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佳 赵玉刚
(山东省莒南县畜牧局,山东省莒南县 276600)
扶持政策助推“生猪调出大县”产业发展
王 佳 赵玉刚
(山东省莒南县畜牧局,山东省莒南县 276600)
本文介绍了山东省莒南县有效借助政策扶持,多方面推动了 “生猪调出大县”的发展。
扶持政策;生猪;产业发展;标准化
莒南县地处鲁东南鲁苏交界处,总面积1388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575个行政村(社区),80万人口,是传统的畜牧业大县。到2011年底,全县生猪存、出栏分别达到116万头和230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21.02万头,外调生猪200万头,连续5年被列为 “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在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级奖励扶持政策和强农惠农资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莒南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猪产业发展,将其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大事来抓,加强扶持,科学引导,调动了全县发展生猪产业的积极性。一是大力营造宽松发展环境。县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 《关于加快全县畜牧业发展的决定》、 《关于加快推进全县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意见》,规定畜牧龙头企业建设、畜产品购销市场用地和畜禽养殖场、示范园用地视同农业生产用地;拿出专项资金,用于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和有关专项补助,水利、供电部门切实解决好养殖小区用水用电问题,并按照农业生产生活用水用电价格执行。二是认真落实上级扶持政策。充分利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扩建项目、生猪良种补贴项目、菜篮子工程等扶持政策,其中5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达到3700余万元,在生猪环保养殖、养殖场 (小区)标准化改扩建、疫病防控、品种改良、品牌创建等方面进行扶持奖励。三是做好能繁母猪补贴等普惠政策实施。认真组织实施能繁母猪补贴等惠农强农政策,2007年、2008年发放能繁母猪补贴资金2000余万元,2011年全县共核实能繁母猪21.0238万头,按照每头100元的补贴标准,将补贴资金通过“惠农一卡通”逐级发放到养殖户,近9万养猪户从中直接受益,有力提高了发展生猪生产积极性。四是积极提供科技服务。县里每年拿出20万元,通过建立 “每月16日固定畜牧科技培训日”、聘请专家授课、发放技术明白纸、举办座谈会、远程教育等形式,免费对全县养殖户开展技术培训,年均培训达1万人。同时建立双通信息平台,通过短信向养殖户发布市场行情、养殖新技术、疫病防控等信息。
按照 “结构调优、品种调良、规模调大、效益调高”的原则,坚持走标准化规模发展的路子,采取政策鼓励、示范推广、典型带动,引导农户由分散的家庭式副业生产向标准化养殖、规模化养殖发展,努力提升生猪产业发展水平。全县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场400余家,其中年出栏3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场206家,市级以上标准化养猪场77家,年出栏万头以上猪场8家。在标准化养殖场发展中,利用上级标准化规模养猪场改扩建扶持项目、生猪大县奖励资金、菜篮子工程等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标准化规模化发展进程,其中2007年上级补助资金370万元,18家猪场受益;2008年上级补助资金340万元,13家猪场受益;2009年上级补助资金276万元,27家猪场受益;2010年上级补助资金190万元,24家猪场受益;2011年上级补助资金450万元,16家猪场 (小区)受益。莒南县前五批市级以上标准化生猪养殖场(正在实施的除外)均享受过补助资金,各场(小区)补助资金不少于20万元。同时,莒南县大力组织实施 “十百千”、“抓百区带千户促增收”、 “标准化养殖示范”、 “市场对接”等工程,实现了生猪生产的跨越发展,自2007年连续五年分别外调生猪100万头、120万头、168万头、180万头、200万头,形成 “百万生猪下江南”的销售格局。
