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障碍及心理护理对策

2012-01-22 20:43:49刘晓静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18期
关键词:护患家属护士

刘晓静

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哈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吉林吉林 132002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和环境质量的恶化,肿瘤疾病在人群死亡谱的位置逐渐上升,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160~200万,其中年死亡人数约为140万[1]。肿瘤作为一种威胁人类生命的心身疾病,绝大多数确诊患者都会出现严重的心理负担,心理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而且有可能导致癌症的恶化和复发[2]。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发展,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已经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常规护理措施之外的心理护理是促进肿瘤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3]。

1 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分期

当肿瘤患者知道自己所患疾病为恶性肿瘤时,在心理上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很容易出现负性情绪,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不同阶段主要表现如下。

1.1 恐癌心理

肿瘤患者突然得知身患肿瘤,多数不能接受这一事实,加之入院初期对病房环境和病情的不熟悉,使其忧心忡忡,产生较重的心理负担。多数肿瘤患者及家人往往“谈癌色变”[4],同时担心晚期疼痛,害怕放、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出现悲观、恐惧及绝望心理,逐渐丧失对抗肿瘤的信心,表现出愤怒和抵触情绪。

1.2 从怀疑心理到认可心理

这一阶段的肿瘤患者对于患病事实往往采取回避心理,患者开始出现烦躁情绪、易激惹,于是幻想通过其他检查而获得否定患肿瘤事实的结果等。然而随着病情的进展和各种检查结果的出现,不得已开始承认自己患肿瘤,并产生抱怨和憎恨情绪。

1.3 绝望心理

随着病情日益恶化,癌性疼痛以及手术后放、化疗过程中出现的呕吐、脱发、感染等不良反应,巨大的痛苦导致患者产生绝望心理。表现为焦虑不安、孤独,对生活丧失信心或拒绝配合治疗。

1.4 情感升华心理

也有许多肿瘤患者虽有多种矛盾心理,但最终能接受身患肿瘤疾病这一现实,因此能以平静的心态面对,生活得更加充实,更有价值,他们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够尽可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5],这就是升华,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应激反应。在积极心理状态的基础上,患者不但心理平衡,而且其身体状况也会随之朝好的方面发展。

1.5 悲观心理的“社会偶联”

患者的亲朋好友一旦得知其患有肿瘤,往往会产生同情心理,过度探视反而会使患者的心态出现大的波动。患者在这种反常环境中,会认为自己的病情非常严重,形成了难以自拔的“恶性循环”,甚至会导致患者产生绝望心理[6]。

1.6 治疗的依赖心理反应

患者经过一定阶段适应过程后,承认了自己的“患者角色”,心情变得平静,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各种治疗上,对各种治疗产生盲目的依赖性,单纯乞求用量的增加,较少考虑调动自身免疫功能来对疾病进行抵抗。

2 恶性肿瘤患者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措施

因为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讲究心理卫生,能起到防癌和治疗的双重作用。所以,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在肿瘤综合治疗过程中,应根据肿瘤患者不同心理状态制定具体的个体心理护理方案,心理护理必须针对不同阶段的心理活动进行。

2.1 密切护患关系

应建立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护士在患者入院时要做到热情接待,耐心做好入院宣教工作,向其介绍患者的管床医生、管床护士,帮助其熟悉医院环境以及医院相关规章制度等。护士态度和蔼,举止优雅,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科学、合理的进行解答,消除陌生感和恐惧心理,使其从心理上获得安全和信任,以便更好的同护理人员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2 改变患者观念,提高其对心理护理重要性的认识

护士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以及较强的护患沟通能力,要善于观察和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及需求,随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充分取得患者信任的前提下,指导患者有效宣泄不良情绪,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7]。

2.3 注意保护性医疗

护理人员切忌在患者面前讨论病情,交流时要注意用语谨慎,避免不合适的信息带给患者的刺激及恐惧、猜疑心理。

2.4 根据不同病程,给予相应的预见性心理护理

在手术后的放、化疗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如感染风险增加、皮肤黏膜溃烂、呕吐腹泻和难以忍受的疼痛等,经常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充分预见并尽快估计他们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制定合理的心理护理措施,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2.5 积极沟通,提高家属参与的积极性

在肿瘤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家属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日常照顾中,家属情绪的微妙变化,会直接导致患者情绪的波动。家属对他们的关心体贴和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对患者树立战胜疾病和恢复正常生活的信心来说是一种非常有利的支持。护士应鼓励家属给患者更多的关心和支持,满足其爱与归属这一层次的需要;同时鼓励家属参与护理患者的力所能及的部分工作。由于恶性肿瘤发现时多处晚期且进展迅速,很多患者一旦知道自己患肿瘤疾病,就会出现精神崩溃。因此护士首先要帮助家属建立信心,鼓励他们多同医护人员交流患者病情,要让家属给患者积极的引导,使患者保持轻松愉快的生活状态[8]。

2.6 为患者提供丰富的行为放松方式

护士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安排和指导一些活动,如听音乐、玩扑克、下象棋、阅读科普或文学读物、散步、做保健操等,鼓励患者在娱乐活动中调节其主观能动性[9],使其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3 结论

综上所述,要提高肿瘤治疗效果和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就必须充分了解其心理变化、影响因素及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同时,新的医学模式和优质护理服务的发展也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沟通技巧,还要有扎实的心理学相关知识,以掌握患者心理,延缓肿瘤进展,促进患者康复。

[1] 余悦,周绿林.关于我国临终关怀发展策略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6,27(1): 65-66.

[2] 胜利,许又新.围手术期焦虑及干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2):101.

[3] 张曼华.肿瘤患者心理干预研究的现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6):487-489.

[4] 蒋红,吕海燕,洪震.普外科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抑郁症状及其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5,20(12):57-59.

[5] 王冰.癌症病人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7):154-155.

[6] 白金红,刘洪兰.乳腺癌患者化疗期的心理反应和护理干预[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130.

[7] 覃智玲,王小玲.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8):957-958.

[8] 闫维平.癌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2009,18(18):2202-2203.

[9] 谢玲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1(2):205-206.

猜你喜欢
护患家属护士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10期)2022-11-12 02:41:18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9期)2022-09-23 08:02:56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8期)2022-08-25 05:51:14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7期)2022-07-28 08:21:54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8:12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 00:56:32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