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伟 李二红 范波胜 娄季宇
1)河南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 焦作 454150 2)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郑州 450014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患者均来自我科2005-05—2012-05门诊和住院病人,男9例,女6例,年龄32~81岁,平均50.5岁;患有糖尿病3例,另外,因患肾病综合征长期服用激素1例,红斑狼疮长期服用激素1例,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行大剂量激素冲击后发病1例,同时,发病前有感冒、发热、劳累和腹泻等明显诱因者7例,来我科就诊时间在发病后1~10d。
1.2 临床表现 15例患者均以局部神经痛为主诉就诊,其中表现为针刺样疼痛7例,烧灼样疼痛5例,刀割样疼痛3例;10例患者表现为簇集性水疱,严重者还出现血疱样坏死,另外5例患者仅表现为红色丘疹、丘疱疹,无明显水疱;发病部位:主要侵犯上额即三叉神经第一支——眼支支配区者11例,侵犯上颌即三叉神经第二支——上颌支支配区者3例,侵犯下颌即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支支配区者2例,其中眼支与上颌支同时被侵犯者1例。并发症:并发结膜炎和(或)角膜炎者7例,并发面神经带状疱疹1例,并发病毒性脑炎者2例。
1.3 诊断情况 本组中有11例患者在局部皮肤未出疱疹前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误诊为偏头痛者4例,误诊为牙痛者3例,误诊为乳突炎2例,误诊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例,延误诊断时间1~4d,其余4例患者因神经痛与疱疹同时出现而得到及时诊断。
1.4 治疗情况 一经确诊即给予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或更替洛韦),并配合神经营养药物(甲钴铵),以及对症药物如盐酸曲马多、卡马西平、双氯芬酸钠等止痛,局部皮肤应用阿昔洛韦软膏和疱疹净外用液涂搽,如有严重并发症,如结膜炎、角膜炎,甚至脑炎,除上述治疗外并请相关科室协助治疗。
本组患者一般经上述治疗1~3周局部皮肤疼痛消失,疱疹均逐渐结痂,有并发症的患者如合并结膜炎、角膜炎以及脑炎的患者也在2~4周基本得到治愈,最终14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患者遗留神经痛,经随访在3月内基本消失。
三叉神经分布区的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少见疾病,人类常在婴幼儿时期即感染此病毒,可侵犯皮肤上皮细胞,出现丘疹、水疱疹和脓疱疹等,即为水痘,但大多数人感染后并不出现水痘,而是通过侵入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后沿着神经到达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脑神经的感觉神经节中,并潜伏下来,一旦当宿主的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时,如劳累、受凉感冒以及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时都有可能激活这些潜伏的病毒,再次大量复制导致神经节发炎,并沿着感觉神经纤维轴突下行至所支配的皮肤区,到达皮肤上皮细胞,再次出现疱疹。对于本组三叉神经分布区的带状疱疹发病机制就是潜伏在三叉神经半月节的疱疹病毒趁患者由于各种诱因如感冒、发热、劳累和腹泻,以及因患一些疾病而应用激素等其他免疫抑制药物时都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病毒得以大量复制,并可沿着三叉神经的三条分支即眼支、上颌支和下颌支下行,达到所支配的皮肤表面,导致轻者出现局部皮肤感觉异常、瘙痒、灼热,重者可出现剧烈的神经痛,呈闪电、针刺或烧灼样疼痛,并有痛觉过敏,不能接触衣物,夜间不能入睡[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由于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出现神经痛后1~4d才发现局部皮肤疱疹,本组就有11例患者属于此类情况,导致极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由于三叉神经的三条分支分布于头面部,因此容易被误诊为此区内的常见疾病,本组有4例被误诊为偏头痛,3例被误诊为牙痛,2例被误诊为急性乳突炎2例,还有2例被误诊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从而延误患者诊治。由于头面部位置重要,相邻重要器官较多,常可导致一些严重并发症,如结膜炎、角膜炎,甚至脑炎发生。因此,临床医生及时给予患者正确诊治极为重要。
目前,针对带状疱疹的治疗应尽早给予抗病毒药物如更昔洛韦、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铵以及配合对症、支持治疗,并且还可应用阿昔洛韦软膏和疱疹净外用液涂搽来促进局部皮肤疱疹结痂来防止感染,针对并发症可与相关科室共同合作治疗,最终患者大都可得到较好治疗效果。
[1]王红岩 .中老年人带状疱疹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1):75-77.
[2]陆海峰 .带状疱疹神经痛20例误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4):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