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来苏
(西安翻译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陕西西安710105)
在世界文明史上,曾先后出现许多古老的文明,如古埃及、古罗马、古巴比伦和古玛雅文明,但在历史的进展中,它们或者中断,或者毁灭。中国是世界上罕见的历史和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中华文明尽管历尽沧桑,但却传承不绝、延绵发展。这种顽强的生命力,源自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一)民族精神的内涵
民族精神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1]
中华民族精神即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认为:“所谓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广义地讲,就是指导中华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精粹思想,是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一种伟大的卓越的精神;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它渗透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之中。”[2]285方立天认为:中华民族精神应包括“重德”、“务实”、“自强”、“宽容”和“爱国”五个方面。江泽民在“十六大”的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更加全面地阐释了中华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二)中西民族精神的差异
中华民族精神与西方的民族精神迥异。西方的民族精神具体体现在西方的智慧方面,古希腊的智慧结晶是《荷马史诗》,它感召人们要成为英雄,英雄的美德是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西方中世纪的智慧则体现在《新约全书》里,希望人们成为圣人,圣人的美德是:信仰、希望和博爱。近代的智慧见于卢梭等人的著作,他要人成为公民,即自由人。这种公民的基本美德为:自由、平等、博爱。这些不同时代的智慧,打造出西方人的民族精神。
中国人的智慧主要蕴含在儒道禅(佛)的思想之中。儒家的主要主张之一是仁爱天下、济世安民,仁义道德成为中国人做人的基本规范,即要具备:道德勇气、正义感,敢于担当道义,甚至不惜杀身成仁。并从这个基础出发,落实“治国”、“平天下”的政治主张。道家则强调道法自然,追求人性的解放和自由的开放,希望人们回归自然、家和国兴。佛教宣扬的悲智双运,要求人们通过心灵的感悟,获得慈悲和智慧,以达到普度众生的目的,建立起有爱心的慈悲世界。唐宋以来,中国知识分子行走在儒道禅(佛)之间。他们以国家利益为先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情操,影响了社会大众的生活、思想和行为,陶冶了中华民族的气质、性格和精神。因此,中华民族精神的渊源来自于儒家的仁爱天下、道家的道法自然和佛家的悲智双运。使中华民族精神具备了独有的特性和对国家强烈的认同感,既有别于西方的民族精神,也不同于东方其他国家的民族精神。
可见,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它首先是由家国意识孕育而生。家国意识是家庭、国家的感觉、认识和认同。一个人首先有了对家、国的意识,才会有维护和热爱之心,最终产生爱国主义的情怀,形成精忠爱国的浩然正气和民族气节。因此,家国意识是民族意识的本源。
(一)“家”、“国”的涵义及相互关系
“家”指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生活的地方。《说文》认为:“家,居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家指家庭、人家;家庭的住所。“从人的社会关系形成的序列来看,家庭是早于国家的,可以想象,最初的部落必由一定的组织起来的两性关系构成的,那就是最早的家庭。”[3]53在古代,“家”不仅指一家一户的家庭,也特指诸侯的封地,如“天子建国,诸侯立家”。①
“国”指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说文》认为:“国,邦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国,指国家。国家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立政》里,其文是:“其惟吉士,用励相我国家。”这里的国家指的是西周。在先秦文献中,“国家”也指诸侯。
家庭与国家有什么关系呢?“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为宗族,组成社会,进而构成国家。”[2]273钱穆先生说:“有家而有国,次亦是人文化成。中国俗语连称国家,因是化家成国,家国一体,故得连称。也如身家连称。有如民族,有了家便成族,族与族相处,便成一大群体,称之曰民族。此亦由人文化成。”[4]57可见家、家族、民族及国家,都是由人文一一化成,与人文素质以及所体现的民族精神息息相关。国、家,是民族的大、小容器,也是民族精神发源、生存的根基。
(二)家国同构的价值
既然国是由家化成,二者必然有某些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在组织结构方面,家庭与国家之间有共同性,被称为“家国同构”。它源于古代中国一直处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状况,而与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家族制度,深深地根植于数千年中国社会结构之中,因此,国家结构也被打上了家族结构的印记,形成了驾驭国家的组织系统与权力配置都是严格的父家长制。
家国同构的实质,就是把君、父的角色合二为一,使皇帝既具有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利,同时又可以成为天下所有人都必须孝敬的父母。家国同构导致对于家庭成员和国民品质要求的同一性,即“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忠孝相通”。“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顺可移於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②这些宗法制度导致了家与国相同,君与父相代,以忠孝治天下,治国与齐家相互为用,故而有“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天下”和“古之人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于其国,先齐其家”③之见。黑格尔(Hegel)也认为:“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5]
