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文化价值批判

2012-01-21 20:26
关键词:大众文化价值观价值

黄 汀

(湖南中医药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文化价值批判

黄 汀

(湖南中医药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从古今中外学者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和文化价值批判理论出发,分析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非文化化”现象,认为当前大众文化丧失了精神价值的视野和人文精神的关怀,导致文化的内在性价值逐渐失落而工具性价值却日益高扬。因此,制定切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大众文化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好大众文化发展中经济价值和内在价值的关系以及实现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健康互动是大众文化重建的基本思路。

文化;大众文化;文化价值

当代中国,在美化生活和生活艺术化的名目下,日常生活日趋风格多样化,大众以审美形式呈现人们的感知方式和日常生活,从而“审美的”、“艺术的”方式成为人们表达生活诉求的主要范式。界限的模糊使得作为艺术的文化愈益泛化,大量吸收了大众生活中的各种非文学非艺术的因素,在资本的运作和大众传媒的操纵下,任何产品与体验在实践上都染上了文化的色彩。在此语境中,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凸显,并被推至生活的中心,不仅审美的、精神的、心理的,就连日用的也都有了文化的内涵。但我们又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此文化”非“彼文化”也,环绕我们的不过是都市的、消费的、时尚的、片段的、感性的、视像的、仿真的、不断重复再生产的新质文化——大众文化。

一、 文化概念的起源及界定

什么是“文化”?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据不完全统计,已不下200种。在汉语中“文化”是由两个词素组成,而且,最早“文”与“化”是不并用的。“文”在甲骨文中写作纹理交错的形状,如《礼记·乐记》称:“五色成文而不乱。“化”在甲骨文中写作一正一倒的两人形状,指人姿态的变动。由此又衍生变化、感化、教化、生成、造化等意义,如《礼记·中庸》载“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等等,这里的“化”不仅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又可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文”与“化”一并使用,较早见于战国末年的《易经》中“贲”卦的“辞”曰:“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段话的意思是:治国者须观天文,以明了时序之变化;又须察人文,使天下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行为止其所当止。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确。

在西方,“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e,原意为土地耕作。如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过:一块肥沃的田地如果没有人去种植,是不能生产出东西的;而一个人如果没有得到教育和培养,是无法成才的。因此西塞罗是第一个把种植活动与人的培养进行比较的人。后来词义逐渐变化,第一个在科学意义上为“文化”下定义的人是英国的文化人类学奠基人爱德华·伯内特·泰勒,他认为:“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是“一个人作为社会一员所获得的全部能力和秉性”,“所有值得传给他们下一代的事物”。[1]而柯武刚和史漫飞在其合著的《制度经济学》中提出文化是“一种由共同价值支持的规则系统”,他同时又依靠“各种符号和其他有关其制度性内容的有形提示物而得到巩固”。[2]这里说的文化是由无形的“内在制度”与有形的“外在制度”构成的“共同价值支持”的规则系统。而著名的哈佛学者亨廷顿和哈里森在他们主编的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一书中,把文化的含义界定为“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取向以及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3]

笔者比较赞同国内学者袁贵仁对文化的定义,他认为:“从起源的角度说,文化是‘人化’,它相对于‘自然’,是人的主体性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功能的角度说,文化的最主要功能是‘化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促进人的社会化、文明化、个性化,从而塑造健全的人、完善的人” 。[4]

二、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主要成因及特征

大众文化的兴起是当代中国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它开始于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尤其是在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大众文化便迅速发展起来,它与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扩大改革开放,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倡导多元文化空间,以及与当前意识形态的自我调适均有着深刻的关联。就世界范围而言,它与经济全球化、冷战后时代意识形态的变革、现代传媒革新、高科技与互联网、新经济浪潮与当代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5]

首先,大众文化生成于20世纪90年代文化转型期。随着商品经济及现代文化传播工具的繁荣壮大,引发了城市化竞争的加剧,形成了一个人数众多的“市民阶层”,当这一阶层在社会上占据一定位置,在物质文化的创造和享用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时,他们对与他们世俗生活现状相适应的精神方面的需求也随之迅速增长。大众文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不同于1980年代人们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崇高精神状态的追求以及对经典文化的推崇,而是直接跌入到日常生活的漩涡中。居家生活、身体保健、美容化妆、选美大赛、叫座的肥皂电视剧、通俗小说、生活用品广告、畅销书、流行歌曲、音乐酒吧、歌舞厅、消遣性杂志、小报、电子游戏等走到人们话语和生活的前台,并被归入大众文化的范畴。简言之,大众文化是指在使大量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从根本上说具有娱乐文化的性质。在西方文化批判的术语中,人们通常会把无深度、模式化、易复制、按市场规律生产等一系列表征赋予大众文化。一般说来,大众文化可以说是当代通俗文化、传播文化、消费文化、商业文化的复合体。

