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梅
急性手外伤术后患者,在夜间均伴有疼痛。术后疼痛是身体受到外伤和手术刺激后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反应,它也是外科手术患者普遍存在的症状。术后疼痛,不仅影响睡眠,而且,还可以造成患者情绪低落、食欲减低和妨碍组织回复。因此,在夜间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致关重要。下面将我科的临床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在本组164例患者中,男133例,女31例,年龄15~63岁,平均37.5岁。病程:切割伤69例,占42%;挤压伤47例,占29%;电锯伤38例,占23%;车祸及非生产性外伤10例,占6%。
2.1 体位不当 处于睡眠状态时,当手放低于心脏平面以下,根据血流动力学原理,该处血流丰富,末梢神经丰富,使患处血流不畅而肿胀,敏感度高,从而使疼痛加剧。
2.2 环境因素 当多人共处一室,病室内如有人打鼾,加之患者不习惯新环境等会导致睡眠不足而降低疼痛阈,夜深入睡时更会使患者注意力集中到患手上,显得格外疼痛。
2.3 手术损伤 术后由于手术器械机械性刺激牵拉,影响皮肤、血管、皮下组织、筋膜、骨膜的高阈值损伤感受器,促进疼痛物质的不断释放,更使疼痛加剧。
2.4 血肿及敷料的压迫 用石膏固定患者在易卡压的部位如腕部引起针刺样疼痛,包扎过紧引起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肿胀后过紧也会引起疼痛。
2.5 术后感染 术后72 h后疼痛,肿胀应减轻,如疼痛加剧,打开敷料后有臭味,红肿明显,应考虑为术后感染。
2.6 心理障碍 意外的伤残使患者在心理上受到严重打击,担忧手术能否成功;另外,外伤后,心理准备及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对术后疼痛心理准备不充分,术后有疼痛不适,就把手术的不成功或不适当联系在一起,增加了心理负担。这些原因使患者不能正确对待强烈疼痛。
3.1 改变体位 尽可能鼓励患者做轻微活动,如散步,通过适当活动,减轻和缓解疼痛。入睡时,用衣物支撑患手,使患肢抬高于心脏平面以上10~20 cm,以促进静脉回流,缓解肿胀,从而减轻疼痛。对于熟睡的患者,纠正患者不正确的体位。
3.2 营造舒适空间 冬季维持室温20℃以上,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有经济条件者,可住单间空调病房。夏季注意消灭蚊蝇,禁止吸烟,保持病室整洁,光线柔暗。在夜间护理患者时,一切治疗处置力争集中,做到走路轻、说话轻、开关门轻、操作动作轻,减少一切噪音,同时协助做好保暖工作。
3.3 采取自我放松方法 了解患者以往的疼痛是如何对待和解决的,协助患者回忆高兴愉快的经历。在治疗过程中指导患者做放松动作,如大口呼吸、腹式呼吸、叹气等,使患者掌握淡忘疼痛技巧等。
3.4 做到细致观察伤口情况 绷带包扎过紧,石膏长压都会使伤处疼痛加剧。需及时通知医生给予更换纱布,重新打石膏。断指再植手术后患者应严密观察血运,末梢循环不良者需重新给予处理如烤灯照射、肌内注射罂粟碱等。
3.5 手部感染者处理 如有局部感染,应及时更换敷料,保证充分引流,应用适当抗生素换药抗感染,经过细菌培养 可选择庆大霉素、头孢菌素类等敏感药。
3.6 采用心理疏导 护士夜查房时应多关心夜间痛患者,主动向其说明疾病疼痛是不可避免的,鼓励他们战胜伤残,面对现实,增加信心,安心就寝。积极配合治疗,争取好的手术治疗效果。
3.7 止痛药物的应用 对可用可不用的患者应与患者讲清止痛药的易成瘾性,鼓励患者自己战胜病痛。断指再植术后如果发现血管痉挛血运欠佳者,可以适当应用止痛药治疗。如不及时止痛会引起血管痉挛,甚至导致手术失败。有学者认为患者在夜间接受小剂量安眠止痛药,再配合心理护理,通过观察,止痛效果很好[1]。
护士夜查房时应对术后手外伤患者做到心中有数,要有一颗爱心,随时关护每一位术后手外伤夜间痛患者,针对不同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对策,使患者早日解除痛苦,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尽一个白衣天使的职责。
[1]傅爱凤,黄日妹.护理干预减轻手外科病人术后疼痛效果观察.护理学杂志,2002,17(8):60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