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霞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河南洛阳 471002
葡萄膜炎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王晓霞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河南洛阳 471002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伴有相关并发症的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切除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青光眼患者;采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观察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葡萄膜炎并发青光眼组患者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3者8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者19眼。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组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3者6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者21眼,两组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比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结论采用手术治疗伴有相关并发症的葡萄膜炎患者术后并发症少,治疗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葡萄膜炎;玻璃体切除;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最佳矫正视力
葡萄膜炎指的是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的炎症,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如果治疗不当可能导致失明,现已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关注[1]。治疗葡萄膜炎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6月对46例(48眼)葡萄膜炎并发青光眼或白内障的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随访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本组患者共46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24例,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66岁,平均(52.6±3.8)岁。葡萄膜炎病史6~20年,平均13年。其中,左眼21例,右眼 23例,双眼2例(4眼)。急性葡萄膜炎患者26例(28眼),慢性葡萄膜炎患者20例(20眼)。46例患者均伴有相关并发症,按相关并发症分为两组,葡萄膜炎并发青光眼组23例(24眼)患者,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组23例(24眼)患者,分别使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
术前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最佳矫正视力、检眼镜检查等。疾病诊断标准是《眼科诊断学》中葡萄膜炎有关诊断标准[2]。葡萄膜炎并发青光眼组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切除术治疗。此手术方法的基本术式是睫状体平坦部闭合式三切口玻璃体切除,此外联合晶状体切除。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组采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常规做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晶状体核,在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吸出残留皮质等。术后两组患者均常规使用抗生素。
分别观察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术前和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
数据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术后46例患者均获随访。葡萄膜炎并发青光眼组患者眼压得到良好控制,在15~20 mmHg。两组术后并发症,术后1周有 6例(6眼)患者出现前房纤维素性渗出,经相应药物治疗后好转,没有复发葡萄膜炎,也没有发生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术后3个月了解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葡萄膜炎并发青光眼组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3者8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者19眼。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组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3者6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者21眼,两组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比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治疗葡萄膜炎的手术种类较多,手术治疗可以避免长期用药而导致的全身副作用,主要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有相关并发症的患者。急性葡萄膜炎患者应在发病后7 d左右手术治疗,这样可以减少长期药物治疗导致的各种并发症[3]。本组的23例(24眼)葡萄膜炎并发青光眼患者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切除术治疗。结果显示,术后患者眼压得到良好控制,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3者8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者19眼,证明采用玻璃体切除术可达到提高视力的目的,临床效果明显。本组的23例(24眼)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3者6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者21眼,最佳矫正视力均比术前有显著提高。超声乳化手术的优点主要是手术切口小,且手术时间短,减轻了对血-房水屏障的破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的临床疗效[4]。手术后1周,46例患者中有6例(6眼)患者的前房纤维素性渗出,经相应药物治疗后很快好转,没有复发葡萄膜炎,也没有发生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笔者的体会是,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每眼的具体情况采用个性化的手术方法,尽量做到操作熟练、耐心,减少对角膜和虹膜的损伤。术后要严密观察患者的情况,积极控制炎症反应,如有异常积极治疗,这样能减少术后并发症,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1]金敏,高宗银,胡燕飞.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迟发型急性前葡萄膜炎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 160-162.
[2]宋振英.眼科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501-502.
[3]张景,王文强,苏红梅.葡萄膜炎223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9):23-24.
[4]卢建民.超声乳化手术在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中的康复效果 [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5):462-464.
R77
B
1674-4721(2012)06(a)-0180-01
2012-5-18本文编辑:魏玉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