“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是儒家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渊源,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理想,反映了“家”与“国”之间的同质联系。
这种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了伦理型范式。它的正面价值是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注重道德修养,重视人际间的温情,使中国成为礼仪之邦;它的负面价值是使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存理灭欲”的修身养性以及“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盲目排外心理等,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障碍。
这种社会结构的专制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它的正面价值是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造就了民族心理上的文化认同、文人学士的经世致用思想等;它的负面价值是使国人存有严重的臣服心态,对权力和权威的迷信,自信的缺乏,以及对传统文化精华的抑制和摧残等。虽然早在战国时期,孟子高举民本主义的旗帜,提出“民为贵,社稷次子,君为轻”的口号,④但在尔后的社会生活中,这一理想并未实现。[2]55
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和专制型特征,强化了国的力量,弱化了社会的力量,阻碍了家庭独立观念的形成,形成了国是家的统领、家是国的附庸的观念。家国意识演化为国家意识,有国才有家,国破家亡,家破人亡。历史上的爱国志士,无不是遵循先国而后家的政治与伦理准则。司马迁冒死为李陵辩护,其因如他所讲:“徇国家之急……赴公家之难”⑤。蔺相如之所以忍辱谦让廉颇,“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雠也”⑥。西汉霍去病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屡建战功,汉武帝特为他修建豪华府第,以示鼓励。没想到霍去病婉辞:“匈奴不灭,无以家为”⑦。故钱穆先生说:“中国人重人之德行,故重公更过于重私,重大更过于重小。国家民族之大生命更重于家室个别之小生命。”[4]141
中国一脉相承的专制制和带有某种血缘温情的宗法制,相结合而形成的“家国同构”,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包括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史学、文学、艺术和民风民俗,甚至科学技术诸多领域。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正在不断发展的国家,是一个正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国家。家国同构的模式从内质上已发生彻底的变化。家庭不再是严格的父家长制,母亲和子女的家庭地位获得极大的提高。家庭成员享有公平的地位,公正的待遇,公平的权利,这些都增强了家庭的凝聚力,也强化了家庭意识。国家领导人不再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⑧甲天下的君主,而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推选出来的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是“以人为本”的公务员。他们行使人民赋予他们的权利,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这样,就决定了国家是保护人民权益,为人民利益服务的政治结构,形成了身在家中,家中有国,国中有家、有身,家、国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互动政治关系体。由此产生的政治文化,又深深影响着国民的国家意识,并且有力地提高了国民的人文素质,从而激发起强烈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我国现正处于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的社会转型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出现了一些与中华民族精神相悖的现象。如环保问题、食品安全问题、贪污腐败等错综复杂的问题,浸蚀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玷污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精神。但是,从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发现,中国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有着趋善求治的改造功能和涤泥去污的自洁能力,这种功能和能力来自于对家、对国、对民族的热爱。正是这种功能和能力,使中华民族精神几千年来传承不绝。
修齐治平,是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是个人实践家国意识的终极目标,是凝聚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
修齐治平的思想来源于孟子的道德思想,即“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⑨教育弟子及后人,要胸怀大志,要从自身做起。孟子强调“道德修养应从个人做起,最后对天下国家产生影响。这就是后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论的来源。”[6]84
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精心改造了《大学》,突出了“正心、诚意”在“修身”中的重要意义,总结出“正心、诚意”的“修身”路径,即:“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将修齐治平的落脚点,定位在“格物致知”上。
