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秀珍 齐宝山(辽宁省阜新蒙医药研究所,辽宁 阜新 123100)
蒙医药学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最亮丽的文化瑰宝之一。千百年来为蒙古族和其他各族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做出了卓著贡献。广大蒙医药工作者在总结多年来用蒙医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上,还不断地充实和完善,使蒙医药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即“蒙医学”和“蒙药学”。广大蒙医药工作者不仅以简便价廉的诊疗手段对许多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准确的诊断,有效地治疗,而且对疑难病的诊疗方面仍有独特的疗效,如蒙医药治疗血衰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血管瘤、肝硬化、脑血栓、结石症、腰间盘突出、风湿、类风湿、肺病、胃病、肾病方面疗效十分显著,这就是辽宁蒙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我们要认真总结辽宁蒙医药的成功经验,继续发扬辽宁蒙医药的特色和优势,要使蒙医药立足辽宁、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随着我国的改革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蒙医药事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国际兴起的回归大自然,非药物疗法,渴望传统医药的思潮,天然药物防治疾病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这为蒙医药走向世界,开辟了发展的新途径。香港、澳门、蒙古、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患者,到阜新蒙医药研究所治疗并得到康复的事实,就显示出了蒙医药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和光明的发展前景,我们应该充满信心、坚定信念,保持蒙医药的独到特色,充分发挥蒙医药的自身价值和强劲优势,为我国和世界人民的健康作出新贡献。
蒙古贞是辽宁蒙医药的发祥地,也是辽宁蒙医发展的中心,蒙医蒙药是蒙古贞的对外窗口,蒙医药做为蒙古贞文化的精髓,以其特殊性,通过法律管理的方式,将这一特定的社会关系,以市场、经济、政治、文化等形式,要求政府在改革中进行调整、规范、突出政府的政策行为进行管理,这是至关重要的。
在管理中首先必须明确对蒙医药的定位。一是在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定位;二是在医疗市场国际化中的定位;三是在历史发展中的定位。对蒙医药事业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史前进、科技升华、竞争激烈的发展趋势中的地位要有足够的估计。因此,管理也要有一个体系管理制度。因为全省的蒙医药机构有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和村级医疗机构。所以,(1)建立科学规范的蒙医领导体制;(2)实行层次性管理方式;(3)建立科技进步制度;(4)建立民主管理制度等。采取实行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管理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蒙医药事业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按高标准设计蒙医院信息管理软件。
当今的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重要位置,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医战略,不断培养大批的蒙医药人才,不断造就大批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实现振兴蒙医药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蒙医药教育事业的历史任务。
千百年来,伴随着各族人民同疾病作斗争,实现人们为幸福而奋斗的历程,辽宁蒙医药不断成长和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医德高尚、学业精深的医生和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医学家,为蒙医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进行蒙医教育创新,要坚持和发展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的蒙医教育思想。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蒙医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要深入探索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规律,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与21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教育观和人才观。
要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健全和完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力度,在继承蒙医药教育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借鉴世界上先进的办学经验和管理经验,提高蒙医药教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创新,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工作。广大教师率先垂范,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做蒙医药事业新一代健康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蒙医教育发展需要的、开放灵活的教育事业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无论是专科、本科学校教育,还是师承教育、带徒授业,都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深化改革,锐意进取,为建设我国蒙医教育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作出新的贡献。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事业高速发展,国际间展开的竞争的核心就在于人才的竞争,蒙医药跻身于世界医林之中,要靠自己的人才在竞争风浪中前进。培养蒙医药人才一要靠自身的辽宁蒙医药培训基地—阜新市高等专科学校蒙医专业要多培养出蒙医药合格人才充实进蒙医药队伍中来,同时还要向内蒙古民族大学和医科大学输送学员、培养高素质人才,这是蒙医药事业的根基;培养人才的另一渠道是要在蒙医临床事业上提高,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向新的医学领域进军;再一个渠道是努力拓宽人才培养的新途径,诸如通过培训、进修、交流等形式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加快创新人才的培养,让年轻人才脱颖而出,勇挑重担,展示才华。要进一步调整学科和人才培养结构,搞好人才培养的科学规划,要营造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的世界一流医学科研单位,实施高水平医院的工作,进一步提升蒙医药整体实力。
