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晓倩, 林开亮, 王子坪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性疾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和肠道EV71最常见。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发病率高。该病以手、足和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可导致死亡。每年5~7月为好发季节。因手足口病在广东阳江蔓延,其范围广,速度快,极大危害患儿的身体健康,本院为收治手足口病指定医院,现将本院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患儿421例总结如下。
1.1 临床资料 2010-01/2012-05广东省阳东县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手足口病(普通型)患儿421例,其中男232例,女189例;年龄2个月至12岁,其中2个月至3岁173例,~5岁142例,~7岁85例,~12岁21例。发热者310例,无发热者111例。合并支气管患者65例,合并肺炎57例。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广东省常见病基本诊断规范》[1]中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
1.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广东省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2]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年龄<
12岁;(3)家长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1)合并严重并发症者;(2)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判断者。
1.5 治疗方法
1.5.1 中医治疗方法 (1)中药汤剂以银翘散口服。方药如下:金银花、荆芥、连翘、芦根各8g,淡竹叶、牛蒡子各6g,薄荷(后下)、桔梗、淡豆豉各5g,甘草4g。临症加减:高热、抖动、易惊加羚羊角粉冲服;便秘加用生大黄;咽喉痛加玄参、板蓝根;咳嗽有痰加用浙贝、前胡。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口服。年龄较小的患儿可少量多次。3d为1个疗程。(2)静脉滴注中成药炎琥宁(重庆药友制药有限公司)5~10mg/(kg·d)或痰热清(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0.3~0.5mL/(kg·d),口服抗病毒口服液、柴黄颗粒(<1岁1/3包,~3岁半包,>3岁1包,每日2~3次),3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5.2 西药治疗 静脉滴注维生素C加强营养;进食困难者补充1/4~1/5张液,补充生理需要量;感染者加头孢类抗生素。口服维生素B2片,每次10mg,每日3次。
1.5.3 外用治疗 西瓜霜或双料喉喷散喷喉,珍珠沫外涂口腔,炉甘石洗剂和硫磺粉合用外涂手足部疱疹。1.6 观察指标 (1)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2)如实记录用药不良反应,包括是否停药或其他处理措施。
1.7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广东省常见病基本诊断规范疗效标准》[1]中手足口病疗效判定标准。(1)治愈:皮疹和症状全部消失;(2)好转:皮损部分消退症状减轻;(3)未愈:皮损和症状均无好转。
398例患儿病情痊愈后出院,治愈率为94.5%;21例患儿热退,病情明显好转后出院,好转率为5.3%;另有2例患儿因入院后第3天仍有发热,家属要求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所有痊愈患儿疗程为3~7d,平均5d。发热时间为1~5d,平均为3d。
手足口病属于中医“时疫”范畴。普通型则为“风温”之候。其症见: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点红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红晕,并咽痛、流涎、纳差、大便秘结,舌质红或淡红,苔腻、脉数,指纹紫浮露于风关。病因为感受时邪疫毒,病位在肺、脾;病机为小儿脾常不足,肺脏娇嫩,湿热时邪疫毒从口鼻而入,随其虚处所著,蕴郁脾肺。外邪袭肺,肺失宣肃,可见肺卫症状;脾主肌肉,风温湿热与气血相博,发于肌肤,成手足疱疹。治以内服银翘散。方中银花、连翘清热疏风为主;竹叶、荆芥、薄荷、淡豆豉透解肺热;牛蒡子、桔梗清热利咽,促使疱疹愈合;芦根清热防肺热下传发生肺炎喘嗽;甘草调合诸药。全方合宣肺解表、清化湿热,疏散时邪之功。静脉滴注炎琥宁或痰热清注射液清热抗病毒;予西瓜霜或双料喉喷散喷喉,珍珠沫外涂口腔疱疹促疱疹愈合;炉甘石洗剂和硫磺粉合用外涂手足部疱疹。中西医结合,内外皆治,收效颇佳。421例手足口病普通型患儿无一例演变成重症,死亡率为“零”,治愈率为94.5%。
鉴于近年来病毒的变异,人口流动加速,手足口病广泛流行,易感人群的死亡率急剧升高。笔者认为西医治疗此病仅以对症处理为目标,而中西结合,则内外皆治,积极截断病势,防止疾病蔓延或扩大传染面,避免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迟缓性麻痹、肺水肿等手足口病严重并发症,起到很好作用,望同道借鉴。
[1] 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常见病基本诊疗规范[M].2003:777.
[1] 广东省中医药局.广东省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S].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