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娟 潘丽 张春延 张肖敏
宫颈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据估计,每年大约有50万的宫颈癌新发病例,占所有癌症新发病例的5%;我国每年有新发病例13.15万,占世界子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28.8%[1]。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开展子宫颈癌的筛查和早诊早治是预防该病最为有效的措施[2]。因此,宫颈癌的防治也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发达国家,已有完善的筛查制度,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大幅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泛、卫生资源不足,宫颈癌筛查制度不够完善,病死率也较高,对宫颈癌筛查结果异常者的随访与管理工作各地差异很大,不够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宫颈癌预防工作的效果。为此,“十一五”期间结合我省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与生殖健康的需求,在我省部分地区建立通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进行宫颈癌筛查的试点,开展了健康人群的宫颈癌筛查项目,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同时,也通过本项目在试点探索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宫颈癌筛查与随访的管理模式[3-4],为今后大规模推广人群宫颈癌筛查与随访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自2006年12月-2010年12月间,在全省按经济、文化和人口等不同地区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整群抽取37个项目县(市、区),65周岁以下、无精神病史、无宫颈癌史的妇女,结合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进行宫颈脱落细胞学的筛查和随访,共计接收筛查妇女92万人次,并对筛查对象进行随访调查,根据细胞学筛查结果进行转诊等服务。同时对每一位筛查对象进行了“子宫颈癌危险因素的相关调查”,调查内容涉及筛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生活习惯、患病史、孕产史及体格检查和妇科问诊等方面。
所有参加筛查的对象均采用一次性宫颈刷进行宫颈脱落细胞的取样、涂片、95%乙醇固定、巴氏法染色制片。阅片由经过严格训练的专业人员进行,有疑问的片子须经两人及以上人员反复阅片和讨论才可确定。宫颈细胞学诊断标准采用2001版子宫颈细胞学Bethesda报告系统(The Bethesda System,TBS)[5-6]。
根据TBS报告系统的诊断再进行分类指导,提出处理建议。
3.1 细胞学筛查结果阴性者(未见上皮内病变和恶性细胞),建议1年进行细胞学复查1次,连续3次阴性可延长检查间隔。如有炎性改变的对象,建议尽快接受治疗(物理、化学),并定期复查。
3.2 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建议3~6个月后进行细胞学复查,对有临床症状且年龄>35岁,建议阴道镜检查或(和)宫颈活组织取样检查。
3.3 不典型鳞状细胞不排除HSIL(ASC-H),低级别上皮内病变(LSIL)、高级别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不典型腺细胞(AGC)、腺细胞癌者建议尽快行阴道镜检查或(和)宫颈活组织检查。
3.4 对宫颈活组织检查,病理学诊断阳性者进行转诊和治疗,并对其情况进行跟踪随访。
按照项目制定宫颈细胞学筛查处理及转诊服务规范,使各项目试点规范了计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宫颈细胞学筛查结果异常的妇女的复查,进行规范随访及转诊服务[7-8]。项目为群众提供优质的计划生育及生殖健康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年来共对92万人次的已婚妇女进行了宫颈癌的筛查,其中16 154例、19 941例需细胞学复查、宫颈活组织病理学检查,近80%的妇女得到了细胞学复查、组织病理学诊断及转诊治疗。由于随访工作涉及的人群广,覆盖面大,因此对宫颈细胞学筛查异常者的后续服务工作难度较大、需要向服务对象做好咨询工作,为了确保高质量地完成随访工作,结合基层计生技术服务的工作做好人群宫颈癌筛查与随访管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4.1 加强宣传和倡导 宫颈癌患者绝大部分人早期无临床症状,不易被发现,往往发现时,病情已到晚期,病死率明显上升。因此,加强对广大妇女进行生殖生理及宫颈癌防治知识的宣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过早的性生活,保持单一的性伴侣等,提高防范意识,积极参加宫颈癌的筛查,才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才能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9-10]。在试点预防宫颈癌的宣传和倡导中,制作了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系列宣传折页和展板,使广大妇女了解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性和意义,了解参加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性,通过大力宣传和倡导,广大妇女积极主动参检,当地政府也将此项工作纳入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大大促进了筛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4.2 建立信息登记制度 建立大型筛查随访数据库,详细记录每个筛查对象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妇科检查时间、检查结果和随访结果等信息,同时还要确保所有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保密性和可随访性。笔者开发研制了个案信息的光电阅读软件,通过光电阅读机(Optical Mark Reader,OMR)将所有参检对象信息卡上的数据传送到计算机数据库中,大大提高数据录入效率,减少了数据录入误差,同时,可方便、准确地对筛查结果异常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查询和随访,对随访信息与筛查信息进行记录连接。方便复查和随访的及时、规范和准确,有利于对每个参检者进行有效管理。
