现为卫表症候,病情较轻,病程较短,以解表透邪为主,且治疗得法易愈;“伏邪”是指感邪后未即时发病,邪气伏藏,逾时而发,病发初期即表现出一派里热症候一般无表证,病情较重,病程较长,病情以清泄里热为主要治则,伏邪透尽方愈。然而在临床中“新感温病”在当下并不多见,而“伏邪温病”虽常见,但用清泄里热治法常并没有较好的疗效,这就不能不对所见“温病”本质进行新的思考

2 彭子益、祝味菊的认识与现代温病

众所周知,温病学在明清时期得到迅速发展,并出现了一批温病大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此乃温病概念之渊薮。当下的温病是否与明清时代的相一致,笔者想必不然。正如民国大医祝味菊先生所说“医之用药,所以救弊补偏也,历来方术理论,都是时代之产物”[1]。“当叶氏之世,医者好用人参,习重温补,士大夫以受赐人参为荣,庶人以持赠人参为礼,士多养尊处优,民多安居乐业,浸浸百余年,相习成时风,彼时之人,气盛者多,疾病之反应,每易趋向太过,取法辛凉,乃适应当时之环境也”[1]。而今日之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且作息观念的扭曲而晚卧早起,不顺从天地阴阳,一年有春、夏、秋、冬,1日亦可分为4季,晚9点到早3点即是冬,那么现在的大多数人伤精气非常之严重,皆是“冬不藏精”的体现。而且今之人贪凉饮冷,夏季不离空调,不遵从时令食用水果,更有甚者为减肥而盲从错误理论,以大量水果替代正常饮食,医院中清热解毒药之滥用,抗生素之过用,某些所谓的营养学家认为的每日8杯水有益健康等等诸如此类的误区与谬论,伤阳气较重:寒凉及逆反自然规律生长之食物,寒凉之环境(此乃当热不热),寒凉药物之误用过用,抗生素之滥用均伤及人体阳气,久之及肾,肾阳亏虚;还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流行的养生理论提倡多喝水,并冠以孙思邈之训导,笔者为此查阅《千金翼方·服水》篇得知,古人曰水德最灵,以为上善,服水之器皿,时辰,方位,礼仪,步骤均有讲究,并且需口中念咒方可饮水。以原文为证:“择取四时王相甲子开除满之日,并与身本命相生之日……乃向东方取水以水置器中……向日以两手棒水当心,面向正东方并脚而立……其咒曰∶干元亨利正九种吾生,日月与吾并,吾复不饥复不渴,赖得水以自活。金木水火土五星之气,六甲之精,三真天仓,浊云上盈,黄父赤子,守中无倾。急急如律令。每服皆用此咒”。笔者在临床中发现求诊患者中遵营养学长期每天晨起空腹喝大量水导致上午困乏,大便质粘的屡见不鲜。熟不知水性本寒,金文中水字这样写为 ,为坎卦,为阴,因水邪太过,蒙蔽清阳,清阳不升,脾阳不振,久之亦损脾肾之阳气。以上种种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构成了不同于明清时期的饮食及生活环境,正如祝味菊先生所说“环境之足以左右医术也,吾人处天地之间,动焉息焉,饮食起居,喜怒好恶,积之既久,气质多变,气质既变,治法亦易”[1],此时温热病的治法应不同于明清时“表闭而里气盛”所用的辛凉法,而偏向于“表闭气不盛”的辛温治法。

“叶氏之视温热也,以为实有温热之邪也,以为温热之邪,于法宜用寒凉也,故曰在表初用辛凉,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其处方虽有前后缓急之法,而赏用清凉,其揆一也,唯其主观以为温邪当凉”[1]。此全因为叶氏之《温热篇》乃适应环境之作,温热病之一派热象乃当时病者反应之偏于亢盛也,非实全有温热之邪,只因形实气盛,投以辛凉,表以辛散而解,里以凉伐而不伤。温邪之名乃从药效返溯而得之,而非实质。实则“温病”乃“起于荣卫,终于气血,荣卫气血,皆热不寒,皆虚不实,脉象或洪或小,按之躁急模糊。温病者,人身木火偏于疏泄。金气被冲,而失收降之令,水气被泄,而失封藏之能。水不藏则相火益事飞腾,金不收则风木益事泄动”[2]。当今“温病”的病源多是疏泄偏胜,收敛不足,相火不藏,中气不足。木气疏泄,肺金不收,水中相火浮出水外乃呈热象。故现在常见到的“温病”多为虚证,或更准确的说就算有实证,也是比较上的实,非真正的实。因此,临床中若只知用辛凉解表,清泄里热,不但不能拯之于涂炭,而反驱之于深渊。应当养木气,平疏泄,收肺金,浮出水外的相火则自然归回于水内,相火下降,热回下焦,津液续生,脾胃为肺之母,脾胃足肺金收敛方足,故尤要保中气。当今社会环境,大多数人们都有“冬不藏精”的生活方式,恰与温病实质一致,故不应再一味辛凉解表,甚至清热解毒凉血,应该养阴精,护中气,固阳根。而明清时期的温病更接近于彭子益先生所说的“燥病”的本质,温病中所谓经典方银翘散,桑菊饮中皆疏散而破肺气之药,此二方乃肺金燥结内敛生热之方,正如彭子益曰“燥病肺气实,温病肺气虚,金气之病命木气负责,虚实相反,所以银翘散桑菊饮治秋燥见功,治春温见过也”[2]。

3 结 语

诚然,当今社会好些人嗜食辛辣,煎炸,酒酪等助湿生热之品,仔细分析可见这种邪热夹杂体内寒湿所化之热都只是标热,而本质上还是阳气不足,如一般水平的大夫对这样的标热只能先清利之,然如祝味菊先生这样的大家则拨云见日,切中病机,直接以温清、温浅法治之。同时代的上海名医章次公先生医技精湛,几乎无人能令其折服,但惟对祝味菊常称赞有加,钦佩不已。笔者不才,还望斧正。

[1]刑斌.祝味菊医学五书评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

[2]彭子益著,孙中堂,王守义点校.彭子益医书合集[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7.

猜你喜欢
伏邪温病
李忱主任从“伏邪成瘀”论治DKD理论经验*
寻找伏邪的蛛丝马迹
《黄帝内经》伏邪理论探析
任继学依据伏邪理论防治缺血性脑卒中
基于复杂网络社团分析开展叶天士温病医案症药规律的研究
基于温病古籍的寒疫辨治规律分析
关于《温病条辨》温病初起使用桂枝汤的讨论
伏邪概念实质探析
论伤寒春变温病夏变热病
伏邪理论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