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银
(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066100)
突发性呼吸心跳骤停是临床上最危急的情况之一,也是临床上最棘手的问题。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都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应及时迅速地判断并于心脏骤停6 min内的最佳时间及早实施心肺复苏和电除颤技术,并合理应用药物,及早开通呼吸道供氧和建立静脉通路[1],配合医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患者,男,85岁,脑梗死入院,住院期间给予醒脑、改善脑细胞药物治疗,患者病情平稳,夜间突然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经抢救8 min左右患者心脏有微弱跳动,自主呼吸微弱。
2.1 心肺复苏术 发现患者呼吸心跳骤停后立即行心肺复苏术,即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心前区捶击1~2次,患者无反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
2.2 确保呼吸顺畅 立即给予患者行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并给予氧气吸入,辅助机械通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确保呼吸道通畅。
2.3 药物治疗及电除颤技术 建立静脉液路,给予患者药物治疗,迅速准备心肺复苏首选药盐酸肾上腺素,首次剂量1 mg静脉注射,无效时逐渐加大剂量重复使用。在建立人工循环后给予患者多巴胺,升高患者血压,满足组织灌注。根据心电图监测应用电除颤技术,使患者恢复自主心率,及早应用电除颤也是抢救成功的重要措施。
2.4 脑复苏 脑复苏是心肺复苏成功抢救的关键,保证充足的供氧,应用冰帽头部降温,可以有效的防止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应用脱水利尿剂。
3.1 生命体征的维持 首先是血压,刚刚复跳的心脏,其泵血功能没有完全恢复,血压偏低,此时采用升压药升高血压,满足对脏器的灌注。呼吸则由呼吸机辅助进行[2]。
3.2 监测心电图变化 心电图能准确地反映心脏在活动过程中心电的活动,能够提供有意义的参考资料,以便及时得到治疗。
3.3 呼吸道的护理 气管插管病人应及时吸痰,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湿化与雾化,湿化液应用生理盐水250 mL加糜蛋白酶10 mg,24 h注入气管内不应少于250 mL,雾化液应用生理盐水50 mL加氨溴索30 mg,2次/d,注意4~6 h放气管插管气囊内气体,防止气管黏膜糜烂,形成溃疡。如果气管插管72 h后,呼吸障碍不能解除可考虑行气管切开术,并严格执行气管切开后护理常规,每日更换切口敷料,防止切口感染。应用呼吸机时,要定期行血气分析,根据结果调节呼吸机各参数,呼吸机管道每周消毒1次,湿化瓶内无菌蒸馏水每日更换。
3.4 营养护理 呼吸心脏骤停复苏后,由于患者暂时不能经口进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胃酸分泌增加,胃黏膜血管扩张,可引起应激性溃疡出血,应尽早给予胃肠内营养,尽快恢复胃肠功能,防止消化道黏膜萎缩和溃疡出血的发生,增加患者的抵抗力。
3.5 保护脑组织 由于大脑经历过一段缺血缺氧时间,尽管复苏成功后恢复了血供,但会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应采用降温处理。头戴冰帽,体表大血管处包括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以冰袋降温,每小时测量体温1次并记录,以降低脑组织的代谢率,减少耗氧量,预防、控制和消除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变化,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
3.6 泌尿系统的护理 呼吸心跳骤停复苏后,病人常规留置导尿管,要定时开放,以训练膀胱功能,防止痉挛。注意尿液的颜色、性质、量,随时记录。应用庆大霉素8万U加入生理盐水250 mL冲洗膀胱,2次/d,定期做尿培养及药敏以了解有无感染,避免尿袋高于腹壁,同时避免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保护肾功能[3]。
3.7 加强基础护理
3.7.1 眼的保护 为避免角膜因干燥而发生溃疡,应涂红霉素眼膏或盖凡士林纱布以保护角膜。
3.7.2 做好口腔护理 使口腔保持清洁,口唇涂油并用湿纱布覆盖。
3.7.3 防止压疮发生 昏迷和长期卧床患者,易患坠积性肺炎和发生压疮,按时翻身拍背,帮助患者变换体位,每2 h翻身1次,加强受压部位的护理。大便后及时清洁肛周。
3.7.4 病室要求 患者的适应能力差,室内温度、湿度应适宜,空气应新鲜,并保持病室安静。紫外线消毒病室,2次/d,并遮盖病人皮肤及双眼,0.05%含氯消毒液拖擦地面。
对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抢救,强调尽早、尽快,争分夺秒,我们每个医务工作者,尤其是接触患者第一线的护士,都要担当起抢救复苏的艰苦重任[4-5],挽救每一位患者的生命,才不负“白衣天使”的称号。
[1]张淇钏,郭湖坤,陈楚鹏,等.早期气管插管与心脏电击除颤对心肺脑复苏的影响[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7,1(3):4-6.
[2]周玉萍,李丽琴.ICU内突发心脏骤停患者采用CPCR技术的护理[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13):4290.
[3]冯永伟.心搏骤停20例的抢救及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3):4299-4300.
[4]章晓玉.心肺复苏的抢救及护理[J].中国医疗前沿,2009,4(17):82-83.
[5]刘玉玲.心脏骤停的抢救及护理[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3(1):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