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多勇
(会泽县种子管理站,云南 会泽 654200)
农作物种子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之一。种子质量的好坏,是直接关系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效,农村稳定的大事。随着种子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种子市场的不断开放,加强种子质量管理是种子管理站的重要工作之一。要保证玉米种子质量,必须从源头抓起,对种子生产企业全程跟踪检查。
选择地面平坦、灌溉条件方便、土壤肥力好、集中连片的地块作为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并保持相对稳定,以保证稳产保收。
种子生产基地的隔离必须执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1998-04-03批准、1998-10-01起实施的《玉米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制种田采用空间隔离时,与其它玉米花粉来源地不应少于300 m;采用时间隔离时,错期应在40天以上。
3.1 选好亲本种子。亲本种子质量必须达到GB4404.1种子标准,保证种子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3.2 规范化种植。结合当地实际,适时播种,播种前要进行精选晒种。特别要注意错期、行比、密度的设置,错期要保证父母本花期相遇良好;行比要根据有利于提高制种产量、保证父本有足够的花粉供应母本和方便田间作业而定。种子田的两边和开花期季风的上风头要在父本播种3~5天后再顺行播2行以上的父本作采粉用。对父本行做好标记。
父母本植株均应在散粉前干净、彻底去除杂劣植株。若父本的散粉杂株数超过父本植株总数的0.5%,制种田应报废。收获后脱粒前,要对母本果穗进行穗选,剔除杂劣果穗。经检查核准,杂穗率在1.5%以下时才能脱粒。
母本行的全部雄穗在散粉前及时、干净、彻底拔除,坚持每天至少去雄一遍,风雨无阻,对紧凑型自交系采取带一二片叶去雄的办法。拔除的雄穗埋入地下或带出制种田妥善处理。母本花丝抽出后至萎缩前,如果发现植株上出现花药外露的花在10个以上时即定为散粉株。在任何一次检查中,在整个去雄过程中检查累计散粉株率超过1%时,制种田报废。
收获时严防混杂,脱粒前剔除杂穗,单独收贮,包装物内外各加标签,种子质量达到GB4404.1标准。
7.1 抽雄前检查:要求抽雄前至少进行两次检查,由种子管理站持证检验员或工作人员着重查明隔离条件、种植规格和去杂情况是否符合要求。苗期主要以幼苗叶鞘颜色、叶形、叶色和长势等典型性为检查依据。
7.2 花期检查:要求花期至少检查三次去杂情况,由种子管理站持证检验员或工作人员监督制种单位及时、干净、彻底去雄。抽雄开花前主要以株型、叶形、叶色、雄穗形状和分枝多少、护颖色、花药色、花丝色等典型性为检查依据。
7.3 收获时、脱粒前和交种前检查:由种子管理站持证检验员或工作人员监督制种单位分别检查收获情况、场间去杂情况等。脱粒前主要以穗型、粒形、籽粒大小、颜色、穗轴色等典型性为检查依据。
另外,还要根据抗逆性、生育期等特性进行检查。
每次检查,都应将检查情况记入附录 (标准的附录)。发现问题,应会同受检单位负责人(或承包人)进行复查,并责成其在同次检查记录卡上签字。全部检查结束后,要将检查结果报送主管单位。对报废的种子,要将报废的理由及时以书面方式分别通知主管单位和种子生产单位。所生产的各类种子,由各级种子检验机构根据 GB/T3543.1~3543.7、GB4404.1标准进行检验定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