通过加强良繁体系建设,实施良种补贴,提高了生猪品种质量,实现了生猪产业发展速度、质量、效益的有机结合。一是建立良种繁育基地。积极建设与现代畜牧业发展相适应的良种繁育体系,优质种源基地—临沂帛乘原种猪繁育有限公司西区供精站现存栏优质种公猪236头,日可供应精液1300余头份。东区原种猪场于2011年4月份正式建成投产,引进法系长白、大约克、台系杜洛克原种母猪620头,公猪56头,年可出栏优良种猪1.2万头。二是健全服务网络。按照公开考聘、竞争择优的原则,考录了部分基层技术推广人员,形成了县、乡镇、村三级服务网络。目前,全县共有人工授精服务站54处,繁改员186人,服务范围遍布全县。三是加大政策扶持。从2007年起,莒南县连续5年承担实施国家生猪良种补贴项目,上级扶持资金共计1669万元,项目对能繁母猪实施每个情期2份精液补助,每份10元,全县已先后补贴能繁母猪80万胎次,母猪养殖户从中直接受益。同时,实施能繁母猪更新换代工程,从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中拿出300万元,对中小规模养殖场一次性购买10头以上优质二元母猪的,按照每头300元的标准补贴。目前,全县规模养殖场良种率达到100%,散养户达到60%以上,由于品质较好,莒南生猪在南方市场的占有率逐年提高。
2007年引进了生物环保养猪技术,为加快推广步伐,县里制定扶持政策,对新建环保猪舍200m2以上或者改建猪舍500m2以上的养殖场,经验收合格,按垫料面积30元/m2的标准给予补贴,极大地调动了养殖户发展环保养殖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全县建成生物环保猪场200余家,发酵床面积累计达19万平方米,存栏生猪13.6万头,出栏生猪27万头。同时通过资金扶持,在全省率先推广了畜禽粪污干湿分离技术,现有20家规模化养殖场采用该技术;全县户用沼气达到6.9万个,年出栏30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基本实现了沼气全覆盖;临沂帛乘原种猪繁育有限公司建设的1000m3大型沼气发电余热回收利用示范工程,探索了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
近年来,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坚持做到 “五保障、四到位”,全面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确保疫情不发生,保障生猪产业发展。 “五保障”:即县、乡将防控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及时拨付,2007年以来莒南县先后拨付防控专项经费200余万元,确保了防控物资供应和人员待遇落实,同时莒南县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用疫苗经费每年近1000万元,2012年达到了1137.81万元,全部由上级拨付,做到经费有保障。按照 “一个行政村配备一名农村应急性动物防疫员”的原则,公开选聘645名农村应急性动物防疫员,负责全县基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防疫员每年补助已由人均600元提高至1200元,防疫员积极性大幅提高,做到人员有保障。积极争取上级冷链建设政策,县、乡、村冷链体系逐步完善,由上级配备了疫苗冷藏车、建设低温冷库、恒温冷库,冰柜、冰箱全县达到近100台,冷藏包600余个,县疫控中心门诊设施进一步优化,监测能力不断提高,县兽医实验室面积达到230m2,设立了血清学检测室、病原学检测室、分子生物实验室等功能分区,配备了美国进口PCR仪、酶标仪、生物安全柜等仪器设备120台套,具备对动物疫病进行快速检测诊断的能力,做到设备有保障。采取逐级培训、跟踪指导、发放技术手册等方式,加强技术培训,保证防疫人员能够按要求、按程序落实好免疫注射等防控措施,做到技术有保障。通过召开会议、签订责任书、日常督导、定期考核,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做到组织有保障。 “四到位”:即建立健全疫情监测网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做到疫情监测到位。按照 “政府保免疫密度、业务部门保免疫质量”的原则,扎实开展程序化免疫、集中免疫和检测补免,确保免疫率达到100%,做到免疫注射到位。加强流通监管,强化路查路防,开展消毒灭源,确保疫情不传播、不流通,做到环境净化到位。建立应急机构,完善应急预案,落实应急队伍和应急物资,积极做好应急准备,做到应急处置到位。
F326.34(252JN)
B
1673-4645(2012)12-0026-02
2012-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