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巧玲 冯照新 范波胜
1)河南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济源 454650 2)河南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神经内科 焦作 454000
我科自2009年以来收治济源市及周边区域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22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现将总结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2例施行DSA 检查的患者中男10例,女12岁;年龄26~66岁,平均46岁。均经脑CT 检查诊断为SAH;检查时患者清醒15例,嗜睡5例,浅昏迷2例;检查时间在发病后1~5d,平均3d;所有病例在术前检查均无凝血功能障碍。
1.2 方法 22例患者均在局麻下按Seldinger法经皮行右侧股动脉穿刺插管行双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造影术,术中行肝素化,术毕拔除导管鞘管,局部压迫20 min后加压包扎,盐袋压迫6h,平卧24h后方可解除包扎。
1.3 结果 22例患者均较顺利完成全脑血管造影术,发现动脉瘤19例,余3例未发现导致出血原因。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由于本病为突发疾病,患者及家属均存在焦虑、烦躁等情绪,应与他们多交流,使他们认识到DSA检查的目的就是为查明病因,为去除再出血隐患、彻底治愈本病的必要检查,是一项比较安全的检查措施,使他们积极配合检查。
2.1.2 术前准备:术前做好皮肤准备,即双侧腹股沟区及会阴部备皮,并标记足背动脉搏动位置;术前6h禁食,术前排空大小便,对于意识障碍患者应留置尿管;术前给予鲁米那和胃复安肌注,准备齐全检查所需各种物品。
2.2 术中护理 (1)使患者平卧于检查床上,建立通畅有效的输液通道,按照医嘱控制输液速度,记录尿量;对于意识障碍患者应妥善固定在检查床上,使其头部转向一侧,备好吸引装置。(2)严密观察心电、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各项监护,尤其对于昏迷患者。(3)密切观察患者反应,主动询问患者不适并向医生报告。
2.3 术后护理 (1)术后继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瞳孔、意识、感觉、语言等方面的变化,如有变化及时报告医生。(2)术侧下肢严格制动24h,穿刺点处盐袋压迫6h,平卧24h后方可解除包扎;注意观察穿刺局部有无渗血、瘀斑及血肿出现,术侧肢体皮肤温度、颜色变化,并注意检查足背动脉搏动情况。(3)对于清醒患者可鼓励其饮水1 500mL 以上,昏迷患者可通过多补液,促进造影剂的尽快排出,术后4h可进低盐、低脂、易消化、不含高维生素K 的食物[1]。
SAH 有极高的致死、致残率,由于DSA 检查能详细显示血管分布,动态观察异常血管的形状,如果是动脉瘤,可查清动脉瘤的部位、大小、瘤颈宽窄、瘤体伸展方向以及载瘤动脉情况[2],为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目前仍然公认DSA 检查是临床上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3]。但由于DSA毕竟是有创性检查,并且现在往往需要在SAH 早期就要行此检查,还是又冒一定风险的,但为了尽快明确病因、去除再出血隐患,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行DSA 检查既要达到检查的目的又要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不但需要造影医生熟练的操作,还需要精心细致的护理。本组22例患者的护理体会心得是:(1)心理护理:由于本病为突发疾病,患者及其家属突然遭受打击,情绪很不稳定,需要耐心细致的做好沟通工作,使他们情绪稳定、消除疑虑来配合DSA 检查,有些患者还需要给予镇静药物。(2)熟练掌握DSA 检查及其并发症的相关知识,做到心中有数,密切监测血压,血压的剧烈升高往往提示再出血,血压下降应警惕造影导致血管损伤出现内出血的可能。鉴于穿刺部位出血是常见并发症,应密切护理穿刺部位有无异常。本组22例患者中有2例出现穿刺部位皮下出血和血肿,均及时发现得以妥善解决,维护了患者安全。
[1]韩春丽.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4):1-2.
[2]高振丽,张桂仙,薛玉萍.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脑血管造影术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0):159-161.
[3]李仓霞,肖文,李改丽,等.蛛网膜下腔出血全脑血管造影43例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3):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