格物致知是指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从“格物”到“致知”的过程,就是将外在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主动欲求,达到“自律”。有了“自律”,才能诚意地“正心”,进而“修身”,达到“内圣”的境界,才能更进一步地“外王”,即“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指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达到“修己以安人”的目标,即“明明德”。“德”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是国家、民族共存共荣的凝聚剂和内聚力,是形成中华民族道德人格的精髓或精魂。修身可分“内修”与“外修”。“内修”指铸造人的内丹——品德和素养;“外修”则是指塑造外形——风骨和气质,即形象与特征。
从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群体的三个角度衡量,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包括: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笃实宽厚以及勇毅力行。这些也都是人文素质中人文精神的体现,是修身的“内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凝练出崇高的民族精神,锻造出具有丰富内涵的民族道德人格,产生了具有不同道德人格的圣人、贤人、仁人、君子、成人、善人……在中国历史的各种生死危亡关头,正是这些人挺身而出,以浩然之气和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大义和国家统一。如“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岳飞,“土地我故有,当还我”的郑成功……民族英雄文天祥对此还作了经典的叙述:“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賊笏,逆竖头破裂。”⑩
“外修”就是要培养自己具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风骨。如“荣辱不惊、惟义为先”的司马迁、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平价面粉的朱自清、蓄须明志不为日本侵略者演戏的梅兰芳……他们的人格魅力,始终感染着炎黄子孙。
齐家就是提高自己治理家庭的能力,使家庭成员和睦相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好合,生活水平蒸蒸日上。中国有句名言:“家和万事兴”,充分体现出治家的重要性。
齐家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以文化、人文精神持家,即以自己的道德风范,潜移默化影响家庭成员,达到齐家的目的。古代圣人舜,其家有父母弟弟,共四人。父母弟弟曾一度打算害死舜,舜则不离不弃,坚持用自己的人品去感化对方,从而保全了家庭的完整。二是采用正当、合理的手段,严格地维护家庭或家族的利益。如殷商时期,周公曾帮助哥哥周武王打天下。武王死后,按照“殷道亲亲”的兄终弟及继承制度,周公的另一位哥哥管叔应接替王位。周公深知哥哥管叔不能担当大任,于是辅佐武王之子周成王继位,开创了新的父子相继的王位继承制——“周道尊尊”。尊尊即立嫡。管叔听从殷纣王的儿子武庚挑唆,起兵反对。周公出兵东征,杀死管叔,等到成王长大,周公交出权力,潜心制礼。周公的义举,不仅有利于大家庭的稳定,也维护了国家的安全。
刚进办公室,西双就被罗衫拉到一边。西双问小姐有何贵干?罗衫说楼兰姐病了。西双问你告诉我这些干什么?罗衫说是癌症。西双愣了愣,粗着嗓子说,癌症怎么了?罗衫说你到底还是不是人类?西双说,难道你看不出来?罗衫说毕竟你们夫妻一场啊……你不想去看看她?西双耸耸肩,走开,说,寡人肯定不去。
古人修身、齐家,不仅是为了一身之益、一家之利,更高的目标是为治国、平天下奠定基础,追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7]的人生境界。
治国就是治理国家,使之民殷国富。何以治国?孔子说:“不仁,国不化”,即“以之道则国治,以之德则国安,以之仁则国和,以之圣则国平,以之义则国成,以之礼则国定,此御政之体也”,也就是用道、德、仁、圣、义来治国,用人文精神治国,达到治安、和平和稳定局面,从而使民殷国富,国泰民安,这是治国之本。这种强烈的祈盼国运昌盛、民富国强的理念,自然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使得“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民族精神油然而生、熠熠生辉。
平天下就是“治世”。墨家认为:“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儒家认为,平天下就是实现儒家勾勒的“大同世界”。用现代的观念理解“平天下”,则是在治理好本国的同时,还要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建立和谐多赢的国际关系,建立“环球同此凉热”的地球村关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人文精神。”[8]它们的驱动力来自于人文精神的精髓——“明德”、“亲民”和“至善”。这种道德的力量,教化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模式,感召人们首先培养和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以此治理好家庭和家族,从而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并以“贵和尚中”的人文精神感化其他国家和民族,以实现“协和万邦”的理想。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中华民族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当代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Arnold Toynbee)在论及中国历史、文化时,曾经感叹:“几千年来,中国人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显示出这种在政治上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9]这句话强调了即历史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的重要性。
