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 薇
宾阳县妇幼保健院,广西宾阳 530400
目前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方法是换血疗法,但是换血疗法中疼痛的刺激与不恰当的体位摆放以及血压波动都会给新生儿带来不适感觉。这些不适感会使新生儿在后期发育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影响。
该科通过将舒适护理应用于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换血疗法30例,以综合个性化与有效性兼并的护理模式,使新生儿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上均能达到最佳的状态。将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应用舒适护理于换血疗法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4例,女16例;足月儿24例,早产6例;且第1胎13例,第2胎14例,第3胎3例;出现黄疸的时间:24 h内出现17例,2 d内出现6例,3 d内出现的为7例;分析病因:ABO溶血19例,Rh血型不合4例,G6-PD酶缺乏6例,1例不明原因。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推荐标准达到换血标准的作为对象:①足月儿 24、48、72 h 血清胆红素值分别>257、340、428 μmoL/L;②早产儿根据胎龄及体重适当放宽指标;③有核黄疸征者。
手术方法:使用改良双管同步换血法,将患儿置于开放式辐射抢救台,选用2个22号BD型留置针,做动静脉穿刺,动脉穿刺后接通三通管,三通管分别接延长管、肝素液和抽血注射器,延长管上再接废血瓶。且静脉穿刺留置针上也要接2个三通管。根据患儿体重和血压的波动,每次抽注10~20 mL,抽出的血液注入废血瓶,注意抽注血需匀速同步进行,手术全程大概2~3 h。
选择粗直便于固定且易触摸的动脉通道,如肱动脉、股动脉或桡动脉等,这里首先选择桡动脉。通常穿刺使用指压显露动脉的方法。选择桡动脉解剖部位并做标记定位,一手拿套管针,使针尖斜面朝上,手腕对应食指的部位应与皮肤呈10~20°进针,看到回血后将针芯固定,外套管全部送进并抽出针芯。连接三通接头时使用动脉上端压迫法。使用生理盐水冲套管,无菌贴膜妥善固定套管针。进行动脉穿刺的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解剖要点,争取一次穿刺成功,避免反复穿刺造成周围组织损伤,甚至出现局部感染的现象;同时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尽量减少患儿的疼痛感。
新生儿免疫功能相对低下,动、静脉穿刺术会增加患儿感染的机会,操作应保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严格无菌操作,因此所有参与换血人员,操作前应认真洗手或手消毒,操作时带帽子和口罩、手套,穿刺成功后可使用约束带固定患儿;进行肢体动脉穿刺时,注意观察四肢末端以及肢体皮肤颜色、温度,了解肢端血液循环情况。
3.1.1 术前准备的护理 手术前应尽量细心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告知可能出现的状况和注意事项,使家属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配合治疗。家属同意手术并签字后,做胃肠道准备,即术前需禁食2~4 h,插胃管留置并抽空胃内容物防止反流。
3.1.2 提供舒适环境 换血室需空气清新,安静不宜打扰,温度湿度适宜。换血前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更换清洁床单及被褥等。降低换血室内光线的强度,减少噪声干扰。换血环境需要有循环空气消毒设施,地面每天消毒3次。换血前应将患儿放置于已预热的辐射抢救台,辐射抢救台温度需设置为患儿的适中温度,将穿刺的部位充分暴露。
3.2.1 护理技术的舒适护理 安排经验丰富的护士或资质较高的护师参与换血操作前的动、静脉穿刺,合理选择动、静脉,选择合适针头,争取一次穿刺成功,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同时严密观察穿刺部位的血管情况,静脉补液中注意防止药液渗出,若药液渗出,可使用局部封闭,冰袋间歇冷敷等措施。
3.2.2 胃肠道反应的舒适护理 换血期间患儿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如呕吐,腹泻等。严格按照医嘱给予处理,当患儿感觉不适时应及时关注,轻握其手,拍肩安慰。