其次,消费主义盛行是大众文化得以可能的沃土。当下语境中的消费更看重产品的交换价值即符号的占有而不再是对产品使用价值的简单消耗,因为符号消费代表一定的身份和地位,于是消费因超越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从而使消费具有了文化的意味,并成为一种文化方式。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如吃、穿、住、用都不再是单纯的感官欲望满足而成了消费文化的具体体现,成为饮食文化、交通文化、旅游文化、住宅装修文化、服饰文化等,过去的日常消费如今都凸显成了文化。此时,商品的象征功能被无限运用,人们不再从自身的实际需求出发,而是按照被制造出来的欲望和生活方式来决定自己的存在方式。

再次,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媒介人”对人们日常生活及其观念进行生产和操纵。 大众传媒发展神速,使人们的生活日益依赖以电子媒介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工具,它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沉浸在当下的快感体验中并代替大众的思考而成了大众的眼和耳。它打破了传统的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垄断的二元格局,让普通大众有了自己的文化领地、文化资源和文化实践。在大众传媒的操纵下出现了大众文化媒介人,他们不是传统意义上固守理性与正义、追求科学与真理、在批判的同时更憧憬更美好事物的知识分子,而是迎合市场经济的平面化运作,从事于传媒行业的职业记者、形象设计师、摄影师、电视节目主持人、广告策划人、编剧导演等,他们借助市场和大众传媒操纵着大众文化的发展,在制造出各种各样的感官欲望与需求的同时也制造着大众,并以其策略的有效性将所要操纵的观念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引导普通大众的趣味和消费习惯,诱导他们跌入一波又一波的时尚流行中,从而使整个社会呈现出高度的视像化、统一化、无根化。

三、大众文化的文化价值批判

文化是由多种层次存在和表现的复杂系统。人们首先感知到的是较浅显、具体的层次,属显性文化,包括人的社会活动及其产品。文化的最深层次是价值观,这是文化的核心。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都有群体成员共同拥有和信奉的价值观。任何一个社会个体,都是文化的产物,都有自己接受和遵循的社会群体的价值观。任何社会群体的形成,都是由于社会个体的文化认同,由于一种大家共同认可的价值观。[4]

价值观有两大类:一类是内在性的或称目的性的价值观,一类是工具性的或称手段性的价值观。内在性的价值观是关于最终目标或所希望的最终生活状态的观念和概念。“内在的价值观是指我们不计个人得失而均予遵循的价值观” ,[3]是关于生活的终极目标的观念,是一种目的性价值。工具性价值观是关于所希望的行为模式的观念或概念,这一行为模式有助于获得所希望的最终生存状态。工具主义性的价值观是指那种因为它直接对我们有利我们才予以遵循的价值观。工具性价值观是关于实现生活的终极目标的手段的观念,是一种手段性价值。[3]

内在性的价值观和工具性的价值观都很重要,但两者相比,内在性的价值观更为重要。因为工具性的价值观是手段性价值,一般说来是暂时的,只能给人提供眼前的、短暂的力量。而内在性的价值观是目的性价值,一般说来是永恒的,可以给人提供长远的无穷的力量。任何工具在完成了它的用途之后就不再有用,而内在的价值观却永远召唤我们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如果人们止步于工具价值,那么就会被工具价值所达到的成就所窒息。[3]

一般来说,经济价值观都是工具主义性的,然而,持续发展所必须的内在价值观是非经济的,不会随经济成就而消失,但他们又是亲经济的,将会不停息地推进积累的过程。因而,经济发展不可仅仅寄望于经济价值观,而是取决于社会的主导价值观。一国人民接受什么价值观或不接受什么价值观是属于文化领域的事情。在此意义上,经济发展是一个文化过程,文化范式对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文化领域的价值观,通常又被称作“经济伦理”。如果一个人自愿按照内在价值观要求行事,则这种行为是有道德的行为。而当一个国家通过遵从非经济而又切近经济的价值观来实现其经济发展时,这种经济发展就是有道德的。如果没有持续经济发展所需的价值观,体现短期愿望的诱惑就会占上风,而经济发展应是长期过程。在短期与长期斗争中,如果决策过程缺乏内在价值观作依托,短期愿望就会得势。由此见出文化价值观的分别:着眼于长期目标还是满足眼前利益。[3]

