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程 岗 本报特约记者 田 琳
阴盛阳衰、青黄不接,这是华语影视圈评价男星缺失的常用词,不过如今这种尴尬终于被打破。从《那些年》里萌翻两岸三地的90后小生柯震东,到领衔年度黑马《失恋33天》的内地嫩男文章,再到凭《鸿门宴》出彩的“西楚霸王”冯绍峰,以及拿到金马奖影帝提名的帅小伙彭于晏,这个岁末年初,两岸三地的银幕上出现一众小生集体发力的罕有现象。难怪业内人士感慨说,整个华语影视圈或将势不可挡地进入“嫩男年”。
近些年来,中国的大小银幕上似乎流行着漫长的“青春期”:30岁还清纯,40岁正年轻,50岁仍能揪住青春的尾巴。能在两岸三地电影、电视剧中担纲主演的男性新面孔少之又少,掰着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两年前大叔级演员葛优连演三片、独霸贺岁档的局面最能说明问题。不过令人欣喜的是,今年的贺岁银幕几乎被两岸三地的小生们集体占领。去年12月最重头的两部电影《龙门飞甲》和《金陵十三钗》中分别担纲主要角色的是内地电视剧一线小生陈坤和佟大为;夹缝中求生存的职场影片《亲密敌人》让台湾小生黄立行尝到偶像派的甜头;《杀手欧阳盆栽》更为影迷带来歌影双栖小生萧敬腾;即将上映的香港电影《逆战》则奉献上周杰伦和谢霆锋两位人气帅哥的对峙。实际上,银幕小生们的发力早在2011年之初就有所显露。去年堪称现象级的清穿戏《步步惊心》就让已经步入40岁年龄段的“老小生”吴奇隆咸鱼翻身,郑嘉颖也成功打入内地市场。
早在前两年,华语影视圈还处于相当阴盛阳衰的状态,周迅、章子怡、范冰冰等人组成的花旦军团早已风生水起,卖座电影的男主角却依旧被甄子丹、刘德华、梁朝伟等“老人”把持,审美疲劳不可避免。而当下,无论是新面孔迅速蹿红,还是老演员二度逢春,新生代男人帮的发力为整个华语娱乐圈带来别开生面的新气象,其背后显现的则是华语影市对新鲜血液的渴求以及演员群体的厚积薄发。“归根结底,男演员要想成名关键还在于戏。戏火,人就火”,电影导演何导分析说。如今,电影市场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银幕数量激增、票房暴涨的同时,对于电影作品的需求便随之增加,而演员的需求量同样越来越大。除此之外,电视剧领域也呈现一片海阔凭鱼跃之势,光是影视公司争相上市以及“限娱令”带来的强大需求,就足以让新生力量大展拳脚。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华语圈许多新晋男明星都是从电视剧起步,转而进军大银幕的,文章和冯绍峰就是两个例证。事实上,电视剧演员想杀入电影圈是各国艺人的共同理想,因为国际影响力只认大银幕。而缺乏“国际范”一直是华裔男星的致命伤。也正因如此,中国导演更乐于将精力和金钱砸在外国影帝身上。邀请他们担纲主角,无论对提高影片的整体质量,还是外销国际市场,都更为取巧和高效。
《十三钗》之后,很多人猜测佟大为下一步是不是奔向好莱坞。他在近日接受采访时连连摆手,称没有这个奢望。事实上,《十三钗》之后的佟大为也接到一些好莱坞片约,但几乎都是以美国人的视角来描写中国人,“感觉怪怪的”。”事实上,不止华语圈,日韩男演员跑到好莱坞发展,大多数也是铩羽而归、未有建树。好在这些桎梏和尴尬并没有影响新生代艺人的奋斗激情。他们在小荧屏的热度历练里,通过多年积累,潜移默化地和观众取得情感共联,这也是他们最终一炮而红的最大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