3.2.3 心理舒适护理 侵入性操作会给患儿带来疼痛刺激,也会引起局部甚至全身反应,这将会增加病情或延缓康复时间;反复的疼痛刺激会对患儿后天的社会交流、行为自我调节能力造成不利的影响。某些刺激对常人并无大碍,但是对新生儿可能是有害刺激。换血中很多操作会对患儿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应该提高医护人员对疼痛刺激的认识,强调强烈刺激对患儿的影响。预见性的给新生儿以帮助、关怀与安慰。由于是脱离母体环境的保护,新生儿缺乏在新生环境中生活的安全感,一般刺激即能产生反应,主要表现为惊跳、拥抱、哭闹等。如果新生儿出现烦躁哭闹时,护理人员要主动靠近,一只手握住患儿的两只手臂,轻放在其胸前,另一只手适当抚摸患儿身体,也可轻轻地有节奏性的拍他,让其找回安全感。轻柔的抚摸可满足新生儿皮肤的需要,并使其有安全感。在必须要暴露的操作中,应尽量减少暴露面积,并控制环境温度,防止患儿受惊感到不安。
3.2.4 生理舒适护理 换血前应为患儿更换尿裤,保持其皮肤清洁。静脉推注苯巴比妥镇静,或口服水合氯醛。换血过程中注意监测患儿心率、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体温并准确做好记录,保证患儿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密切观察患儿全身反应和皮肤颜色,如果有多种操作同时进行时,应避免其受凉。输入血液提前预热至36~37℃,避免血液输入后出现体温快速下降的情况。换血过程中应保持进与出的血量相对平衡,并减少血流紊乱与血压波动的发生,避免和减少心力衰竭与血栓等并发症的形成。若换血过程患儿出现面色改变、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或心率增加等心衰症状时,应该及时暂停换血。进行镇静、强心、利尿等操作,直至心衰现象纠正后方可继续换血。
3.2.5 体位舒适 换血过程中,动静脉穿刺部位应充分暴露,并将患儿妥善固定。患儿体位若只能为仰卧位时,应将蝴蝶枕或小布卷放于其膝下,将患儿卧于特制的鸟巢内,使其获得安全与舒适感。
3.3.1 恢复期的健康指导 及时与家属进行沟通,使家属了解换血后还必须继续退黄治疗,如光疗、输液等,告知家属护士会每天使用温水毛巾局部热敷,有利于血管的软化和营养传输。每天检查患儿情况,若发生异常如穿刺部位红肿,及时对症处理;尽量避免患儿长期处于强光或有强烈刺激的环境,保证良好的睡眠;控制患儿入水量,维持患儿皮肤、口腔清洁,控制患儿情绪,术后患儿病情稳定,情况良好的可以试喂葡萄糖水,顺利后正常开奶。
3.3.2 精神舒适 由于患儿生命状态脆弱,突发状况较多。出现状况时家属要沉着冷静,积极配合护理人员解决好突发状况。护理人员应关心、鼓励患儿家属,给予精神支持,并鼓励患儿家属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安慰,以减轻家庭成员的心理压力。家属压力降低的同时能够为患儿创造更好更和谐的生活气氛,增加患儿换血后期的休养效果。
舒适护理能够满足患儿的基本需要,丰富了以病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同时使患儿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等三个方面得到更加全面的护理。舒适护理这一模式应用在新生儿换血疗法中,能够根据新生儿舒适性照顾的需要,减少护理环境及护理活动给新生患儿带来的不必要的刺激,最小化有害刺激。尤其是在换血期间使用舒适护理技术能最大限度减少对患儿的刺激和带来的疼痛感,由于新生儿护理相对特殊,需要医护人员和家属的积极配合,才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换血疗法对患儿后天成长的影响。
[1]李春兰.新生儿Rh溶血症换血疗法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0(6):33-34.
[2]马义芳,许金凤.舒适护理在癌症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医学,2008(1):107-109.
[3]王英.新生儿溶血病换血疗法的护理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62-63.
[4]黄晓群.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2009(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