通过对大众文化现象的分析,可以看出大众文化时尚化运作的流程和奥秘,它通过制造欲望和情感以及用审美化视像来填补情感空白,在感官欲望的视觉冲击下,在身体感官的愉悦中消费文化商品,文化不再外在于商业而是内在于商业化的市场经济中。大众文化以实效和引导消费时尚的流行方式,改写了“文化”定义的内涵。在市场原则的主宰下,文化成为供人消费娱乐的商品,为获商业利润而将其固有的教化、批判功能抛诸脑后。在此语境下,文学、艺术、批评、影像、科学研究乃至学术活动等都失去了自为的自主性,它们的生产不再远离生活、远离市场,而与当下日常生活相互融合,为制造出来的市场“需求”所招,成为大众日常生活消费的一部分。在大众文化时代,生活中到处都是文化,可我们却感受不到文化质素的发酵,和被文化力量击中的感觉。这说明,大众文化在与现实联系无比紧密的同时,也愈发背离了它的始源内涵,文化本有的虚灵的“好”的那个“度”被弱化了,凸显出来的是外在的各种各样的形象。这才有了文化的危机和大众文化的泛滥。可以说大众文化建构现代性的内驱力已被现代化自身运作的力量同化,退堕为现代性的一个工具,丧失了精神价值的视野和人文精神的关怀,导致文化的内在性价值逐渐失落而工具性价值却日益高杨。

消费时代的公共空间充斥着以身体为核心的各种图像与文字,形象设计、美容院和健身房、街头热舞、巨幅视频广告、海报、招贴画、模特及选美比赛、银屏内外互动的“青春秀”甚至数字化美女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们以自己的审美情趣引领着时尚,反过来又带动了更大的消费市场。许多产业之所以能迅猛发展其实就与大众文化有关,它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兴旺繁荣,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加速了人类社会的灭亡。因为这种文化淡化了它本应有的批判性的质疑和对理想、正义的呼求,使人不得不对其是否具有文化功能产生疑问,同时它的唯资本、市场马首是瞻令人触目惊心。它对正义原则和公正伦理的冲击让人心存忧虑,这种状况必然导致大众文化高扬工具理性却忽视人文精神,导致在潜移默化中直接影响青少年一代伦理价值观的正确形成。

四、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大众文化重建

大众文化的兴起是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阻挡的潮流,当下大众文化已在观念、人格、实践上对大众产生了侵蚀,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因人文价值被压抑且缺失一种引导其合理、健康发展的制衡因素而使大众文化承担的启蒙、教化、救赎功能渐行渐远。因此,如何提高大众文化自身发展的合理合法性、人文性,如何使它在保持它的世俗和大众的取向时,又与精英文化的理想取向和主流文化的国家取向之间保持必要的平衡,是文化体制改革要着重探索的要点,并且它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进行,要像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那样来维护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的生态平衡。

(一)制定切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大众文化发展战略

文化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状况,通过对自己国家发展和国际社会未来的预测在文化发展方面作出的总体规划和设计。而大众文化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政府整体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对大众文化适当定位的基础上,针对大众文化发展方面应对未来制定的发展规划和蓝图。中国大众文化一方面要在与全球大众文化互动中提升竞争力,同时在国内文化格局的整合中寻求自身适当的定位,与主导文化、精英文化理顺关系,在市场竞争中提升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首先,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文化产品日益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对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扩张和渗透的重要手段。多年来,中国图书进口贸易大约是10∶1的逆差,面对欧美的逆差则达到100∶1以上,从2000-2004年,中国进口影片4332部,出口影片屈指可数。而美国电影的生产量尽管只占全世界的5%-6%,但放映时间却占全世界放映总时间的80%以上。[6]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产品很难进入国际市场。因此在制定中国大众文化发展战略时必须具备全球视野,不仅要满足国内大众的文化消费需求,还要满足海外主流文化市场对中国大众文化产品的需求。大众文化的内容要以民族化、本土化与全球普适性价值相融合,着力凸显大众文化的民族性和本土化特色,才能保证大众文化生产与消费的可持续性,切合新的国际分工的特点。

其次,政府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大众文化发展的富于竞争的环境,在竞争中培育市场主体和文化品牌。大众文化是在市场竞争中生成崛起的,竞争已成为大众文化发展的关键词,要以大众文化的内核——经济因素为着眼点,实施切合大众文化生产规律的产业链条化策略,要善于借助科技创新提升大众文化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意识,特别要通过数字化形式与业态的创新实现文化产品的价值增值,这就势必改革现有的文化管理体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其产业化运作提供政策和技术支持。

