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光化性皮炎42例临床分析

2012-01-23 07:40贾祎鹏谢方明陈岳成先桂贺镜宇韦燕兵
关键词:氯喹光敏甘草酸

贾祎鹏,谢方明,陈岳,成先桂,贺镜宇,韦燕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3医院,南宁 530021)

慢性光化性皮炎(chronic actinic dermatitis)是一种常见的与紫外线照射有关的光谱系列的疾病,其中可包含慢性光接触性皮炎,全身用药后所致持久性光敏、持久性光反应、光线性网织细胞增生症等存在相互转化关系的疾病[1],本病的病因一直未能明确,病程进展常为慢性而旷日持久,治疗上也存在很大的难度,为了解其发病及预后的特点,本研究回顾了2006年1月—2011年8月广西南宁解放军303医院皮肤科门诊及病房42例慢性光化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11年8月共入选42例次,男40例,女2例,50岁以下2例,50~60岁20例,60~70岁14例,70岁以上6例,从事农业劳动者33例,城镇居民9例。入选标准:病程超过1年,皮疹集中分布在面部、颈部、手背等曝光区,皮疹为浸润性增厚的苔藓样斑块和丘疹等改变,有光敏感,排除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无严重肝肾等脏器损害的患者。治疗效果判断:痊愈,浸润性增厚的苔藓样斑块和丘疹完全消退,无瘙痒。显效,浸润性增厚的苔藓样斑块和丘疹面积减少50%以上,瘙痒明显好转,好转,浸润性增厚的苔藓样斑块和丘疹面积减少50%以下,瘙痒略有减轻,无效,浸润性增厚的苔藓样斑块和丘疹面积无明显减少,瘙痒无明显减轻。

1.2 资料收集方法 对入选患者的情况进行个案登记,包括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户口,职业,工作地点),起病时间,病程,行病理检查的结果,治疗中使用药物,治疗效果,停止治疗后是否复发,复发的时间,复发时的病情轻重,将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录入EXCEL表格,进行分析。

1.3 光敏感试验 测定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B,UVB)的最小红斑量(minimal erythema dose,MED),即诱导可察觉红斑的UVB最小照射剂量,照射光源为上海希格玛高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SS-03B型UVB光疗仪,功率为1 000 W,照射距离为10 cm,输出功率为2 mW/cm2,采用自制八孔板,每孔面积1 cm2,照射剂量依次递增,测试的部位在腹部衣物长期遮盖的区域,UVB照射24 h后观察结果。

2 结果

2.1 年龄与性别分布 患者中男40例,占95.2%,女2例,占4.8%,2名女性患者年龄在50~60岁年龄段。50岁以下2例,占 4.8%,50~60岁 20例,占 47.6%,60~70岁 14例,占33.3%,70岁以上6例,占14.3%。

2.2 职业分布 从事农业劳动者33例,占78.6%,城镇居民9例,占21.4%。

2.3 病程 病程<2年的患者6例,占14.3%,2~5年的患者15例,占35.7,长于5年的患者21例,占50%。

2.4 病理检查结果 42例患者中有12例进行了1次普通病理检查,有4例行2次普通病理检查,共计20次。其中12次为非特异性炎症性皮肤改变,表皮灶性或弥漫性角化不全,表皮嵴增宽、伸长,真皮血管周围可见较多淋巴细胞浸润,并侵入表皮层。8次为假性淋巴瘤样改变,真皮血管周围细胞浸润范围较广,数量较多,灶状分布,有的密集成片,浸润细胞有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

2.5 治疗方法 治疗中所有患者均严格避光,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30例,占71.4%,初始剂量为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d,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5~10 d后皮疹得到明显缓解后,减量为3.5 mg/d,其后每4~5 d逐渐减少用量,直至停用。30例患者中有12例给予口服硫酸羟氯喹片0.1,3次/d,沙利度胺片50 mg,3次/d。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美能)治疗的患者12例,占28.6%,根据皮疹的严重程度使用剂量为60~80 mL/d,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剂量均相同,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静脉滴注的患者均给予口服硫酸羟氯喹片0.1 g,3次/d,沙利度胺片50 mg,3次/d,直至患者出院或自行停止治疗。

2.6 疗效分析 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30例,其中痊愈3例,占10%,显效27例,占90%,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口服硫酸羟氯喹片、沙利度胺片的患者,有效12例,无无效患者。

2.7 复发情况 在患者离开医院后的1个月末、2个月末和3个月末分别进行了电话回访,其中有32例患者回家后不久即停止了药物治疗,着重研究这32例患者的复发情况,其中有28例最迟在离院后2个月末出现了复发,复发时间最短为停止治疗后1周,最慢者停止治疗后2个月,其余的4例病人单独电话回访均在第3个月也出现了明显复发。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有22例复发,时间分布于1周~1个月之间,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的患者有10例,2例在1个月内出现了明显加重,4例在第2个月出现了明显加重,4例在第3个月出现了明显加重,复发的高峰时间较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明显延后。

