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洪春③杨建中刘 恋谢丽琴朱祖欣李秋媛李洪毅刘小彦杨晓斌李培凯曾 勇△
基诺族中学生自我意识现状分析
①耿洪春①③杨建中②刘 恋①谢丽琴①朱祖欣①李秋媛①李洪毅①刘小彦②杨晓斌②李培凯②曾 勇①△
目的 考察少数民族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249名基诺乡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①基诺乡中学生自我意识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检出率=52.61%);②寄宿生的自我意识水平低于走读生(t=-0.10,P<0.05);③各年级学生自我意识偏低的人数不同(χ2=8.736,P<0.05);④男生的行为、智力与学校因子分较低(分别为t=3.89,P<0.01;t=2.50,P<0.05),女生的焦虑因子分较低(t=-3.32,P<0.01);⑤经济状况、父亲民族是自我意识的保护因素,父亲文化程度是危险因素。结论 基诺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高度重视。
基诺族;中学生;自我意识;儿童自我意识量表
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儿童自我意识是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反映了儿童对自己在环境和社会中所处地位的认识,也反映了评价自身的价值观念,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目标、完善人格特征的重要保证。如果自我意识发生障碍,则会对个体的行为、学习及社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使儿童的人格发生偏离[1]。基诺族是我国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解放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农村公社阶段,是被国务院批准的我国最晚确认的一个单一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的基诺山区。因其人口较少,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学校只设在人口较为密集的乡镇,大部分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寄宿生活,被调查的初中生中有86.35%是寄宿学生,而目前国内对寄宿生心理状况的研究较少。针对此种情况,本研究调查了基诺族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分析影响自我意识的相关因素,为开展少数民族心理卫生工作提供线索。
1.1 对象 2009年12月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基诺乡中学初一至初三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76份,其中有效问卷249份(90.22%)。男生122名,年龄(14.07±1.12)岁,女生127名,年龄(13.87±1.25)岁,86.35%是寄宿学生, 84.74%是基诺族。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①自编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包括性别、年龄等一般人口学特征及家庭情况。其中家庭情况包括:经济状况、父母关系、民族、文化程度等;②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hildren’s Self-consciousness Scale)[1]:评价学生的自我意识状况。该量表共80个项目,分为6个分量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此量表为正性记分,凡得分高者表明该分量表评价好,即无此类问题。按原量表规定,总分得分在第30百分位(P30)到第70百分位(P70)为正常范围;得分低于第30百分位(相当于粗分46)为自我意识水平偏低;得分高于第70百分位(相当于粗分58)为自我意识水平过高。
1.2.2 调查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采用集体调查的方法,当场发卷,由学生自行填写并当场收回。采用匿名问卷的形式调查。
1.3 统计处理 将回收的原始资料统一整理、编号,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双录入核对,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进行t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
2.1 基诺乡中学生自我意识检出率 自我意识总分偏低的学生占52.61%,其中男生58.20%,女生47.24%;无1例自我意识偏高的学生。
2.2 寄宿生与走读生自我意识比较 寄宿生的自我意识总分比走读生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因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 不同年级自我意识比较 初二学生的智力与学校、躯体外貌因子分及总分偏低的人数较多,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因子分的检出人数3个年级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见表2。
2.4 不同性别自我意识比较 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焦虑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男生的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因子分较女生低,焦虑因子分较女生高。其他因子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1 寄宿生与走读生自我意识分数比较(±s)
表1 寄宿生与走读生自我意识分数比较(±s)
?
表2 不同年级自我意识偏低的人数比较[n(%)]
表3 不同性别自我意识分数比较(±s)
表3 不同性别自我意识分数比较(±s)
?
表4 中学生自我意识影响因素的logistic分析
2.5 自我意识相关因素分析 以自我意识总分为因变量,以本次调查对象的性别、年级、民族、同住人、有无兄弟姐妹、严重疾病、父母关系、经济状况、是否住校、父母的民族、文化程度、工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经济状况、父亲民族、父亲的文化程度对中学生自我意识的总分有影响,见表4。
国内一些研究表明[2],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0%~30%。本研究显示,基诺乡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偏低的检出率为52.61%,与少数民族儿童的总体自我意识水平低于汉族儿童的结论相似[3-7],其原因可能为当地经济不发达,生活水平较低,民众对心理健康重视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寄宿学生的总体自我意识水平低于当地的走读生,与唐慧琴等对上海市寄宿制重点中学的调查结果[8]相反,这可能与其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寄宿时间不同有关。基诺族儿童大部分从幼儿园开始住校,只有周末才能回家,这是由于当地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乡里只设有3所幼儿园,而父母为了使孩子尽早的接受正规教育,不得不让孩子们住校;幼儿园的师资非常匮乏,每个班60个左右的学生只配备1~2名幼儿教师,因此幼儿在家里得不到父母充分的关爱,在学校又很难受到老师无微不至的照顾,长此以往,他们的心理发展渐受到影响。相关研究表明,自我意识是儿童在成长中,通过与父母以及影响其成长的人们之间相互作用而发展起来的。如果在幼年缺乏亲情关注,儿童难以进行自我认定、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缺乏体验爱和施与爱的能力,较难发展与周围环境的良好关系,因此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9]。结果提示,家长和老师要加强关注寄宿生的心理问题。