再次,实施大众文化“走出去”策略。大众文化以其潜移默化的潜在力量,对大众产生较为持久的影响,甚至影响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在大众文化的争夺中,美国依托文化霸权一直占据着全球文化市场的主导地位,不仅引起发展中国家不安,也引起一些发达国家的警觉,纷纷制定政策加以抵制。其实,在大众文化领域的争夺战中,真正有效的防御就是发展,唯有自身实力的增强,才能真正确保自身的文化安全。相比其他文化类型,大众文化是较容易打入海外主流文化市场而成为海外普通大众的文化消费品的。因此要制定合理可行的路径和区域,文化的亲缘性或同质性的文化区域是首选目标,如港澳台、海外华人圈、儒家文化圈、甚至东盟诸国,再考虑我国制造品较多的国家,最后进入欧美主流文化市场。

(二)正确处理好大众文化发展中经济价值和内在价值的关系

文化资源除了能够创造经济价值之外,还能够产生文化价值(即内在价值),正是它的内在价值使得文化资源具有超越时空以及民族和国家的特征,正是内在价值使得人类之间互相的文化区别和文明进步成为可能。可以说对文化内在价值和人的精神的把握程度是大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当下文化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一些商业电影大片对历史人文资源的恣意破坏、随意篡改和恶搞,在实现市场效益,给人们带来所谓的视觉“盛宴”之后,因缺失深度模式的意义追问,并没有能够为其在国际市场上赢得本土文化的“符号性”意义,更谈不上建构文化经典价值,再大的投入也只能成为一个转瞬即逝的消费奇观。反观类似题材的好莱坞大片,虽然也是场面宏大,但是充满了自然科学、历史、宗教诸多知识。除了批评人性的阴暗和权力的张力外,最多的还是在无形中宣扬和启示人们追求科学与真理、忠诚与保卫国家等价值观,思考着人类生存的价值悖论,探寻着彼此的生命深渊,而走向一种深厚而温暖的人文关怀。

(三)实现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健康互动

首先,要充分发挥主流文化的主导和规范作用。主流文化反映的是国家的根本意志、文化趋向和价值观,是保证社会经济政治平稳运行的思想保证,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精神支柱。在大众文化时代,主流文化要运用自己的创造力,以通俗直白的语言对马克思主义于普通生命体生活的意义及其价值予以深刻的揭示,展现人文关怀,引领普通生命体对于生活价值的感悟,并逐步向当下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的思考层面靠拢。这样才能使普通民众在内容上自主选择的时候,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吸引,并以当代中国马克思理论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潮。[7]

其次,要扶持和发展精英文化。精英文化是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代表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的文化,它代表和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程度,也体现人类的智慧和心灵的深广度,精英文化的消亡便意味着某种民族精神的毁灭。因此,要建立一套与市场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保护机制,建立健全大众文化的评估体系和评价机制,赋予其更多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传承意识。精英文化也要主动融入社会,承担其应有的改造国民素质、提升大众文化、建设人文社会的责任。

[1] (英)爱德华·伯内特·泰勒.原始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9

[2] (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56-62

[3] (美)赛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9,89,89,89,90.

[4] 袁贵仁.关于价值与文化问题[J].河北学刊,2005,(1):8

[5] 范玉刚.欲望修辞与文化守夜——全球化视域中的中国大众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103

[6] 欧阳文风.长沙文化产业的战略定位及其发展路径[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6

[7] 苗 苗.网络大众化时代看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19

Criticism of cultural values of the consumer era of mass culture

HUANG Ting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004, Hunan, China)

From the critical theory of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 of “culture” and cultural values of ancient and modern scholar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non-cultural phenomenon of popular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at the current mass culture has lost its spiritual values, vision and care of the human spirit leading to the intrinsic cultural value gradually lost and instrumental value, but increasingly highlight the theme.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popular cultur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line with China’s actual situation, correct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value and the intrinsic value of the good development of popular culture and the healthy interaction of the mainstream culture, elite culture and popular culture is the basic idea of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popular culture.

culture; popular culture; cultural values

G0

A

1673-9272(2012)06-0104-05

2012-10-18

湖南省2011年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消费时代大众文化背景下青年价值观引导研究”(编号:11YBB295);湖南省2011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资助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网络语言和流行语的实证研究”(编号:XJK011ADY002)。

黄汀(1969-),女,湖南长沙人,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本文编校:李浩慧]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价值观价值
我的价值观
浅谈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几点思考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洋场·小报·《红楼梦》——媒介建构下的大众文化(1912—1949)
浅析“大众文化”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对比研究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途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