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素侠 李国宾 张志伟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 郑州 450014
未经治疗的牙齿表面由于某些因素的长期作用而出现的临床不易发现的细微裂纹,称为牙隐裂[1]。牙隐裂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非龋性疾病,是指牙冠表面的非生理性细小裂纹,发生于活髓的不完全折裂[2]。此病多发于中老年人,早期裂纹常延伸至牙本质,此时咀嚼食物时会引起牙齿疼痛;后期裂纹延伸至牙髓,此时牙齿会有自发性疼痛,并向颌面部放射。牙隐裂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误诊。我科2005-06-2011-05收治牙隐裂所致牙髓炎误诊为三叉神经痛患者9例,现报道如下。
9例患者中,男6例,女3例;年龄45~67岁。9例患者均就诊2次以上。就诊医院数:3个6例,2个3例。就诊次数:5次1例,4次3例,3次3例,均误诊为三叉神经痛。
9例牙隐裂所致牙髓炎,确诊前就诊次数多,就诊医院多,说明牙隐裂所致牙髓炎确诊较困难,隐裂所致牙髓炎误诊的临床分析如下。
2.1 注重患者的述说,忽视牙髓炎的疼痛性质 牙髓炎的主要症状是自发性阵发性疼痛,夜间疼痛加剧,温度刺激加剧疼痛,冷热刺激可激发患者的剧烈疼痛,疼痛不定位,易向颌面部放射,牙隐裂所致牙髓炎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其髓腔内修复牙本质增厚,导致牙齿对外界刺激反应比较迟钝,自发性疼痛出现前无明显阳性体征,因此牙髓炎发作时患者首先感到头面部疼痛。另外,牙隐裂一般不易引起患者的注意,往往到神经内科、疼痛科就诊。
2.2 检查不全面,方法不得当 口腔检查时主要注重龋齿、牙周袋,加上医生经验不足,检查时很少考虑是咬合不协调引起的,往往疏忽牙齿对称磨耗情况,无进行双侧对比,牙隐裂的主要诱因是颌创伤,另外,各种原因引起的牙面磨耗不均,牙尖斜度过陡,使正常颌力产生水平分力增加,牙尖超出其所能承受的颌力而导致牙隐裂,牙隐裂与牙体磨耗均属于咬合相关的慢性硬组织损伤性疾病,牙体的不均匀磨耗是牙隐裂发生的高危因素,牙体磨耗也能引起咬合关系的改变[3]。
2.3 认识不足 对牙隐裂所致牙髓炎认识不足,易受既往诊治误导,另外,牙隐裂是临床上常见疾病,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患牙无阳性体征,随牙髓腔压力增大压迫牙髓神经,从而引起头面部长期放射性疼痛。另外,三叉神经痛与急性牙髓炎共同特点为阵发性剧烈疼痛,疼痛均不过中线,并均向同侧头部放射,因此,诊断困难,延误治疗时机。
2.4 病例症状和体征隐蔽,诊断困难 对面部疼痛的患者,临床上首先要详细询问病史,其次要进行仔细检查,特别是口腔,针对疾病的特点进行必要的鉴别,还可行多项辅助检查,力求做出正确的诊断。如遇到特别复杂的病例,无法明确诊断时,可进行会诊。
3.1 典型的三叉神经疼痛 临床表现为突发性和阵发性疼痛,疼痛部位局限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发病年龄多为中老年人,疼痛发作时,有疼痛“扳机点”,每触及该点即诱发疼痛,“扳机点”常位于额部、上唇、鼻侧及下唇。患者常在洗脸、刷牙时引起疼痛,其疼痛剧烈如刀割、针刺,被医学界共认为阈值最高的疼痛,患者常表现为面肌抽搐,流泪或流涎。温度刺激不引起疼痛,与体位无关,夜间不发作。对止痛药物无效,但对抗癫类的药物能有效止痛,如卡马西平。
3.2 牙髓炎的疼痛 是自发性尖锐性疼痛,对冷热刺激特别敏感,遇冷热疼痛加剧,夜间平卧时疼痛加剧,患者常主诉,喝冷热水时疼痛加重,因疼痛无法入睡或睡眠中痛醒。而三叉神经痛无夜间疼痛。检查可见龋齿、牙列、牙折。止痛药物可缓解疼痛,而三叉神经痛对止痛药物无效。
三叉神经疼是一种常见而顽固的神经痛,其症状特点主要是三叉神经某分支区域出现阵发性剧烈疼痛,有“扳机点”,疼痛于温度刺激、体位无关,夜间一般无发作,服用止痛药无效,但服用卡马西平止疼效果较好。牙隐裂所致牙髓炎也可有触发性疼痛,疼痛均在冷热刺激后发作,体位的改变也可引起疼痛,因此晚上入睡后仍可疼痛,甚至疼痛加剧,而三叉神经疼入睡后疼痛停止。由于牙髓神经是三叉神经的分支,为无鞘神经,疼痛位置不定,牙隐裂的位置较隐蔽,疾病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误诊为三叉神经痛,临床中遇到不明原因的面部疼痛的患者,按常规三叉神经痛治疗无效者,口腔中既无龋齿又无牙周病者,应考虑为牙隐裂所致的牙髓炎,对患者要认真仔细询问病史,细致口腔检查,根据三叉神经痛与牙隐裂所致牙髓炎的疼痛特点进行分析鉴别,作出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早日解除患者痛苦。
[1] 王嘉德,高学军.牙体牙髓病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202.
[2] 陈宇,林正梅,凌均棨 .牙隐裂患者咬合特征及磨耗特点的临床观察[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9,44(9):521.
[3] 易新竹.颌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