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上)

2012-01-21 18:09冯颜利林彦虎
关键词:强国建设文化

冯颜利,林彦虎

(1.中国社科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 100732;2.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

文化是民族的血液,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一步作出了新的部署,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1]并进一步明确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坚持的道路、方向、方针、原则以及关键,从而更加明确规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该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样的目标迈进”的问题,为今后扎实开展文化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确立了总的纲领。

一、何谓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仅是现实要求,更是时代主题。人们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认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不断探索和创新而深化。要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个全面而准确的理解,首先要准确把握“文化强国”的本质内涵。

我国学界对文化强国内涵的界定见仁见智,有的立足语义学角度,认为“文化强国”由“文化”和“强国”两个词组成,并通过对“文化”和“强国”两个概念的分析,指出文化强国表示文化在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中占重要地位和作用,表明这个国家不仅在经济、军事、政治等硬实力上过硬,而且文化实力也较强[2];有的出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角度的理解,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在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激发文化创新活力[3];还有的基于建设文化强国的目的和手段双重角度,认为文化强国包含“靠文化强国”(把文化作为手段)和“建成文化强国”(把文化作为目的)两层意思,并指出文化强国的主导手段和实现目的的主体均是人民,因此,建设文化强国必然要求文化强民[4];此外,有的从观念层面、实践层面以及评价标准三个角度理解文化强国,进而指出文化强国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从观念层面到实践层面的转向[5]。通过总结分析,不难发现当前国内学者对文化强国的界定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其一,就作用而言,文化对一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越来越重要,文化可以强国;其二,就主体而言,建设文化强国的主体是人民;其三,就目的而言,旨在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其四,就途径而言,文化强国建设是一个实践过程,需要从观念层面转向实践层面。可见,要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一准确的把握,需要在结合上述文化强国核心要义基础上,充分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自身特色,即把握住“社会主义”这一前提。

根据十八大精神,所谓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人心,公民道德素质全面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丰富,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强[1]。可见,这一概念除了具有上述关于文化强国基本概念要义的基本特点之外,还提出了自身鲜明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以及出发点和落脚点,也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该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样的目标迈进”的问题,这就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社会主义属性和本质特性有了一个清晰的界定。

需要指出的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着自身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即民族性和政治性、时代性和创造性、大众性和共享性,因此,对这一概念的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必须要立足于上述基本特征。

1.民族性和政治性

民族性不仅是不同文化的天然属性,而且是不同地区文化建设的重要表征。一定区域的文化,必然是该区域民风习俗的重要反映。同样,一定区域的文化建设,必然是该区域人们的生活习惯、个性特征、劳作方式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是在继承发扬该区域原有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无数中华儿女一代接一代共同继承和创新的结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加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56个民族在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段共同努力的过程,因而其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反映着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风格和气派,更加凸显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独有的民族性。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其带有一定的政治性,要始终围绕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具体要求来进行文化建设,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同时,社会主义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为人民服务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其本质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这也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只有围绕这一大前提,才能真正称得上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独特性和优越性,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2.时代性和开放性

“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7]663-664各个地区、国家、民族文化的形成无不留有时代的烙印,总是受制于一定时代的制约。同样,一定时代的文化建设,总是受当时具体时代的影响和制约,并反映着时代的特征。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时代的最强音。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要彰显时代精神、赋予时代内容、突显时代要求、表达时代心声,要始终立足中国实际,把脉时代潮流,紧跟时代步伐。唯此,才能有效把握变动的思想流向,创造出更多优秀的文化作品和产品,从而不断满足人民大众时刻变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已成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在全球化中,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文化相互激荡和交融,在相互取长补短的同时,也时刻威胁着彼此各自文化安全。为回应这一现状,各种打着保护民族文化的旗帜相应而生,他们认为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本民族文化,就不应去接纳和吸收异族优秀文化。实质上,这种观念是典型的文化割据主义,持有这种观念进行文化建设,不可能适应现实需要,只会使自己民族文化难以创新和发展。反观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可见,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始终放眼全球,着眼未来,立足在时代最前沿,要求广泛吸收国外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具有鲜明的开放性。也正是在坚持开放中自觉主动吸收借鉴各国优秀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仅给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建设带来所需的先进技术、观念和人才资源,而且也为自身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增添新的内容,具有世界性的交流平台和前沿阵地。”[8]

