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油贸易虽然有一定风险,但实现“十二五”末3.8亿吨的原油进口目标总体看来有保障。受LNG接收站建设工期不确定、天然气价格改革滞后等因素影响,“十二五”末实现9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进口存在不少困难。
油气贸易是满足我国“十二五”油气需求,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期间,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油气进口贸易在油气供应方面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若国内石油产量保持2亿吨,天然气产量规划目标(1700亿立方米)能够如期实现,综合国内目前的需求预测,到2015年我国可能需要进口原油3亿~4亿吨,天然气900亿立方米。
从“十一五”时期我国原油进口贸易源头状况来看,2015年我国原油进口来源仍将集中在中东、非洲、南美和独联体地区。国际能源署(IEA)的预测显示,这些地区具有充足的原油出口能力。目前,主要贸易国家与我国外交关系良好,经济互补性强。我国与上述国家和地区历史上的合作总体比较顺畅,贸易基础稳定。“十二五”期间原油贸易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我国管道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迅速,为原油进口提供保障。目前我国在西北有中哈原油管道,在东北有中俄原油管道,西南的中缅油气管道已开工建设。中俄原油管道设计输送能力有可能达到3000万吨/年,到2015年三大原油管道进口能力有可能超过7200万吨/年。
同时,“贷款换石油”协议为我国开拓了石油进口新渠道。我国与巴西、俄罗斯、委内瑞拉签署的贷款换石油协议,不仅有利于我国满足自身的能源需求,同时分散了外汇储备的贬值风险,相当于以一个比较优惠的条件将外汇储备转化为石油储备。一旦需求回暖,原油价格随通胀回升,我国的投资就将获利。即使油价不上涨,我国利用资金充裕的优势,锁定长期原油供应,也有利于能源安全。
然而,石油进口仍存在一定的风险。
一是石油进口源和运输线单一加剧贸易风险。目前我国在石油运输线方面过于依赖马六甲海峡,那里堪称我国海上石油生命线。一旦这个海峡发生恐怖袭击,我国石油进口通道必然受到威胁。
二是“亚洲溢价”问题有待解决。“亚洲溢价”的出现,使亚洲输入国支出了更高的油价。随着亚洲在全球石油进口比重的持续增高,“亚洲溢价”问题会更加突出,需要资源出口国和进口国双方本着公平互利的原则逐步解决。
三是石油储备能力总体不足。目前我国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仅有1000万吨的储量,储备能力极为有限。尽管我国规划的首批四个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但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石油储备相比,我国石油储备总体能力仍显不足。
四是通过期货方式参与原油贸易力度不够。长期以来,我国对国际石油采购的方式是按国家分配的计划指标分月度组织进口,基本上采用现货贸易方式从国际市场购买石油,导致经常出现“买涨不买落”的现象,同时也引发石油市场价格波动。未来需要加大通过国际石油期货交易的进口交易,降低对现货购买的依赖。
□ 位于我国四大海域的近十座30万吨级原油码头令我国原油吞吐自如。曹军 摄
五是贷款换石油协议不确定性较大。若未来美元大幅贬值,作为贷款方的我国将蒙受重大损失。就此而言,“贷款换石油”不能无节制盲目推进。大额协议还存在履约风险。此外,还要充分考虑石油生产国的还款能力以及协议履行程度,制定约束双方行为、维护共同利益的条款,尽可能考虑地缘政治和战争等因素带来的影响。
“十二五”期间的液化天然气(LNG)气源保障程度较高。按《BP世界能源统计》数据,2008年世界LNG产量为2265亿立方米,若在建项目按期投产,2013年全球产量将为3743亿立方米,5年间年均增长率为10.57%。IEA也作出2015年LNG产量将在2008年基础上翻倍的预测。我国和许多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巨大需求不仅能消化近年的天然气过剩产能,而且会促使已拟定的LNG建设计划加速实施,产量快速上升。
我国液化天然气接收能力增长迅速。“十二五”期间,液化天然气将成为进口天然气的一支重要力量。截至2011年底,国内已经建成投运6座LNG接收站,接收能力合计达267亿立方米/年。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投产、在建和计划建设的LNG接收站超过20个,计划在2015年实现年供气630亿立方米。
管道气进口保持增长,气源有保障。中亚天然气管道是世界上最长的天然气管道,也是我国首条跨国长输管道和首条陆上天然气进口战略通道,2010年至2012年初累计向国内供气250亿立方米,2015年达到300亿立方米/年。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管道进口天然气的资源国产能保障程度普遍较高,为我国通过管道进口天然气提供了资源保障。
但天然气进口存在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亚洲LNG需求竞争对手增多。2011年全球LNG需求量同比增长了11%,达到2.4亿吨,其中亚洲需求增长最快。如何在LNG总体供给量可能增长的机遇期内,获得充足的供给来源需要加以重视和关注。
天然气价格机制需要规范和调整。目前,国内天然气价格水平偏低,国产气与进口气价差较大。由于价格结构不合理、价格形成与调整的机制还不完善,不仅导致国内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天然气资源利用不尽合理,还将严重影响国外天然气资源的引进。随着进口天然气项目的实施,我国将形成多气源(国产气、进口管道气、进口LNG)供气格局,现行天然气价格机制不能满足进口气和国产气的价格对接,因而完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迫在眉睫。
中缅油气管线输气有一定困难。依据规划,中缅管道将是输油输气并行双线,管道全长2520公里,2012年天然气管线将建成试通气,但配套建设尚需时日,特别是气源尚未落实,在2015年实现供气可能有一定困难。
LNG接收站后续工程存在不确定性。目前国内LNG接收站已建成267亿立方米的年接收规模。按照规划到2015年LNG接收能力达630亿立方米。2012~2015年后续工程建设(363亿立方米的接收能力)可能会存在不能如期完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