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分析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2-01-23 17:40:24郭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期
关键词:分析化学药学教学效果

郭伟

药学专业分析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郭伟

根据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分析化学学科特点,针对药学分析化学教学的现状,探索了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新思路,大大提高教学效果,适应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药学;分析化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在药学专业教育中,分析化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与许多后续专业课联系紧密,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程的必备基础。药学“分析化学”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前者涉及大量繁琐复杂的数学运算,后者涉及电学、光学等内容,而且学生没有接触过仪器,学生普遍感觉比较难以理解,并且抓不住主线和要点。因此,对于药学专业分析化学,该如何教?如何学?如何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具备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分析化学教学研究的关键问题。

1 教师角色多元化

一般高校教师与学生交流很少,这种疏远的师生关系对教学工作的开展是十分不利的。为了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突破传统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的单一角色,尝试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者和学生的朋友等多元角色。让学生从情感上愿意与教师亲近,有心理学家认为教师的事业成功与否与他是否受学生的喜爱紧密相关[1],因为受学生喜爱的教师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 突破教材,整合教学内容

2.1 精选授课内容

药学分析化学内容多,课时少,只能合理地、有选择的删除教材中部分陈旧与繁琐的内容,突出专业性、实用性,详细介绍与后续课程或今后工作关系密切的内容。如详细介绍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部分;化学分析中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略讲。近年来,仪器分析在药品检验和新药研发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学内容应偏重仪器分析部分,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色质谱联用技术等。

2.2 归纳总结,融会贯通

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对每章内容列出知识结构图,授课前先让学生通过结构图了解本章内容,授课后重新根据知识结构图梳理知识点,这样学生就会把所学的看似庞杂、散落的内容串起来,条理清晰,联系紧密,易于理解和掌握。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还可以打破章节之间的独立性,如四大滴定讲完后可以按基本原理、滴定曲线、指示剂、终点误差等进行对比总结。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仪器的主要部件可以放在一起对比记忆。

3 综合使用多媒体和板书两种教学手段

随着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现在很多高校理论教学已经全部改为多媒体教学,完全取代了黑板加粉笔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选用动画、视频多媒体手段,既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比如仪器分析的讲授中,通过观看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自来水中氟离子含量的实验视频,学生对参比电极、离子选择性电极、化学电池构建等相关内容会有形象的认识,感觉顿时豁然开朗。

但是,多媒体教学也有其不足之处,幻灯片屏幕容量有限,课件播放速度过快,学生笔记记不下来。如滴定反应中经常需要大量公式的推导,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学生可以跟着教师的书写记笔记,书写的过程也给学生提供了思考的时间。所以,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完全替代的,在更新教学手段时,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教授方法,应将多媒体与板书、适时的课堂讲解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 将科学研究融入本科教学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目前我国高等药学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2]。然而目前的教育方式还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传统填鸭式的教学还是占主导地位,很少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大多数的学生对科研重要性缺乏认识也没有科研经历[3]。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尝试:

第一,改变教学方式。在讲授一种分析方法之前,先提出一系列导学的关键问题并要求学生从中国药典或期刊中摘录应用该方法进行某药物分析的实例。这样新颖的学习方式很受学生欢迎,增强了学习兴趣,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达到培养其科研能力的目的。

第二,加大科研信息的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分析化学的前沿课题、学术上的最新研究动态或自己的科研内容适当地融入到理论教学中,以体现分析化学的活力和生机。

第三,增加课外科研活动。在高等院校,开展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举办科技竞赛、学术讲座、科技展览等等已经成为高校培养学生最为常见的形式[4],学校也积极鼓励教师组织或支持学生成立学术研究小组,近年来,教研室每年也都将教师的课题对学生开放,吸引部分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

[1]皮连声.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7-11.

[2]王建枝,刘声远,张业平,等.在医学本科生教学中加强创新意识和科研技能培养的探索.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4,20(4):703-704.

[3]吴承堂,黄祥成,孙大成.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调查与分析.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17(3):35-36.

[4]谢宝平,杨洁,段文军,等.分析化学教学中对药学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探析.西北医学教育,2009,17(6):1196-1197.

453003 新乡医学院化学教研室

猜你喜欢
分析化学药学教学效果
分析化学实验中常见废液的处理与回收
云南化工(2021年11期)2022-01-12 06:06:44
光化学蒸汽发生法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云南化工(2021年9期)2021-12-21 07:44:10
高职分析化学模块化创新教学开发与应用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2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
药学进展(2014年3期)2014-03-20 16:00:47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河南科技(2014年24期)2014-02-27 14:20:03
TRIZ创新理论在分析化学教学实训中的应用
河南科技(2014年22期)2014-02-27 14: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