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地震台体应变观测干扰识别分析

2012-01-08 02:06郝军丽卢双苓于庆民油利红
华北地震科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台体固体潮畸变

郝军丽,卢双苓,于庆民,油利红

(1.长清地震台,山东 长清 250300;2.泰安基准地震台,山东 泰安 271000)

长清地震台体应变观测干扰识别分析

郝军丽1,卢双苓2,于庆民2,油利红1

(1.长清地震台,山东 长清 250300;2.泰安基准地震台,山东 泰安 271000)

对长清地震台多年来的体应变数字化观测资料进行了整理,对引起数据曲线发生畸变的干扰因素进行了分析识别及分类统计,认为造成体应变数据曲线畸变的因素主要有电源干扰、仪器本身问题、气压、降雨、雷电等气象因素干扰。这项工作将对台站人员及时识别干扰、提高数据资料利用率起到重要作用。

长清地震台;体应变;数字化观测资料;畸变;干扰

0 前言

在钻孔体应变实际观测中,由于各台站井孔条件、观测环境的不同,使体应变仪记录到的固体潮受到了很多因素(如气压,水位,雷电,仪器故障,仪器调试,电源等)的干扰,产生畸变图形。为了给分析预报部门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台站人员需要对数据资料进行预处理,如果属于干扰因素造成的畸变必须进行处理,如果是未知原因或地壳本身的变化(如地震、突变等),则不能对数据进行随意处理,如处理不当,极易丢失一些地震前兆信息。为此,对本台干扰因素进行分析识别,并进行分类统计,可以使观测人员提高对数据资料真实性的分辨能力,为分析预报人员提供更为可靠的资料。

1 台站概况及体应变观测情况

长清地震台位于济南市西部20km处,石磷山北麓,地理坐标:36°33′14″N,116°43′48″E,高程40m。台址坐落于丘陵与剧烈沉降平原的交界处,西北部为平原,东南部为丘陵地带,距聊考断裂带北端约40km,岩性为中奥陶纪灰岩,岩层倾向SE,倾角约20°。

长清地震台在山东省“九五”计划中进行了数字化改造,于1998年9月14日安装了TJ-ⅡB型体积式应变仪1台。5天后资料稳定,未开阀,固体潮记录均清晰、光滑、稳定,与理论固体潮有着很好的一致性。2001年12月26日长清台体应变仪探头出现故障,停止使用,2002年5月重新安装,长清地震台将旧的体应变井进行了处理,新仪器安装在旧井孔中。井深84.4m,终孔直径130mm。4月17日正式投入使用,5月初仪器数据漂移量50mV/d,固体潮汐已经较为清晰,9月数据停止漂移,资料趋于稳定,数据曲线光滑,能记录到清晰完整的固体潮曲线(图1)。前后两套体应变仪在长清台已连续观测10年之久,记录到了大量的有重要意义的数据资料。根据台站的多年观测经验,造成体应变数据曲线畸变的因素主要有气象因素(大风、降雨、雷电),电源干扰、仪器本身问题等。

图1 2003年9月12日长清体应变固体潮曲线图

2 气象因素

2.1 大风气压干扰

大气压力是通过两种途径作用在体应变传感器周围的,一种是以附加荷载的形式作用在地壳的表面,再通过传递的方式作用在传感器周围。另一种是通过井孔直接作用在仪器上方的水面上。钻孔体应变观测具有较宽的工作频带,可记录从零频(长年的缓慢变化)直到1Hz、5Hz乃至10Hz以上的变化,因而它不仅可以记录到远震面波,震时微小的应变阶跃(同震应变阶),长、短期应变异常,还可以记录到气压对体应变的干扰影响,这种影响反映到记录的数据曲线上就表现为固体潮畸变现象。由目前气压采样率可知,气压对体应变的影响周期最小为2min。气压变化是影响钻孔仪器的主要干扰源之一,气压微动态影响在长清体应变的分钟值中表现得较为突出,其影响约为6.3×10-11hPa,与气压的短周期影响量相同。图2为长清地震台2001年6月14—15日体应变受气压干扰的分钟值曲线对比图。在气压出现短时剧烈波动时,体应变会出现几乎同步的显著变化,一般表现为数据曲线趋势性的变化及曲线的波动。

