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

2012-01-21 15:13郭立勤
中国疗养医学 2012年7期
关键词:器质性人民卫生出版社时限

郭立勤

(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第一疗养区,266071)

束支传导阻滞是心脏传导系统发生传导障碍的一种表现,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在常规心电图检查中较为多见,它可以发生在病理情况下,但也可出现在少数健康人群中[1]。笔者对124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心电图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RBBB的临床意义。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从疗养员和外来查体人员中随机抽取CRBBB心电图124例,其中男性118例,女性6例;年龄44~84岁,平均(56±12.7)岁。所有病人均符合CRBBB心电图诊断标准[2]。

1.2 方法 124例CRBBB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伴随疾病组和无伴随疾病组,根据心电图改变比较CRBBB合并其他异常心电图情况,以及比较CRBBB的QRS增宽程度与伴随疾病的关系。

2 结果

在124例CRBBB的病例中,伴随疾病组为97例(78.23%);无伴随疾病组为27例(21.77%)。在伴随疾病组中,冠心病55例(44.35%),高血压病14例(11.29%),高血压合并冠心病13例(10.48%),肺心病5例(4.03%),肺气肿2例(1.61%),心肌炎2例(1.61%),心肌病2例(1.61%),糖尿病4例(3.23%)。

在124例CRBBB的病例中,同时伴有其他心电图异常者为32例,其中左前分支传导阻滞13例(10.48%),房颤3例(2.42%),Ⅰ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2.42%),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0.81%),房早3例(2.42%),室早2例(1.61%),左心室肥厚2例(1.61%),右心室肥厚3例(2.42%),双侧心室肥厚1例(0.81%),变异性预激综合征1例(0.81%)。

在124例CRBBB的病例中,QRS时限<0.14 s者84例,伴随疾病组97例中有62例,占63.92%;无伴随疾病组27例中有22例,占81.48%。QRS时限≥0.14 s者40例,伴随疾病组有35例,占36.08%;无伴随疾病组有5例,占18.52%。

3 讨论

临床上RBBB远较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多见,RBBB虽可见于健康人,但更多见于有器质性病变的心脏病患者,在健康的正常人中以不完全性比CRBBB更为多见[3]。RBBB发生机制可能与右室圆锥部除极延缓有关,并非右束支真正病变,另外也可能是既往有过局限性心肌损害而遗留的陈旧性心肌损害的后果[4]。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人预后大多良好[5]。本文资料表明,在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中,以冠心病、高血压病、高心病、肺心病、风湿性或病毒性心肌炎最为常见,这些病变可使右室受累和右束支传导系统受到损害而引起右束支传导障碍,RBBB多为永久性,对于CRBBB并QRS时限>0.14 s者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合并有其他心律失常者亦多伴有器质性心脏病。

在评估RBBB临床意义时,必须密切结合临床病史和其他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如患者多年来心电图检查一直显示RBBB,尤其表现为不完全性RBBB,又不伴有其他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和其他异常心电图改变,则无重要的临床意义。反之,如以往心电图检查一直正常,新近突然出现RBBB,并伴有其他异常心电图改变,应视为异常。在所有的器质性心脏病人中发生的RBBB,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1]卢才义.临床心律失常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641-642.

[2]陈新.黄宛临床心电图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31-434.

[3]黄宛.临床心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69-471.

[4]顾申红,林云.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J].临床荟萃,2006,21(21):1557-1558.

[5]徐勤,王凤娣.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3(4):305-307.

猜你喜欢
器质性人民卫生出版社时限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
脑CT在脑器质性精神病中的应用及有效率分析
基于ETAP软件的反时限定值分析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心电图QRS波时限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观察运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对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的诊断效果及对心房扑动发生率的影响
平行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