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春婷 刘华山
依恋理论是一个描述亲密人际关系模式由来且影响广泛的社会发展理论。依恋是一种特定的、亲密的情感联结。在毕生的发展过程中,个体会与不同的依恋对象形成依恋关系,依恋对象可能包括父母、兄弟姐妹、老师、朋友、婚姻伴侣、医生、心理咨询师等等。
尽管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是个体获得安全感的重要途径,但在人生的不同发展阶段,个体寻求依恋的强烈程度是不同的。从毕生发展的角度而言,个体在婴儿期和成人早期对亲密关系的寻求最为强烈。这两个时期,也是母婴依恋(parent-child attachment)和婚恋依恋(romantic attachment)发展的重要时期。目前,在成人依恋研究方面,有两条彼此独立的路线,一条是关注成人在早期经验中与父母之间建立起的依恋,另一条是关注成人在恋爱和婚姻关系中所形成的依恋[1]。本文中,我们所关注的成人婚恋依恋就是成人依恋研究中的第二条路线。
20世纪80年代,成人婚恋依恋研究的先驱Hazen和Shaver发现,成人在恋爱过程中存在着跟婴儿与照料者之间很相似的模式,进而将成人恋爱过程中的情感联结看作一个依恋过程,提出成人婚恋依恋一说,即:成人与配偶或未婚但忠诚的恋人之间的情感联结。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婚恋关系中都存在婚恋依恋,婚恋依恋必须满足以下3个条件:①把依恋对象作为寻求和保持亲近的目标;②在压力情景下把依恋对象作为寻求保护和支持的对象;③在探索外部世界时,将依恋对象作为安全基地[2]。因此,一般而言,婚恋依恋主要存在于热恋中的情侣和通过自主恋爱结成的婚姻之中,而非包办婚姻和契约婚姻。
随着现代社会婚恋观的变迁,自主恋爱更为盛行,越来越多的人寻求并经历婚恋依恋。近十年来,有关成人婚恋依恋的研究也呈上升趋势,出现了多种测量工具和类型划分,使得这方面的研究纷繁复杂。本文将在学者们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成人婚恋依恋形成的心理机制,总结成人婚恋依恋的测量方法和分类标准,分析成人婚恋依恋对个体生活的影响。
随着对成人婚恋依恋研究的逐步深入,对成人婚恋依恋形成心理机制的探讨也逐步加深,就成人婚恋依恋的形成而言,既有来自遗传的生物学基础,又有个人发展的社会需求,既有早期经验的作用,又有后来生活经历的建构。主要集中为以下4种观点。
1.1 生物动力控制说 因为成人婚恋依恋理论是从母婴依恋理论中发展出来的,所以,研究者很重视成人婚恋依恋与母婴依恋之间的渊源。最初,他们采用Bowl by等对母婴依恋类别的划分,将成人婚恋依恋划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3种,在1项以美国48个州8098名15~54岁的被试为样本的全国性研究中,研究者以依恋的3类型模式为基础,所得到的分布结果与早期婴儿依恋的分布大致相同。并且,在成人的婚恋过程中,也存在着像母婴依恋中将婚恋伴侣视为“安全基地”(Secure bases)或“避风港”(Safe havens)的行为[2]。他们据此推测,婚恋关系与母婴依恋的情绪及行为动力被同一生物系统所控制,都是自然选择的产物,其目标是对依恋对象身体及心理上的接近,以提高生存的机率及安全性。
1.2 依恋对象寻求说 Mikulincer和Shaver指出,人们在生活中所经历的威胁个体安全感的事件会触发一个人的依恋系统,并引起人们关注提供安全依恋对象的存在或缺失[3]。无论是母婴依恋还是婚恋依恋,都存在着两级(初级、次级)依恋策略。首先,个体会采用初级依恋策略,即主动的去寻求帮助(Proximity seeking)。当依恋对象满足个体的安全需要时,个体就能够建立起安全型依恋[4]。如果依恋对象具备可利用性(Availability)和反应性(Responsiveness)却又没有给予个体有效的回应,这时,个体就会采取次级依恋策略。它包含两种不安全依恋反应方式,一种是过激依恋方式,即:个体不放弃其依恋寻求亲密的企图,反而更加猛烈的强化接近这一企图,直到获得依恋对象的关心或回应为止。另一种则是不激活的依恋方式,即:个体最终放弃寻求依恋的企图,并以转移注意力等消极防御来逃避依恋对象[1]。
1.3 内部工作模型导向说 依恋理论的早期提出者Bowl by认为,婴儿与照料者之间的亲子关系会内化为一种“内部工作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s)或“依恋行为系统”(The attachment behavior system),即对亲密关系的期望与信念,且该模型具有跨时间和跨情境的稳定性。如果个体在内部工作模型中将父母看做是安全基地或避风港,即使有时父母不扮演这样的角色,他们在内心中仍会如此认为。成人在早期经验中建立起的“内部工作模型”对个体一生亲密关系的建立都会有一种导向作用。当个体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时,他们会部分依赖于已有的有关他人很可能会怎样行为的期望,并据此去解释同伴的目的和意图[2]。成人早期的婚恋依恋也是在这种“内部工作模型”的导向下建立起来的。