在不同年级自我意识的比较中,初二学生自我意识水平最低,尤其在智力、躯体外貌方面对自己的评价较低,与Freeman的研究结果一致。Freeman研究发现,一般自我意识发展的曲线是起伏变化的,自我意识从小学到初中逐年下降,青春期后显著上升,大学毕业后又开始下降,到中年再次回升,然后随年龄增长而平缓下降[10],因此关注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二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对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不同性别自我意识的比较中,男生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方面较女生差,这与中国常模的报道结果一致;而女生在焦虑方面较男生明显,与常模报道[11]不同,与兰燕灵等的研究结果[6]一致。这说明男生存在较多的行为问题,而女生行为更为得体、人际关系良好,但女生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根据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经济状况、父亲民族、父亲文化程度对儿童的自我意识有影响,这与以往的报道结果相似[8,12-15]。其中经济状况好、父亲民族(基诺族)是儿童自我意识的保护因素,父亲文化程度低是儿童自我意识的危险因素。经济状况较差势必给家庭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有关经济压力对青少年的研究显示,经济压力对家长的精神健康和婚姻关系产生消极影响,使得父母容易对子女采取不恰当的教养方式,继而导致子女出现发展问题[16]。父亲民族是自我意识的保护因素,表明少数民族儿童生活在自己民族的区域里,他们的习俗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从而利于自我意识的发展。而父亲的文化程度过低,则不利于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一般来说,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注意对子女的养育方法,能以科学的方法教育人,有利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从而容易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相反,文化程度低者,往往更多的采用简单粗暴、干涉乃至强迫的教育方式,容易导致亲子关系疏远、淡漠、紧张甚至冲突,难以得到父母的支持和关爱,会产生自卑感,造成儿童对自己缺乏自信和抱负,容易导致自我意识低下,这样的儿童行为问题亦更为突出。结果提示要努力改善基诺人民的经济状况,并使父母尤其是父亲意识到以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的重要性。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06-307
[2]杨宏飞.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研究的回顾[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1,14(4):289-290
[3]林崇光,杜亚松,何艳,等.藏、汉中学生自我意识和个性特征的比较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2):96-98
[4]曾勇,马云生,蒋小燕,等.SCL-90对部分不同民族大学生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1993,14(2):58-60
[5]李文权,李辉,邓云辉.拉祜族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5):525-526
[6]兰燕灵,张海燕,徐红兵,等.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汉族、瑶族儿童自我意识与生活质量调查[J].中国临床康复,2004,8(36):8278-8281
[7]杨洪猛,高松,傅金芝.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6):416-418
[8]唐慧琴,杜亚松,刘漪,等.寄宿制重点初中学生自我意识、情绪状态与行为问题[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4):228-230
[9]史静华,李亚琴,孙玉梅.儿童自我意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 2007,21(6):1423-1425
[10]Freeman W H.Self as Narrative:The place of lige history in studying the life span[M]//Richard T M.The self.New York: State U 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2
[11]苏林雁,罗学荣,张纪水,等.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的中国城市常模[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31-34
[12]万文鹏,余万义,杨桂英,等.基诺人的心理卫生考察[J].心理学报,1981,13(4):459-463
[13]林秀冰.学龄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关系的调查与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8,26(2):214-216
[14]黄广文,苏林雁,苏巧荣,等.家庭环境因素对7~13岁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0,8(11):1433-1435
[15]陈培发,吴怀能,余新图.金华市不同生源学龄儿童自我意识水平比较[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2):2271-2273
[16]Conger R D,Ge X,Elder G H Jr,et al.Econom ic stress,coercive fam ily process,and developmental problem s of adolescents[J]. Child Dev,1994,65(2):541-561
Self-consciousness Status of M iddle School Students of Jinuo Nationalities.
Geng H ongchun,Yang J ianzhong,L iu L ian,et al.T he F irst A f f iliated H osp ital of K unm ing M ed ical College Psychiatry,K unm ing650032,P.R.China
Objective To exam ine the level of self-consciousness of m iddle school students of Jinuo nationalities and related factors.M ethods A sample of 249m iddle school studentsof Jinuo nationalitieswere investigated w ith the Piers-HarrisChildren’s Self-consciousness Scale(PHCSS).Results ①The level of self-consciousness of Jinuo nationality students were lower than the average level in China(detectable rate=52.61%).②Resident students had lower self-consciousness than day students(t=-0.10,P<0.05).③The numbers of low scores in self-consciousness were different between different grade students(χ2=8.736,P<0. 05).④The boys had lower scores in behavior,intelligence and school(t=3.89,P<0.01;t=2.50,P<0.05 respectively)and the girls had lower scores in anxiety(t=-3.32,P<0.01);⑤Econom ic status of fam ily and father’s nationality attained negative correlation towards the self-consciousness but education background of father attained positive correlation.Conclusion Themental health of Jinuo nationalities students isn’t opt im istic and should be given great importance.
Jinuo nationality;M iddle school students;Self-consciousness;Children’s secf-consciousness scale
2012-01-22)
① 中国.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 650032 E-mail:hongchungeng@163.com ②云南省红十字会医院 ③赤峰市复员军人精神病院 △通讯作者 E-mail:zengyong@ydy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