2.8 光敏感试验结果 普通健康人群UVB照射的MED值为20~30 mJ/cm2,对38例患者进行了试验,检查共有30例(占78.9%)的中波紫外线最小红斑量值(UVB-MED)低于正常,为 8~20 mJ/cm2。

3 讨论

慢性光化性皮炎的致病机制至今没有明确的定论,有人认为与体内化学物质或药物的光敏感有关,但绝大多数患者并不能找到明确的光敏物质,且脱离原有环境后仍长期存在慢性光敏感状态,可能患者内源性光敏物质(如犬尿酸)产生过多、免疫功能紊乱、过敏性体质、细胞的敏感性增高、皮肤老化后氧自由基形成增多等因素均可能参与到病程之中。

本次试验中UVB-MED值低于正常值的人数占78.9%,说明对紫外光的过度敏感仍然是该疾病患者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在以往的文献报道中有提到光斑贴试验[2],但以往的报道中能准确找出光敏感物质的还是极少数,这可能与光敏感物质种类繁多,而标准的光敏剂的获得较难有关,且有报道测出光敏物质后,去除光敏物质,但疾病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并没有因此而改观[3],这些现象提示许多患者可能存在多种光敏感物质,或者这些光敏物质可能并不是直接导致慢性光化性皮炎的主因,日照后患者异常状态的免疫反应可能是更重要的致病因素。

本组资料中的慢性光化性皮炎患者以老年男性患者为主,女性患者低于5%,50~70岁年龄段的患者占81%,为发病的高峰年龄段,未见到年轻患者的出现,70岁以上的患者也较为少见,因此皮肤老化的因素在发病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资料中从事农业劳动者占78.6%,农民长期从事农业劳动,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远远多于城镇从事非农业劳动的人口,农业人口的高发病率提示慢性光化性皮炎的发病和长期接触日光照射可能有密切的关系。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除要求患者避光外,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口服沙利度胺,羟氯喹的方案只能改善症状,且起效很慢,而患者中大多数为农业人口,经济情况较差,往往要求迅速改善症状,迫于来自患者的这样的压力,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糖皮质激素的治疗者占大多数,本组资料中,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占71.4%,可见在基层医院仍有许多患者在接受糖皮质激素的治疗,随着近年来羟氯喹和沙利度胺等传统药物在临床上重新得到认识,使用上迅速得到了推广[4],一些新药如外用的他克莫司软膏,已有文献报道有成功治愈慢性光化性皮炎的案例[5]。昆明医学院邓丹琪等[6]也有报道用蒿甲醚治疗慢性光化性皮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说明中药也是今后药物研究的努力方向之一。

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的患者效果明显优于接受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的患者,但接受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静脉滴注、口服硫酸羟氯喹片和沙利度胺片治疗的患者均出现了好转,应该也是一个让人可以接受的结果。

进入统计的患者离院停止治疗后,最终都出现了复发,只是时间长短不同,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者起效快,但复发也快,在停止治疗1个月后均出现了复发,而另一组患者虽然治疗效果比较不理想,但症状加重的时间明显延迟,鉴于糖皮质激素制剂的严重的不良反应,且不能彻底治愈慢性光化性皮炎,而且存在一定程度的反跳现象,在临床上应严格控制使用的适应证和用量,即使使用也应以小剂量口服为首选,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硫酸羟氯喹片、沙利度胺片等这些相对温和的药物应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慢性光化性皮炎目前来看还是不能得到彻底治愈的皮肤科顽症,治疗上还是应该以改善症状,长期缓解为主要目的,而不应是为了追求短期的明显疗效而使用糖皮质激素制剂。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 [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82-583.

[2]王丽英,陈昆,朱登平.慢性光化性皮炎86例临床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2,35(6):435-437.

[3]Menagé HP,Hawk JL.Chronic actinic dermatitis is not a viable concept[J].Arch Dermatology,1999,135:469-471.

[4]王向东.沙利度胺片治疗慢性光化性皮炎疗效观察[J].华中医学杂志,2007,31(5):91.

[5]Abe R,Shimizu T,Tsuji A,et al.Severe refractory chronic actinic dermatitis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tacrolimus ointment[J].Br J Dermatol,2002,147:1 273-1 275.

[6]邓丹琪,陈浩,周晓鸿.蒿甲醚治疗多形性日光疹,慢性光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6,27(6):55-58.

猜你喜欢
氯喹光敏甘草酸
芪胶升白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白癜风的效果分析
光敏色素A参与苜蓿秋眠调控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光固化3D打印中光敏树脂的研究进展
Fe修饰石墨烯的结构及其析氢性能调控研究
基于FAERS数据库的氯喹与羟氯喹心脏不良事件分析
HPLC 法同时测定甘草酸二铵制剂中18 α 和18 β 甘草酸二铵含量*
鸣律
氯喹和羟氯喹药理特性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疗应用
磷酸氯喹
氯喹和羟氯喹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及其心脏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