1.4 依恋类型互动说 和婴幼儿时期不同,成人早期的依恋类型并不是单一的。在成人早期,个体会同时与不同的关系对象形成各自的依恋关系类型。研究也表明大多数人倾向于形成多种类型的关系模式,依恋的安全性是由具体的关系决定的。依恋对象的特征会影响依恋的安全性,个体的安全性与对象的特征会发生交互作用,从而共同影响关系的性质[5]。在恋爱关系中,两个人的依恋型通常会产生某种程度的交互作用,这种作用有可能会改变个体的依恋型。一项长时间的纵向研究也发现,虽然个体在婴儿期的依恋态度可以预测成人早期的婚恋关系质量,但这还与小学阶段的社会能力和青少年时期的安全或不安全同伴关系的调节作用有关。追踪研究表明,母婴依恋对婚恋关系的影响是间接的,且取决于核心家庭以外的个人的重要的人际关系[6]。
Ravitz等回顾并总结了过去25年来成人依恋类型测量的发展,共发现29种测量工具,其中可以用于成人婚恋依恋测量的有17种,应用广泛且信效度较高的8种,即:当前关系访谈(CR I),成人依恋问卷(AAQ),成人依恋回避问卷(AAQA),成人依恋量表(AA S),依恋风格问卷(A SQ),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相互问卷(RQ),关系量表问卷(RSQ)。有些已有相应的中文修订版[7]。虽然各种不同的测量工具对成人婚恋依恋的测量类型划分并不一致,但都是关注个体在亲密关系中安全和不安全两类依恋感受,其差别主要是在对不安全依恋类型的划分上。
目前已有的大量关于成人婚恋依恋的研究表明,成人婚恋依恋与个体的亲密关系情况、身心健康状况有关。成人早期的婚恋依恋不仅可以预测个体日后的婚姻状况,还对子女母婴依恋的建立有显著的代际影响。
3.1 成人婚恋依恋影响个体的亲密关系 首先,成人依恋类型影响个体亲密关系的建立。研究发现,婚恋依恋类型可以预测单身个体从不约会到约会,或从不约会到偶然约会的进程。一般来说,回避型和安全型个体的约会进程会相对缓慢一些。对马奎特大学73对有6个月以上恋爱时间的情侣依恋类型的研究说明,尽管依恋安全并不能直接预测恋爱的最终结果,但它与恋爱满意度有很高的相关,且依恋理论可以预测长时间的婚恋关系[8]。
其次,成人依恋类型影响个体在亲密关系中的行为和体验。很多研究表明,相对于回避型和焦虑型的个体而言,安全型依恋个体更多地体验到满足感、有较好的婚恋关系、较多身体上的接触、夫妻间相互依赖、能承担各种责任。婚恋关系中安全的依恋对关系满意度、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关系中的社会支持行为和信任感等都有积极的影响,并能提供一定程度的预测。婚恋关系的满意度与双方依恋类型的相似性有关。研究发现,个体会选择与自己依恋风格相近的伴侣,并且婚恋双方都是安全型的个体会比一方或者双方都是不安全型的个体有更高的婚姻满意度[9]。
3.2 成人依恋类型可以预测个体的性行为 研究发现,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有更多积极的性体验,在他们的婚恋关系中有更高的性满意度[3]。安全型的个体拥有偶然的性伴侣或发生一夜情,出现婚外性行为的可能性更小,对依恋焦虑的个体则会借助性行为来减少不安全感和维持亲密关系,会有更多的不安全性行为。Butzer和Campbell通过对116对年龄在21~75岁已婚的加拿大夫妇的研究发现,就个体层面而言,高水平的焦虑和回避与性生活低满意度相关,就夫妻而言,双方都是回避依恋的夫妇对婚姻中性生活的满意度更低[4]。
3.3 成人依恋影响个体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 如果“依恋为个体的外部探索提供安全基地”运用到成人的生活中,工作以及其他家庭而外的社会活动就是成人层面上的外部探索活动。Vasquez,Durik和Hyde用纵向研究的方法,以570名怀孕妇女及其配偶为被试,在从怀孕十几周到孩子出生后的4年半里做跟踪研究,评价他们在此过程中的工作满意度、家庭满意度、压力状况和角色负担过重情况。结果表明,安全型依恋的人成功地应对多领域(家庭、工作等)中的挑战的可能性更大,并能对多种角色(雇员、父母等)进行协调[10]。夫妻中的一方如果能够为对方扮演安全基地的角色,会增强对方在生活上的独立性,并在社会生活中有更多积极地探索行为,提高个体在社会团体交往中的满意度[11]。
不安全的婚恋依恋会影响个体对早期经历中父母争吵的感知,导致个体消极的婚恋经历及形成消极的婚姻期望。对93名正处于恋爱中的青少年的研究显示,在婚恋依恋中不安全的个体会对恋爱伴侣有更多的侵犯或攻击行为[12]。在成人婚恋依恋中,低水平的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与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宽恕能力有关,即安全型依恋的人更可能淡化婚姻中的冲突和矛盾,而高焦虑水平的人则可能让矛盾升级。
3.4 成人婚恋依恋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水平 身心研究和精神病理学方面的大量研究表明,成人婚恋依恋对个体的健康水平有预测作用。尽管在成人婚恋依恋类型的测量上存在多种测量工具,但几乎每种测量工具都能够独立预测一些临床症状。如:借助成人依恋量表(AA S)的研究表明,成人依恋量表(AA S)中的不安全型与个人因素、抑郁和焦虑的症状、消极情感和悲痛倾向有关联。依恋风格问卷(A SQ)在青少年和成人中的测量也发现,他们的依恋类型与社会支持评定和压力事件应对、关系满意度以及非临床样本中的抑郁和焦虑有关[3]。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的研究也显示,成人婚恋依恋与消极情感和精神病症状之间有联系。修订的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R)发现,与家人或亲密朋友相比,个人与浪漫伴侣的焦虑和回避经历的日常评定有2倍以上的差额。在对高加索大学正处于恋爱中的大学生(18~25岁)的1项研究表明,不安全的婚恋依恋会导致更多的非自杀性自我伤害,有社会支持和安全依恋结合的被试在压力显露之后表现出最低水平的焦虑状态[13]。
