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军,李秀慧,王瑞玲,王国兴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农牧局,河北围场 068450)
腹泻又称“拉稀”,临床表现为粪便不成形、稀软、粥样或水样等以腹泻为特征的疾病。在饲养过程中,各日龄的兔均易发生本病,但1~3月龄的幼兔发病率最高。如果在家兔的腹泻预防和治疗上不及时会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1.1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能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复杂,一般影响消化机能的因素都可以引起腹泻。
1.2 饲养管理不当;长途运输,环境的变化;仔兔断奶等因素造成的应激所引起的腹泻,断奶过早或刚断奶后的贪食;饲料的突然变换,饲喂不定时定量;兔舍寒冷潮湿,饲养密度过高;喂给腐败发酵的饲料,采食有露水的草、冰冻饲料或过量不易消化的饲料;饮水品质差;精料过多粗纤维过少而诱发细菌性肠炎引起的腹泻;季节变化,扰乱兔的正常采食,因胃肠的应激引起的腹泻。
1.3 感染性引起肠道细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魏氏梭菌等)、霉菌、病毒(轮状病毒)和寄生虫(球虫)这些感染性致病因素而引起的腹泻。
2.1 因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 病兔腹部膨大,排出的粪便稀而量多,有时还混有未消化的饲料,有臭味。急性者粪便呈糊状或水样,粪便沾满兔毛,病兔腹痛,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嗜饮且不爱动。
2.2 因感染性引起的 往往是因饲养管理不当引起胃肠炎的继发感染,病兔体温升高,精神不振,不愿采食,严重的食欲废绝,常常蹲于兔笼后角;粪便发软、稀薄,腹泻严重的,粪便稀薄如水,常混有血液和胶冻样粘液或含有气泡黏液样稀粪,有恶臭味或带有腥臭味;被毛粗乱、无光泽。由于严重腹泻,病兔呈现脱水和衰竭状态,常因虚脱造成心衰而死。
3.1 因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没有严重的病理变化,解剖看到轻度粘膜水肿、增厚、充血,用刀柄可以刮掉肠膜,肠内容物通常呈黄绿色。
3.2 因感染性引起的主要是胃肠膜糜烂、脱落,充血、出血、水肿或有坏死病灶;肝脏肿大、肺脏有出血点;回肠、盲肠、结肠内充满黏液胶样粪,肠内容物呈红褐色,有些病例盲肠内容物呈水样并有少量气体。
4.1 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腹泻发病具体原因、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综合分析可以确诊。
4.2 因饲养管理不当引起 如长途运输后、仔兔断奶早及饲喂腐败的饲料等原因而出现的食欲下降,腹围膨大,排出不成形、稀软的粪便,并沾满肛门附近的兔毛等现象即可确诊。
4.3 因感染性引起的 如长期腹泻未治愈而继发的细菌和病毒引起的腹泻,以及寄生虫对肠道损伤而感染的。常可看见混有血液胶冻样粘液的粪便。粪便稀薄如水,有腥臭味,解剖可看见胃肠黏膜糜烂、出血、肝肺有出血点等症状即可确诊。
5.1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营养水平。 合理搭配精粗饲料,不能只注重生长速度快,喂给过多的精料。如果精料过多易在肠道内发酵,造成肠道内菌群失调,细菌大量增殖,而导致腹泻。因此,合理的日粮配比可以降低家兔肠炎的发病率。
5.2 定时定量饲喂,不喂霉烂变质、带露水和冰冻的饲料。科学调换饲料,如果换饲料,应在1周内逐渐更换。
5.3 保持兔舍及周围环境安静,防止猫、鼠等动物进入舍内,注意兔舍通风,保持兔舍干燥清洁。定期进行舍内消毒,消毒液要经常交替使用。
5.4 在冬夏两季要注意舍内温度,气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腹泻。在饲料中加入抗生素,抗球虫药物都能有效地控制和预防腹泻。
6.1 因饲料管理不当引起腹泻的治疗方法如下:
6.1.1 西药治疗腹痛者:乳酸菌素片1片、颠茄片1片,拌料或灌服,每日两次;腹泻严重者:鞣酸蛋白片1片、乳酶生1片,拌料或灌服,每日两次;肠膨胀者:吗丁啉片1片、乳酸菌素片1片,拌料或灌服,每日两次。
6.1.2 西药方解:以调节清理胃肠,恢复胃肠功能,对症治疗为原则。
6.1.3 中药治疗:黄连9 g、黄芩18 g、黄柏18 g、马齿苋30 g、粉碎拌入5 kg饲料中饲喂。
6.1.4 中药方解:本方的药理作用与显著地解热、抗炎、抑菌、调理胃肠、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活性有关。方中黄连泻心火兼泻中焦火,为主药;黄芩泻上焦肺火为辅药;黄柏泻下焦肾火为佐药;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泻为使药,四药合用,共同组成强有力的泻火解毒止泻之剂,使火邪去而热毒解诸症可除。
6.2 因感染性腹泻的治疗方法如下:
方法一:在水中放卡那霉素粉和黄氏多糖用量按兽药说明书。
方法二:口服或肌肉注射庆大霉素注射液,每kg体重2万国际单位,每天1~2次。脱水严重者,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20~30 mL。
西药方解:以抗菌、抑菌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力为主,并对症治疗为原则。
方法三:中药可用郁金2 0g、白头翁20 g、黄柏20 g、黄苓20 g、黄连10 g、栀子20 g、白芍10 g、大黄10 g、柯子10 g、甘草15。粉碎备用,按每日2 g/kg灌服。
中药方解:本方的药理作用与抗菌、抗炎、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酸的分泌以及提高免疫等作用有关。方中郁金凉血散瘀,行气解郁为主药;辅以黄连、黄芩、黄柏、栀子,清三焦郁火兼化湿热。白芍、柯子敛阴涩肠而止泻,更以大黄、白头翁清血热,下积滞,推陈致新,共为佐药,甘草和中协调诸药。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涩肠止泻之功效。
[1]杨凤.动物营养学[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王建华.家畜内科学[M].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3]陈杖榴.兽医药理学[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4]娄玉杰.实用动物饲养学[M].1版.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