3.大众性和共享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精神,社会生活是精神文化发展的源泉。对此,毛泽东进一步指出:“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9]追溯文化的起源,无论是穿着打扮、生活习惯、劳动器具,还是思维习惯、道德情操、价值理念,都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产生活。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活动是文化发展的唯一源泉。这也决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始终要依靠于人民、服务于人民,而不能把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寄托于少数精英阶层手中,更不能以服务于少数精英阶层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目的。对此,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1]。这就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方向,也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原则,从而规范和引导各级政府在具体实践中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大政方针,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在立足于人民大众现实生活中,充分服务于人民群众现实需要,最大化做到了大众性,从而有效反映和服务了人民大众的文化需求、民主意识和民族精神,真真切切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众性和优越性。

与此相应,既然“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10],人民群众的生存实践是文化发展的唯一源泉。哪么,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应该始终坚持“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10]要始终做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成果是为了同人民群众共享。事实上,在具体实践中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很好地做到了其文化建设的共享性,这不仅是由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依靠于人民群众决定的,更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社会主义进行的文化建设同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进行的文化建设的本质区别在于其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始终服务于人民。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充分体现着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始终践行着建设文化强国必须依靠人民,必须为了人民,其建设成果必须由人民共享。

二、为何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历史和经验证明,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不仅要靠经济等“硬实力”支撑,也要注重对文化等“软实力”的利用,只有同时兼顾“硬实力”与“软实力”,该国整体实力才能在相互促进中得到有效发展。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文化发展显得严重滞后,无形中成为阻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我国人民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

1.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与十八大精神的需要

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位置,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新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要性更加凸显。因而,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断推进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全党全国人民身上。党和国家基于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认识,以及建立在我党领导文化工作丰富经验基础上,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要求,指明了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并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以及进行文化改革和创新等方面作出了重要部署。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进一步明确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为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为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了良好条件。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介绍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并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1]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新时期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坚持的道路、方向、方针、原则以及关键等方面作出了新形势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该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样的目标迈进”,具有很强的国家战略性和建设指导性,是当前和今后我国文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深刻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国家文化发展的前景。因此,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是认识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要性的头等重要任务。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只有认真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才能加深对文化建设重要地位作用的精辟论述的理解,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面临的形势,认清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该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样的目标迈进,从而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决策部署上来。

2.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1]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大力发展我国经济和政治,且要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因为文化与政治经济有着紧密联系。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映经济、政治;同时,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正如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7]663-664可见,文化是在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影响下产生,其中经济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文化又对经济和政治起着反作用,优秀的文化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更对一定社会的政治文明的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用。当前,文化、经济、政治互融共进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推动。文化越来越具有经济价值,文化已经进入到了社会生产各个领域,文化产业成为了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与政治更是不可分割,文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进行政治竞争的重要形式,只有通过文化市场才能保持政治优势,才能逐步增强国家政治影响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方面构成的,是一个全面发展进步的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中,经济建设是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提供着可靠政治保障,文化建设则是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强国建设,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如何在经济发展工作中融入文化建设,自然成为摆在党和国家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对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政治发展,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我们必须在社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文化建设,将文化建设有效融入经济政治建设之中,不断以文化强国建设推动政治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让人民享受更加美满幸福的生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是要从国家战略高度保障我国文化建设有效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文化强国建设就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从而激发全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的挖掘人民群众的潜力,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之中。这些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促进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3.解决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突出问题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与人民群众的愿望还有一定差距,束缚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些突出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对文化强国建设认识存在较大误区,主要集中在文化强国建设过程中政府和市场谁为主导走向极端化、在对待中西文化方面走向极端化、在对待文化建设主体方面走向极端化。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突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艰巨。文化贸易逆差较大,文化走出去较薄弱,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在文化产业建设格局、发展模式、政策制度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如公共文化服务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且城乡、区域间差距也较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建设和管理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以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尚未形成。文化人才储备不足,且缺乏具备高素质的文化创意和管理人才,文化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尚未建成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相适应的人才发展机制和人才管理体制,文化人才分布以及供给矛盾较尖锐,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一些地方政府在文化建设中问题突出,文化建设形式化、政绩化、庸俗化严重。而上述诸多问题的有效解决,必须要始终立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要加快推进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切实解决束缚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的突出问题,不断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只有坚持这一根本发展路线,才能在发展中解决上述问题。