3.5 成人婚恋依恋类型的发展及代际影响 对以往的研究进行元分析得到的结果是,依恋安全性在人生最初的19年里基本上是稳定的,但同一个体的成人婚恋依恋与母婴依恋之间的相关并不显著[1]。尽管就同一个体而言,母婴依恋与婚恋依恋并不完全一致,但母婴依恋对成人早期的婚恋依恋仍有一定影响。1项对18~27岁之间的882名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在母婴依恋中安全型或焦虑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的个体都倾向于保持长时间的婚恋关系,且对他们的婚恋伴侣有更多积极的描述,只有矛盾回避型(Avoidant/dis missing)的个体对婚恋关系持有一种消极的预期[14]。
此外,成人婚恋依恋还会随着个人人生境遇的变化而改变。成人婚恋依恋不仅对个体今后的亲密人际关系有重要影响,还可能传递给下一代。研究发现,46%的接近成年的青年人被划分为安全型,与之相比,有孩子的结婚个体中的安全型达到71%。父母的婚恋依恋类型对孩子能否建立起安全型依恋有很大影响,在婚恋依恋中是安全型的父母,更可能与子女形成安全型的依恋。研究者在对母亲进行3小时的自然情境下的观察后发现,有着安全型婚恋依恋的母亲会有更多积极地教养行为[15]。在80对夫妇和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共同参与的1项研究中,研究者通过测量父母的婚恋依恋类型,观察父母之间的争吵行为以及孩子的依恋安全行为发现,如果父亲是不安全型的,孩子的依恋安全型就会很低,如果父母一方是回避型,也可以预测孩子的不安全,在成人婚恋关系中,对父母不安全的依恋会使子女在日后的婚恋依恋关系中出现更多的困扰行为[16]。
3.6 成人婚恋依恋的现实应用 成人婚恋依恋理论为婚恋关系咨询提供了一个发展的、交互的以及家庭关系代际传递的系统视角,并且成为新的治疗取向强有力的生长点。咨询师可以通过依恋测量借助成人的婚恋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预期个体未来的婚姻关系。研究发现,通过改变焦虑课程的学习,在控制父母教养方式、夫妻争吵等因素的条件下,个体对婚姻关系的看法会变得更为乐观和积极[17]。
自成人婚恋依恋被提出以来,30多年中,大量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成人婚恋依恋的理论基础,也创制了多种应用性强的研究工具,进一步促进了成人婚恋依恋研究的深入发展。然而,婚恋问题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必然会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应当考虑社会文化在成人婚恋依恋形成与建构中的作用。此外,目前已有的对成人早期婚恋依恋的研究中,多是对恋爱或已婚个体依恋类型的研究,对婚恋双方同时配对测量的研究很少,针对恋爱中大学生的成对研究就更为少见。或许,研究正处于恋爱中的成人早期年龄段群体,可以更好的探测恋爱过程中婚恋双方的互动过程对个体成人婚恋依恋类型形成的影响。
[1]Dinero R E,Conger R D,Shaver P R,et al.Influence of family of origin and adult romantic partners on romantic attachment security[J].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2008,22(4):622-632
[2]Fraley R C,Shaver P R.Adult romantic attachment:Theoretical developments,emerging controversies,and unanswered questions[J].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2000,4(2):132-154
[3]Mikulincer M,Shaver P R.Attachment in adulthood:Structure,dynamics,and change.[M].New York,NY U S:Guilford Press,2007
[4]Butzer B,Campbell L.Adult attachment,sexual satisfaction,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A study of married couples[J].Personal Relationships,2008,15(1):141-154
[5]Cook W L.Understanding attachment security in family context.[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0,78(2):285-294
