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校基建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2-01-16 08:40冯金辉胡晓江
经济师 2012年1期
关键词:基本建设信息化对策

冯金辉 胡晓江

摘 要:校园信息化建设是体现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是构建数字化校园的重要基础,这是一项关键的基础性建设工作,是学校长远发展和快速发展的必要保证。文章论述了高校基本建设信息化的必要性,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高校基建信息化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基本建设 信息化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1-108-02

21世纪是以信息化为特征的新时代,谁拥有信息,谁就能获得利益,获得发展。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随着信息社会化的不断深入,构建数字化校园观念的逐步推广,负责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办学条件改善的基本建设管理部门,势必也面临着信息化建设的挑战。

一、高校基本建设信息化的必要性

高校基本建设信息化是指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建设项目立项、报建、招标、预结算、施工管理和竣工交付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是构建数字化校园的重要基石。

1.高校基本建设信息化是项目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的需要。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高校基建管理部门不可避免地与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各阶层及学校相关部门之间进行及时沟通和相互合作,并在内外配合、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信息,有些与工程技术有关,有些与国家政策法规有关。基建管理部门必须将这些信息进行存储和加工处理,为科学开展工作提供决策依据,规范管理程序,从而有效配置社会资源,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2.高校基本建设信息化是构建数字化校园的重要基础,是学校创造和增加固定资产,发展和扩大办学规模的重要手段。数字高校基本建设是国家整个基本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从而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二、高校基建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由于其本身的人才队伍和环境优势,基本建设信息化取得了较大进步,拥有一定规模的硬件设备,并且基本上均已联网并配备相应的软件。借助高校自身的网络资源优势,有些高校基建管理部门还安装了专门的预结算软件,开发了基本建设信息网站。客观地说,高校基本建设信息化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但是信息化程度不高,主要体现在:

1.基本建设管理部门人员的信息化水平普遍偏低。由于高校基本建设管理在高校中属于后勤辅助地位,学校对这支队伍的信息化水平要求不高;同时,由于行业特点,大部分基建管理人员把主要精力投放在施工现场,没时间去接受信息化的教育或自学,因而对于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等方面的认识不完善。高校基建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均使用计算机,但大部分人只是利用计算机上网了解信息,或者进行简单的文字处理及数据的加工分析,从而也导致了信息化水平普遍偏低。

2.数据的集成和共享水平低。虽然,大家的计算机都上了网,但由于缺乏成熟的基建管理软件,基本建设的各个环节业务流程上的信息仍然是离散的,每台计算机上的数据仍然如同单机版,无法有效地通过管理平台实现共享,甚至有些信息还没有实现电子化。另外,政府职能部门和施工单位仍然采取纸介质的信息处理方式,也导致数据的集成和共享难以实现。

3.传统的基建档案管理效率较低。基建档案作为基建管理活动的真实信息来源,是基建管理的重点,实现基建档案信息化也是推进高校基本建设信息化的必要条件。传统的基建档案管理侧重于档案实体管理,管理人员手工收集、整编、管理、提供单位利用,工作量大,效率低,费时费力,难以适应现代化的需求,由传统的手工管理过渡到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势在必行。

三、加强高校基本建设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对策

1.正确认识基本建设信息化在高校管理全局中的地位。高校基建管理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基本建设信息化的重要性,加强建设,发挥其重要作用,进一步推进项目管理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基本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校事业和学科发展规划的实现,基本建设所营造的校园环境等方面影响到人才的培养,它在高校的事业和学科发展过程中起着基础作用。基本建设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又直接影响到基本建设管理水平的高低,影响到基本建设的造价管理,影响到项目建设的成本和质量,影响到国家基本建设水平的提高。

2.加强基本建设的信息管理。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蕴涵着丰富的具有保存价值和意义的信息,高校基建管理部门应选择或利用高校人才优势开发基建管理软件,全方面地掌握建设项目的规划、起止年限、用途、造价、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图纸及变更设计等基础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储备建设项目的历史信息资源,为今后同类项目建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推进项目管理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此外,还应充分发挥合格供应商数据库的作用,动态管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厂商等信息资源。

3.加快高校基建档案的信息化进程。目前,大多数高校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基建档案管理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基本建设管理部门档案员则采取手工收集、整编、管理相应的资料,造成大量重复工作,并没有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使用和查找不方便。对此,基本建设管理部门应建立起与归档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档案管理部门三方之间的信息化沟通。一方面,档案员对归档单位的资料员进行培训,使之了解建设单位档案的归档过程,由施工单位负责生成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档案信息,录入至基建档案管理系统;另一方面,档案员负责审核归档信息与归档资料的符合性,加工、整理和汇总归档信息,并实现与档案管理部门归档信息和资料的转移,从而实现档案信息的完整传递。

要实现三方的基建档案信息化沟通,首先要解决基建档案管理系统的共享问题,可以给三方设置不同的权限。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后,档案管理更多地体现在自动化、实时化和网络化,数据只需一次录入就可以反复利用,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在档案管理内部进行数据共享,大大提高管理员的工作效率,使档案员的职能从大量整理档案转移为重点核实归档资料和信息的符合性,更好地发挥档案信息和资料的传递作用。此外,基建档案的信息可以高效率地得以利用,更快捷、更准确地为高校决策机构提供依据。

4.加强网络运行管理与基建网站建设,提高信息的共享能力。目前,高校基本建设网站的信息化水平不高,主要原因是缺乏计算机技术、网站建设等专业性人才,对此可以借助某些网站建设公司或高校网站建设的人才建立网站,对网站管理人员加强计算机、网络及有关软件的使用培训,负责日常网络运行及信息的动态管理。

在高校基本建设实施项目负责人制的前提下,大多数工程管理人员并不清楚其他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可以在基本建设网站上设置工程技术交流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加强科室间的资源共享和项目组间的技术交流,提高工作效率和工程管理水平;还可以通过增加配套设备,从而实现对重点大型项目施工现场的远程视频监控。在实现本部门内部信息的传递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该媒介实现信息流在基本建设管理部门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更好地解决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此外,还有利于网络信息管理人员及时提炼和更新网站动态信息,加大宣传力度,让高校师生全面地了解各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以及基建管理部门解决在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有效措施和时效性。

5.提高高校基本建设信息化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意识。目前,各高校不断加大科研方面的投入,并加强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些高校基本建设管理部门正在进行“军工项目”、“重点项目”等涉密工程的建设。在高校基本建设信息化过程中,要不断深化保密意识,及时处理传输信息、信息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技术障碍,较快地掌握安全保障技术,通过定期清查计算机内容,及时升级计算机系统补丁和杀毒软件,计算机病毒、木马程序的查杀和漏洞检测等手段来防止基本建设信息遭到破坏和窃取;严格控制涉密工程招标信息和网站信息的发布和传输,严格遵循“先审后发,先审后传”的原则,从源头上杜绝涉密信息泄露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苏莉.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8)

2.金银海,金海兰.浅议高校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3.吴奕宽.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J].情报科学,2001(10)

4.赵国栋.信息时代的大学: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03(5)

5.许昉.合并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策略[J].兰台世界,2009(24)

6.宋强.独立学院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7(10)

7.刘国亮,马艳秋,刘蔚.校企合作创新平台的信息化建设研究[J].情报科学,2009(2)

8.刘迎春.高校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07)

(作者单位:冯金辉,哈尔滨工程大学基建处;胡晓江,黑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基本建设信息化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与财务风险控制关键点
现代公立医院基本建设管理研究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