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辉 刘涛
正确采集的血标本对临床检验的重要性
于辉 刘涛
目的探讨血标本的采集过程对检验结果的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分别研究标本采集时试管的应用,非疾病因素和血量在检验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正确的标本采集更有利于及时及准确得出检验报告。结论正确的标本采集是取得及时准确报告的前提,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最可靠的保障。
采集;血标本;检验
检验前,标本的采集和转运过程非常重要;现认为,掌握好这两个环节能降低70%的检验差错率。标本采集的正确与否对检验结果有着很大的影响,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着可靠的保障。所以临床采集标本需注意一下几点:
不同的检测项目所用的标本试管不同,由管塞的颜色作区别,每种专用的试管均标明有需要的血液量(或刻度标记)。所以,采集血标本所用的试管是否恰当是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我院采血所用的试管,紫色管塞的试管用来采集血常规,血型,糖化血红蛋白等,黄色管塞的试管用来做生化项目例如肝功,电解质,血脂等等,紫色管塞决不能用来做电解质,因为有的抗凝剂对血液的成份有影响。因此,对检测标本的对应抗凝应严格掌握。
某些血清成份受患者在采血前生理状态的影响,尤其是饮食情况的影响。如血糖、血脂等生化项目最好在次晨空腹采血,因为刚进食不久即作血液检测,会使血糖,血脂浓度增高。前一晚十点以后饮酒者,也会使血糖不同程度的增高。因此要求护理人员采集标本时,应避免一些非疾病因素。
血标本的正确采集是获得准确、可靠实验结果的关键。抽血时注射器和容器必须干燥,抽血不宜过快,以免产生大量泡沫或溶血;采血后应先拔针头然后将血液慢慢注入容器否则易于溶血。溶血标本不仅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降低;而且能使血细胞内、外成分混合,血浆、血清的化学组成产生变化,影响钾、镁、转氨酶、胆红素等多项指标的测定,反映不出原始标本的实际结果。抽血量对结果的影响也很大例如血沉的测定,血量不够可使结果偏低。血量超量则结果偏高,血量太多则可造成凝血[1]。
血液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并尽快进行检查。例如血糖的标本放置时间太长,会分解,使结果降低。血钾放置时间太长,红细胞内的钾会释放出来,溢到细胞外,使血钾浓度增高。因此护理人员采集标本后,应及时送检,以免耽误的时间长,做出的结果对临床诊断有影响。
医生开出化验单后,护士应立即与患者沟通,向患者做适当解释,消除疑虑和恐惧。例如,如果次日要抽血,护士应嘱咐患者早晨要空腹,晚上十点以后不要进食,空腹到护士抽完血。护士应和蔼可亲的与患者交谈,取得患者的合作。我们采集婴幼儿血时,取标本困难时,我们更要态度和蔼,耐心的说服家属取得家属的配合。
综上所述,为确保临床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护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采集标本的正确化、正规化,直接关系到检验的质量。因此,护士的业务水平至关重要,护士必须了解各种检验项目的特殊要求,要有按正规操作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从采集标本到发出报告,每一个步骤都应准确无误,才能提高诊断率,提高医疗水平,提高护理质量。
[1]熊立凡,李树仁,等.临床检验基础(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
264300荣成市人民医院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