[6]Simpson J A,Collins W A,Tran S,et al.Attachment and the experience and expression of emotions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7,92(2):355-367
[7]Ravitz P,Maunder R,Hunter J,et al.Adult attachment measures:A 25-year review[J].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2010,69(4):419-432
[8]Pistole M C.Long- distance romantic couples:An attachment theoretical perspective[J].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2010,36(2):115-125
[9]Lele D U.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personality and attachment styles on romantic relationships(partnerchoice and couples’satisfaction)[D].U S:Pro Quest Information&Learning,2008
[10]Vasquez K,Durik A M,Hyde J S.Family and work:Implications of adult attachment styles.[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02,28(7):874-886
[11]Feeney B C,Thrush R L.Relationshi PInfluences on exploration in adulthood: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 of a secure bas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0,98(1):57-76
[12]M iga E M,Hare A,Allen J P,et al.The relation of insecure attachment states of m ind and romantic attachment styles to adolescent aggression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J].Attachment&Human Development,2010,12(5):463-481
[13]Levesque C,Lafontaine M,Bureau J,et al.The influence of romantic attachment and inti mate partner violence on nonsuicidal self-injury in young adults.[J].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2010,39(5):474-483
[14]Vorria P,Vairami M,Gialaouzidis M,et al.Romantic relationships,attachment styles,and experiences of childhood.[J].Hellenic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7,4(3):281-309
[15]Selcuk E,Günaydin G,Sumer N,et al.Self-reported romantic attachment style predicts everyday maternal caregiving behavior at home.[J].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2010,44(4):544-549
[16]Laurent H K,Ki m H K,Capaldi D M.Prospective effects of interparental conflict on child attachment security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parents’romantic attachment.[J].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2008,22(3):377-388
[17]Mohr J,Cook-Lyon R,Kolchakian M R.Love imagined:Working models of future romantic attachment in emerging adults.[J].Personal Relationships,2010,17(3):457-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