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海燕
长期耳鸣会导致听力下降、甚至耳聋,不仅是耳朵问题,还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临床应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以提高患者听力,现将我院检查耳鸣患者早期听力结果分析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14岁以下耳鸣患者42例,男19例,女23例,病史7 d~1年;临床检查咽鼓管堵塞25例,中耳积液17例,致病原因为突发神经性6例,腺样体肥大11例,鼻甲大9例,感染16例,
1.2 检测方法 纯音测听,在隔声室内,用上升法对患者进行 025、050、100、200、400、800KHz的听阈测试。
1.3 治疗方法
1.3.1 自助疗法[1]是通过患者自身调整或患者之间相互帮助来缓解耳鸣症状的方法。对轻度耳鸣患者,无论其心理承受能力如何,都应当劝慰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必须减轻心理负担。同时让患者在无意识控制下,松弛全身肌肉,每天2~3次,每次10~20 min。
1.3.2 药物治疗[2]对于考虑血管性耳鸣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舒血宁注射液15~20 ml,加入生理盐水500 ml稀释,静脉点滴,1次/d,疗程10~12 d。对于考虑情绪因素、睡眠不足、精神因素者,镇静对症治疗,并配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
1.4 耳鸣疗效判断[3]基本痊愈:自觉在日常安静环境中耳鸣声或主观耳鸣音消失;显效:自觉耳鸣明显减弱;有效:自觉耳鸣减弱;无效:在日常安静环境中自觉耳鸣几乎无减弱或根本无减弱甚至加重。
2.1 听力检查结果 听力损失27~90dB,轻度耳聋(26~40dB)5例、中度耳聋(41~55dB)1例,其余36位患者听力正常,但均已产生耳蜗损害。
2.2 治疗结果 经治疗,基本痊愈16例,占38.10%;显效8例,占19.05%;有效11例,占26.20%;无效7例,总有效率达83.33%。
目前耳鸣机制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多与血管、病毒感染导致神经病变、自身免疫、肾虚等因素有关。临床统计约有35%~45%的成人有耳鸣,其中9%的患者常规听力学检查无异常,杨利等、毛晓梅等[4,5]报道,听力正常耳鸣患者的诱发性耳声发射通过率的检测结果提示,部分听力正常耳鸣患者早期已有耳蜗损害。也有相关文献报道,发现耳鸣响度的改变仅引起耳鸣耳对侧脑血流变化,推测这些患者的耳鸣是由于蜗后某些部位的病变引起,并且听觉损失的频率范围与耳鸣音调相关,但并不完全一致,推测耳鸣是外周和中枢病变共同影响的结果。临床研究也发现中枢病变即可能产生耳鸣。
但目前耳鸣没有系统有效的治疗方案,和特效药物,一般对于神经性耳鸣的治疗,常采用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剂、生物复活酶、多种维生素,以及针灸、高压氧等,增加局部缺血组织的血流量,减轻血管内膜水肿及改善内淋巴循环,以达到营养、修复组织细胞的正常功能。临床对耳鸣患者进行早期听力检查,积极寻找耳鸣的发病机制和对症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治愈率。本组42例患者,经检查听力损失27~90dB,轻度耳聋(26~40dB)5例、中度耳聋(41~55dB)1例,其余36位患者听力正常,但均已产生耳蜗损害。经过对症治疗后,基本痊愈 16例,占 38.10%;显效 8例,占19.05%;有效11例,占26.20%;无效 7例,总有效率达83.33%;其中轻、中度患者治疗效果较好。本组结果提示发病时间越短,症状越轻,治疗效果越好,所以耳鸣患者进行早期听力检查对患者治疗及预后有积极作用。
[1] 刘京利.再谈耳鸣的治疗.中华现代眼耳鼻喉科杂志,2010,7(1):35-36.
[2] 吴立新,尚小领,范淑敏.听力正常耳鸣患者的诱发性耳声发射.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5,22(5):38-39.
[3] 余利生.耳鸣的诊断与治疗.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12(4):147.
[4] 杨利,黎万荣,钱利,等.听力正常耳鸣患者的耳声发射.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3,11(3):187-188.
[5] 毛晓梅,郑朝生,郑瑞容,等.听力正常耳鸣与诱发性耳声发射的关系.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19(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