人才中除培养医学科学人才外,还要培养代代相传的一批批蒙医药事业领导人才和管理人才,要严于管理、勤于管理、善于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使之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确保蒙医药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蒙医药在古代科技事业中,特别是在医疗科技领域中,不断实践、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不断提升,创造了传统的蒙医药学。并吸纳了各兄弟民族医药学的精华,开创了蒙医药学发展的新途径。辽宁的蒙医掌握独特诊疗技术与用药之道,千百年来,救死扶伤,为保障人民健康,努力搞医疗科研工作,使蒙医药学不断发展。我省的蒙古贞在历史上培养出4000多名医生,其中涌现出名医800人,获得主任医师职称的81人。说明什么?这些医生就是在自己诊疗实践中,不断搞科学研究,对本地群众患疾病的规律有了新认识,对常见病、多发病创造了新的疗法,对疑难病症的治疗有独到的疗术,取得了很多科研成果。比如邢布利德老大夫,多年潜心科学研究,对治疗号称软癌的世界性疑难病症—血衰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研制出了新蒙药,创造出了科学的诊疗方法,经专家鉴定,居国内领先地位,极大地提高了蒙医的声誉,其治疗的有效率在92.1%以上,治愈率达到31.3%,超出医疗技术先进国家2.1个百分点,这是蒙医科研的事实,也为蒙医搞好科研探索出了新的途径。对此,我们应该认真考虑,今后蒙医在市场竞争中,无论是在创业竞争,信息竞争、效能竞争、人才竞争、药品竞争中,还是在其它医疗领域竞争中,都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搞好科研。
科研如何搞?要搞好选题,要搞好科研招标,要有先进的设备。建立科研机构,做好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研究,一定要拿出新的研究成果。
跨入21世纪,我党确立了新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有发达的卫生事业以保障人民健康。蒙医药作为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要为实现小康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目前,要完成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跨越,蒙医药的基础地位必须加强,决不能消弱,只有面向市场,不断提高蒙医药综合医疗能力,才能以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满足城乡居民的需要,才能使蒙医药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这是蒙医药从本地产生,并在历史上做出贡献,在新时期有效发展,是离不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在打好这一基础的基础上,还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必须将蒙医药拓展到县外、市外、省外乃至国外,是蒙医药事业大发展的远大目标。在国内各地建立各种规模的诊所、医院、发挥专长,搞好医疗服务。在国外,输出蒙医药,继续发挥她的优势,闯出名牌,使蒙医药走向全世界。
蒙药是祖国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蒙药与蒙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蒙药是保障蒙医医疗质量,医疗效果的根本。因此,研究开发蒙药系列产品,顺应世界医药保健品发展的新潮流,适应国内医药产业发展要求,符合辽宁医药发展政策趋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5.1 要办好蒙药厂和蒙药制剂室、扩大蒙药生产品种,提高蒙药质量,充分发挥阜新蒙药有限责任公司和辽宁省阜新蒙医药研究所制剂室的作用。
5.2 应当保护、开发利用蒙药材资源,建立蒙药材种植基地,加速推广和提高蒙药材人工栽培技术,积极给药农以扶持政策,促进其实现产业化。
5.3 要使设备配套齐全和更新,保证药品按标准生产。
5.4 扩展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5.5 要搞好蒙药研究,加强蒙药理论与用药特点的整理归纳工作、在搞好医院制剂基础上、搞好验方临床推广,开发特殊绿色食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及蒙药新药等产业。
条例是国家机关发布的规范性文件,是国家机关调整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社会关系的规范。
蒙医药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有着特定的社会位置,是归属蒙古贞文化范畴。为适应国内及国际医疗卫生工作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地变化形势,调整这一文化社会关系,做出规范的规定,是极为必要的,为此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制定了“蒙医药管理条例”,并于2005年5月28日经辽宁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9月1日起实施。2011年,阜蒙县又制订了阜蒙县蒙医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实施蒙医药管理条例,暨实施细则是新时期的法律规范,是蒙医药事业赖以生存、发展的法律基础。实施和完善蒙医药管理条例,将会使蒙医药事业全面发展。
辽宁蒙医药事业的发展有悠久的历史。自建国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指引下,蒙医药事业获得新生,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更是有了长足发展,建立了专门的蒙医医疗机构和培养专门人才的基地,现代化的蒙医药队伍开始形成和壮大。其医疗范围之广及医疗水平之高,为辽宁人民的健康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辽宁省拥有省级蒙医药学会一个、市级蒙医药学会一个,处级蒙医药研究所一所,三级蒙医院一所、二级蒙医院一所,一级蒙医院二十所,蒙医专科学校一所,蒙药厂一家。拥有蒙医药专科技术人员700余人。特别是辽宁省阜新蒙医药研究所附属蒙医院正在争创国家三级甲等蒙医院,蒙医药治疗再障(血衰病)和蒙医五疗科已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形势一片大好。但是,蒙医药也面临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关键是还需根据蒙医药事业的实际要求,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重新构思,重新设计,进行大规模、系统化的与国际接轨的工作,使蒙医药走出向世界发展的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