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杰
(青海大学医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1)
关于体质的概念,在中医学史上有过几种不同的用词。在《内经》中常用“质”等以表体质之义。《素问·厥论》:“此人者质壮”。此后,唐·孙思邈《千金要方》以“禀质”言之;宋·陈自明《妇人良方》称为“气质”;明·张介宾以“禀赋”、“气质”而论的同时,较早运用“体质”一词,他在《景岳全书·杂证谟·饮食门》中说:“矧体质贵贱尤有不同,凡藜藿壮夫及新暴之病,自宜消伐,惟速去为善,若以弱质弱病,而罔顾虚实,概施欲速攻治之法,则无不危矣。”到了清代,叶天士、华岫云开始直称“体质”,自此人们渐趋接受“体质”一词,普遍用它来表述不同个体的生理特殊性。
对于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其理论雏形虽在《内经》时代就已形成,以后历代医家也有论述,孙广仁主编的《中医基础理论》对于中医体质的定义为[1]:体质是人类个体的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即认为体质是人群及人群中的个体,禀受于先天、受后天影响,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人体个性特征。
藏医体质学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藏医学认为[2]体质是人群和人群中的个体在先天禀赋的基础,在后天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机体内隆、赤巴和培根的相对协调平衡的特殊状态。这种状态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影响着人的性情特征和饮食喜好,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患病类型和患病倾向。藏医学的体质学内涵包括了形态结构、机能、代谢特征,并兼及了心理行为特征等方面的内容。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形与神的协调统一,“形神合一”或“形与神俱”是生命存在和健康的基本特征。中医学的“形神合一”的人体观念决定了体质概念之”体”,是形神之体,一定的形体结构必然产生出相应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特征,而良好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特征是正常形态结构的反映。因此,体质是由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3个方面构成。
孙氏[3]认为,人体的形态结构包括外部形态结构和内部形态结构(如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人体的形态结构是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的基础,故人体形态结构上的差异性是个体体质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医学“司外揣内”的认识原理,形态结构在内部结构完好、协调的基础上,主要通过身体外形体现出来,它以躯体形态为基础,并与内部脏器结构有密切的关系,故人的体质特征首先表现为体表形态、体格、体型等方面的差异。
体表形态是个体外观形态的特征,包括体格、体型、体质量(俗称体重)、性征、体姿、面色、毛发、舌象、脉象等;体格一般通过观察和测量身体各部分的大小形状、匀称程度,以及体质量、胸围、肩宽、骨盆宽度和皮肤与皮下软组织情况来判断;体型主要观察形体之肥瘦长短,皮肉之厚薄坚松,肤色之黑白苍嫩的差异等。其中尤以肥瘦最为重要。
人体的生理功能是内部形态结构完整性、协调性的反映,是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功能的体现。因此,人体生理功能的差异,反映了脏腑功能的盛衰偏颇,观察心率、心律、面色、唇色、脉象、舌象、呼吸状况、语言的高低、食欲、口味、体温、对寒热的喜恶、二便情况、生殖机能、女子月经情况、形体的动态及活动能力、睡眠状况、视听觉、触嗅觉、耐痛的程度、皮肤、肌肉的弹性、须发的多少和光泽等方面的变化是了解体质状况的重要内容。
人体的心理状态是指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是感觉、知觉、情感、记忆、思维、性格、能力等的总称。属于中医学“神”的范畴。人的心理特征不仅与形态、机能有关,而且与不同个体的生活经历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藏医体质学认为[4-5],体质是人体的质量。它和人体的形态、结构、成分和机能是分不开的,由7个要素构成,即食物精微、血液、骨、髓、脂肪、精液,为构成体质的七大物质基础。通过这七大物质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人体内具有特殊形状和作用的“器官”,如肌肉、骨骼、脑、脊髓、心脏、血管、肺脏、胃脏等。各种器官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人体的各种“系统”。藏医认为它们组成了人的统一整体,发挥着人体的各种功能,从而体现出人体的不同质量。主要表现在:一是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即体格、体型、姿势、营养状况及身体组成部分等;二是生理功能水平,即机体新陈代谢水平、发展水平,即速度、力量、耐力、协调、柔韧等素质,及走、跑、跳、投等身体活动能力;三是心理发育(或发展)水平,即本体感知能力,个性、意志等;四是适应能力,即对内外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应激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这4个方面决定着人们的不同体质水平。