4.3 建立随访规范与转诊制度 宫颈细胞的筛查均由我省生殖健康检验中心统一进行检查,统一的诊断标准,定期将细胞学检查结果分发到各个试点地区的计划生育指导站,由妇科医生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检查结果,进行分类指导,对细胞学筛查结果阴性者,将结果报告单送到筛查对象本人手中,并告知下次随访的时间和地点;对细胞学筛查结果有异常的对象均由临床医生进行面对面咨询指导如对宫颈有炎性改变的对象,在送达报告单的同时,预约治疗及复查的时间;对细胞学筛查结果呈ASC-US者,预约细胞学复查的时间;对细胞学结果ASC-US以上者尽快安排及组织行宫颈活组织取样术,进行病理,学检查,宣传有关预防宫颈癌的知识,打消恐惧心理,指导其尽快至县级及以上卫生医疗机构去诊治。
4.4 建立人群宫颈癌筛查管理制度 对细胞学筛查结果是ASC-US及以上的对象定期进行随访,特别是对癌前期病变患者和宫颈癌患者提供规范的细胞学复查和组织病理诊断的服务,同时也定期给予心理上和医疗上的关注,打消恐癌的心理,积极配合治疗,使更多筛查结果异常对象能得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服务[11-12]。在筛查和随访中,因她们的家庭条件、工作环境、受教育程度、认知水平和心理承受力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对筛查工作的认识、接受和配合度的异样性。宫颈癌筛查试点工作中碰到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如拒绝检查、外出打工、无法联系、合并严重疾病无法进一步检查等情况,态度不好,不愿意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和接受随访,少部分妇女对宫颈癌筛查和随访工作的不理解和抵触情绪,通过我们基层医务人员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的以人为本的优质服务,情系群众的大爱精神,取得了广大妇女的信任,意识到关心自身健康的重要性,使之主动配合我们随访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从几年的人群宫颈癌筛查试点工作中理解了重大疾病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重要性,需要强化预防宫颈癌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广大妇女的防病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宫颈癌的筛查和随访,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从而达到有效预防宫颈癌、降低死亡率的目的。体会到不论是医务人员还是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在基层工作中对群众要有耐心、爱心和同情心;医疗服务中要语言温馨,态度和蔼、技术精湛,才能取得广大妇女的信任,达到预期的工作效果。同时,认识到结合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做好宫颈癌筛查与随访的管理工作,是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关键环节之一,为此需要大家重视和关注此项工作,以提高广大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
[1]章文华.子宫颈病变的诊治要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
[2]陈群.宫颈癌的早期筛查[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4):162-164.
[3]邓春,李志华,黄丽娟.增城市适龄妇女两癌筛查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2):64-65.
[4]胡敏芳,王英,陈凌.利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开展社区子宫颈癌早发现模式的初探[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166-168.
[5]杨艳丽,徐戬,杜复勤,等.脱落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病变筛查的意义 [J].中国实用医刊,2011,37(1):91.
[6]姚捷,李瑛.宫颈癌筛查技术及方案的新进展[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2007,26(6):316-318.
[7]赵凤珍,贺桦,李娜,等.浅谈健康体检后续服务对策[J].当代医学,2010,l6(14):43-44.
[8]李长卿,高国旗,李晓莉,等.河南省新密市实施子宫颈癌、乳腺癌检查的做法和体会[J].中国妇幼保健,2011,21(26):3210-3211.
[9]孔林花.85760例农村妇女两癌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0):119-120.
[10]史玉云.黑河市1200例已婚妇女宫颈癌认知度调查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2):127-128.
[11]佟丽,房立琴,赵晓娟,等.宫颈癌的预防及早期诊断[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112-113.
[12]欧阳秋茹,陈文静,赖日权,等.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与预防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2):3212-32l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