4.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

众所周知,步入现代文明,一个健康的社会不仅要有比较丰厚的物质文明,更要有比较健康的精神文明。正如胡锦涛同志所强调:“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11]可见,没有文化的健康发展,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和人民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而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当前我国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与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成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要求。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求国民精神境界的普遍提升,要求全面提升国民文化素质,不断发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用,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文化强国建设提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塑造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人际和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得人民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财富不断增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创造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全体人民的热切愿望。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仅是要通过文化市场去促进经济增长,而且要通过文化建设凝聚人心、汇集力量、聚集才智,打牢人民群众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基础。人民群众既是文化发展的主体,又是文化消费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仅要体现文化发展有良好氛围,文化建设成果丰厚,而且归根结底要保障人民群众良好的文化消费水平,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使人民群众日益呈现出积极精神风貌和健康的文化形象。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要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发展理念,做到文化发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1],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要充分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发挥人民文化创造主体作用,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还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全方面的文化需求,切实做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5.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工业革命之前不仅是经济大国,更是文化强国。随着西方近代文化兴起,中国开始逐步落后,中华民族经历了文化地位的下降,我国文化一直处于弱势状态。尽管中国文化一直继承发展,但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中国人的文化观发生了剧烈变动,如何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必须思考的问题。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就一直在探讨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从向西方学习到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我国文化建设前景日益光明。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四有新人”;随后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先进文化建设;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和谐文化建设。十七届六中全会又把文化强国建设纳入到国家战略规划中,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的道路、方向、方针、原则、关键以及具体要求,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绘制了宏伟蓝图,使我国文化建设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尤其是十八大指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为中国文化建设实现新发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新时期,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成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实践特色,不仅反映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了我国文化发展的方向,更凝结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人类文明有益成果,适应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需要。然而,我们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文化上仍然是西强我弱,要想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一定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赢得主动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出共有精神家园,更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只要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我们坚信,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然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6.有效避免西方文化霸权,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需要

当今世界,国际间的竞争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实力的较量上,更体现为文化的竞争上,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以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无论哪个国家要想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首先要占领文化发展制高点,增强自身文化竞争力。在国际较量中,西方国家认识到以强权政治和军事冒险为手段难以继续实行下去,而文化不仅具有合法性、隐蔽性,且渗透力极强,于是一些西方国家开始利用文化作为新的侵略扩张工具,并通过实行文化霸权主义,向世界推广传播自认为优秀的西方文化价值观,并且强调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普适性和全面胜利性。他们认为只有让西方文化中的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念为人们普遍接受并内化,才能将其转化为西方国家的重要国际政治资源,才能用来维护和巩固西方国家和集团的霸权地位。无疑,西方国家的用意在于达到和平演变的目的,从而最终达到变相侵略的目的。

面对来势汹涌的西方文化霸权威胁,党和国家站在战略的高度进行了深刻思考并作出正确的战略抉择。不仅提高了对维护国家文化安全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还把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吸纳人类社会其他优秀文明相结合,用以抵御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此外,党和国家进一步强调要让中国文化“走出去”,促使中国文化国际化、世界化,不断扩大影响力和辐射力。提倡中国在提升自身综合国力的同时,应注意加大对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要让中国文化登上国际舞台,取得国际社会认可。要利用中国文化的“和平”因子,推动建立和平、平等、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建设和谐世界,使国家自觉主动承担更加重要的世界责任。而上述目标的实现,要求我们必须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道路,必须增强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1).

[2] 洪晓楠.社会强国之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协同发展[J].文化学刊,2012(1).

[3] 陈晋.如何建设文化强国[J].学习月刊,2012(2).

[4] 周文彰.文化强国重在文化强民[N].人民日报,2012-01-04(7).

[5] 万希平.增强文化自觉,提高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J].求知,2011(1).

[6]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7]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 蒋乾麟.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篇章[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

[9]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

[10]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1).

[11]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02.

猜你喜欢
强国建设文化
茅以升 立强国之志 建强国这桥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学习强国”礼赞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秦晋争霸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