中藏医体质学认为,人体体质构成禀承于先天,得益于后天。先天禀赋决定着个体体质的相对稳定性和个体体质的特异性。而后天的各种环境因素,都会对体质有所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先天禀赋:先天禀赋是体质形成的基础,是体质强弱的前提条件。先天禀赋,是指子代出生以前在母体内所禀受的一切,包括父母生殖之精的质量,父母血缘关系所赋予的遗传性,父母生育的年龄,以及在母体内孕育过程中母亲是否注意养胎和妊娠期疾病所给予的一切影响。
藏医体质学也认为[6]:体质的优劣,来源于父母的遗传。对于遗传因素《四部医典·论说医典》“身体形成”中论述道“父精血生成骨骼及脑髓,母华造就血肉脏腑全”。认为若要有良好的遗传特征和后天的体质,应是“第一父母精血无病失”。说明人的个体发育的物质基础就是必须有健康的男性精子和女性卵子在一定条件下的结合,即“无任何疾病的父之精液和母之血的融合,方可形成胎儿。”促使“身体形成”,使下一代具有优良的体质。这种良好的遗传性最显著的体质特征就是《四部医典》中所述:“人的身高应该与双臂平伸的长度相等,即三肘半”。身高在三肘半以下者,即为矮人,体质不佳。
3.2 饮食因素:中医学认为,饮食结构和营养状况对体质有明显的影响。饮食物各有不同的成分或性味特点,而人之五脏六腑,各有所好。脏腑之精气阴阳,需五味阴阳和合而生。长期的饮食习惯和固定的膳食品种质量,日久可因体内某些成分的增减等变化而影响体质。如饮食不足,影响精气血津液的化生,可使体质虚弱;饮食偏嗜,使体内某种物质缺乏或过多,可引起人体脏气偏盛或偏衰,形成有偏颇趋向的体质,甚则成为导致某些疾病的原因。
藏医学就饮食与体质的关系《四部医典》论述:“合理的饮食会使身体健康,生命得到保障。”藏族人们日常饮食靠油类,体内供热内脏可洁净,体质即补气力容颜添,五官坚固长寿到百年。如藏医认为在高寒缺氧环境下多喝酥油茶能增强体质,还可使精液增多,滋润肠胃,和脾温中,润泽气色,精力充沛,增强热量,使皮肤不致粗裂。藏医学家日琼颇且·甲白衮桑在《西藏医学》一书中也论述说:“对健康与长寿来说,正确的饮食,摄取营养丰富的食物,从食物中得到蛋白质、脂肪、糖和水、无机盐及维生素,是满足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
3.3 情志因素:中医学认为,七情的变化,可以通过影响脏腑精气的变化,进而影响人体的体质。所以精神情志,贵在和调。情志和调,则气血调畅,脏腑功能协调,体质强壮;反之,长期强烈的情志刺激,持久不懈的情志活动,超过了人体的生理调节能力,可致脏腑精气的不足或紊乱,给体质造成不良影响。
关于情志因素对人体质的影响,藏医《四部医典·论述本集》论述到:“身之恶兆”中指出:“常显憔悴不安心烦躁”,“悲伤又使忧心语叨叨”,“情欲蒙昧慎怒俱反常,以往劣秉性大变样,此人只道速去见阎王。”说明不良的情志变化,长期郁郁苦闷,会引起各器官功能失调,降低体内免疫力,容易患病,形体易衰老,精神易耗散,易早逝“速去见阎王”。强调在日常生活中要“克制慎怒本质秉性良”,保持愉快的心情,可使体质强壮。
3.4 劳逸所伤:过度的劳动和安逸是影响体质的又一重要因素。适度的劳作或体育锻炼,可使筋骨强壮,关节通利,气机通畅,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旺盛;适当的休息,有利于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维持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劳逸结合,有利于人体的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的体质。
运动对人体质的影响,藏医学也认为:不要在身、语 、意这三方面搞得过度疲劳,对于各器官不能使其疲困不堪。日常生活中要“勤竞行走搓身”方可“身坚耐劳出正常力”,“又使皮肤光泽四肢硬”。不但阐述了人的体质具有可塑性,而且通过锻炼可增强体质。
综上所述,中藏医对人体体质学说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医学形神合一的人体观点决定了体质的形成;藏医学认为体质是由7个要素构成,即食物精微、血液、骨、髓、脂肪、精液,为构成体质的七大物质基础。它们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3个方面;因此,当评价一个人的体质状况时,应从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心理特征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同时也具有一些相同的认识,体质变化会受到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影响,不同体质对疾病的形成有一定的倾向性。在临床上诊断、治疗疾病时要了解不同的体质,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1]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02.
[2]张吉仲,尹巧芝,郑兵.藏医体质及养护初探[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OO6;(2):9-10
[3]孙理军,张登本.中医体质的基本内涵[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2,21(3):6.
[4]丁玲辉,李勇杰.藏医体质学与人体体质初探[J].西藏体育,1997;(4):14-17.
[5]丁玲辉.藏医体质学与养生健身初探[J].中国藏学2000;(3):144-150.
[6]许德伸.古代藏医学中生殖及胚胎发展理论之比较研究[J].西藏民族学院,1995;(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