在世界文明史上,曾先后出现过许多古老的文明。文化学界也将七个古代文化——埃及文化、苏美尔文化、密诺斯文化、玛雅文化、安第斯文化、哈拉把文化以及中国文化,称为人类原生形态的“母文化”。其中,只有中国文化至今仍被传承,延绵数千年,历久弥坚。原因何在?“这就是中华人文精神中的国家民族观念。中华民族对于正气、操守,以及国家和民族的尊严给予了特别的重视。”[6]163
这种国家民族观念、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以及正气、操守,源自于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人文思想。古代中国的统一和古代爱国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儒家的人文思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影响是“大一统”的国家意识,这种意识,随着时代的变化发生转型和发展。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下一统的观念,《诗经》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众之滨,莫非王臣”,意即天下的土地、人民,都归属于天子。最早提倡大一统的是儒家创始人孔子。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诸侯混战,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孔子编写鲁国史书《春秋》,尊崇周天子,笔伐乱臣贼子,殚精竭虑地维护大一统。“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15,孟子高度评价了孔子倡导大一统的历史功绩。孔子的这一思想在汉朝时受到董仲舒的大力推崇,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将孔子的大统一思想,视为天地之间永恒的规则、古今通用的道理。“《春秋》大一统”的思想成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时至21世纪的今天,大一统的思想仍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主张统一,反对分裂,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仍然是每一位炎黄子孙的愿望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国的民族精神和秦汉以来统一国家的建立是分不开的。由于在两千多年前,有了国家的统一,才使中国历史延绵不断,使国家的尊严和独立得以维持,中华民族获得活力和生机。大一统的观点也成为中华民族的政治思维定势,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化的进步。
儒家人文思想作为民族精神本源的第二个影响是为“大一统”与凝聚准备了动力。这个动力就是以兼济天下为己任,以修齐治平为政治抱负。
有人曾做过这样调查:随意抽取清代14省30份宗谱,在其456条族规中,有关报效国家的内容就有54条,[3]37可见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影响之深。它为爱国主义的情操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儒家尤其推崇“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大丈夫”人格,倡导“公而忘私”、“先国后家”,甚至“杀身成仁”尽忠报国。在儒家人文思想的影响下,位卑未敢忘忧国成为国民的普遍心声和追求。著名的东林党人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就生动地展示了这一点。儒家的治平理念所突出的是国家与社会整体的利益,是为此奋斗的精神。史实证明,儒家的这一政治情怀,一直激励着仁人志士维护国家利益和统一。
儒家人文思想作为民族精神本源的第三个影响是为社会的“统一”设计了目标和蓝图——“大同”世界。大同世界的概念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它的既“公”又“平”、博爱仁慈的基本准则,虽然在古代社会无法实现,但它对现实社会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儒家“致君尧舜”的从政理想就生动地显示了这一点。因此,“大同”的政治理念,实有修正、制约封建专制无限暴虐化的倾向,从而有利于政治理性的生长与开明盛世的出现。而盛世总是人们所向往的,因而它是促进人心凝聚、民族融合、社会团结和维护统一的催化剂。
家国意识是民族精神的本源。它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数千年来,它以家国同构、修齐治平、维护统一的政治理念和抱负,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并逐步凝结出中国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培育出精忠爱国的浩然正气和民族气节。这种精忠爱国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巨大凝聚力,也是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虽多次遭到外族入侵,但始终没有亡国,屹立至今,既得益于中华民族精中的爱国主义情操、精忠爱国的浩然正气和民族气节,更得益于民族精神的本源——中华人文精神里的家国意识。
注释:
①《左传·恒公二年》。
②《孝经·广扬名》。
③《礼记·大学》。
④《孟子·尽心下》。
⑤《汉书》(卷六十二)。
⑥《史记·廉颇蔺相如传》。
⑦《汉书卷55》。
⑧《诗经·小雅·北山》。
⑨《孟子·离娄上》。
⑩《文山全集》(卷十四)。
[11]《孟子·滕文公下》。
[12]《大戴礼记·千乘》。
[13]《大戴礼记·盛德》。
[14]《墨子·兼爱上》。
[15]《孟子·滕文公》。
[1]缪克成.民族精神[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胡发贵.儒家文化与爱国传统[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4]钱穆.晚学盲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三联书店,1956:65.
[6]张岂之.中华人文精神[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
[7]张载.张载集[M].上海:中华书局,1978:376.
[8]钱穆.人生十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9.
[9]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