图2 2001年6月14—15日长清台体应变受气压干扰对比曲线图

大风天气对体应变的影响属于非周期性短时气压变化影响。2009年4月15日凌晨长清境内出现大风天气,风速为6级左右,辅助观测气压曲线在5时43分出现向上趋势变化,体应变仅在6min后出现同样趋势变化,即体应变与辅助观测变化几乎同步(图3)。2011年4月25日出现阵风天气,气压变化明显,在8时28分至11时32分时间段气压出现锯齿形波动现象,体应变曲线出现同步的畸变现象(图4)。

图3 2009年4月15日长清台体应变受气压干扰对比曲线图

图4 2011年4月25日长清台体应变受气压干扰对比曲线图

2.2 雷电干扰分析

2006年4月28日16时15分—17时长清出现雷暴雨天气,有强雷,体应变在同一时段出现畸变。2009年7月27日雷暴天气过程中,体应变曲线与辅助观测气压曲线也同时出现了畸变现象。在强雷天气出现之后,固体潮曲线同步出现脉冲式畸变现象,而后固体潮形态慢慢恢复正常(图5)。强雷电对体应变的干扰,可能是由于仪器电路对雷电的感应造成的。

图5 2006年4月28日长清台体应变分钟值曲线图

2.3 降雨干扰分析

2010年8月开始长清出现频繁雷暴雨天气,8月8日夜间长清出现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天气,据气象部门数据,降雨量达到131mm,到9日水位从689.3cm上升至759.1cm,上升幅度为70cm,体应变受到水位干扰,出现畸变,呈压性上升变化。19日至20日长清再次出现强雷雨天气,降雨量为96.2mm,这2次特大暴雨天气的影响下,体应变和水位都迅速响应,均在1天多的时间里同时达到高峰,固体潮也发生了大幅度变形(图7)。而7日、8日白天降雨量较小时,体应变和水位固体潮没有明显改变,只是在缓慢上升的同时受气压波动的影响发生局部畸变。体应变和水位固体潮畸变的程度取决于含水层渗透系数和降雨量。只有含水层渗透系数大于某一临界值(取决于水文地质条件,即内在因素),才有可能产生畸变。持续降雨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外在因素)才能导致畸变[2]。

图7 2010年8月长清台体应变受降雨干扰曲线图

3 电源干扰分析

在日常观测过程中,每个应变台都因为电源的原因导致观测曲线出现过畸变异常,电源的干扰图像也多种多样。2003年1月26日体应变曲线出现突跳(图8a),经落实为市电电源电压不稳定造成。2003年4月20日0:00及8:55,出现2次类似标定的阶跃(图8b)。台站人员立即查找原因,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其中,在11:00进行了交直流电源切换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之所以出现类似标定的阶跃,原因是电压不稳,引起交直流自行切换,影响到了标定电阻丝。当即,台站决定在每次标定后锁住标定钮,防止再出现此类问题。2007年12月18日至2008年1月15日观测曲线中出现了周期约为半小时的噪声畸变(图8c),经查是水位探头电源并联在体应变仪器电源上导致的。由于电源匹配不当,产生了长周期自激震荡,加一滤波电容后观测曲线才正常。2011年5月3日7:43—9:17体应变曲线出现畸变现象(图8d),查找原因后发现,220伏外接电源意外连接到体应变仪器电源,由于电源不匹配,产生畸变,经处理体应变曲线恢复正常。电源干扰现象在实际观测中是非常常见的,当发现数据出现畸变时,首先应该对电源进行排查。

图8 长清台体应变受电源干扰畸变图

4 仪器故障

数字化观测资料的异常情况有时是受到仪器故障的干扰形成,在长清台实际观测中遇到的情况主要有数采故障,信号线接触不良,更换十一五采集系统等。

4.1 数采故障

长清地震台体应变在2003年7—8月出现了几次钻孔应变数据丢失或数据无效的情况,经查找原因,发现数据采集器在强雷雨天气过程中会出现分量表乱码现象,造成数据采集器空采。2010年10月9日13时35分,工作人员调取数据时发现数据丢失,原因为数采死机导致数据采集终止。立即重新启动数采,在重启过程中触动自动开阀调零,重启数采采集的数据曲线出现阶跃畸变现象。数采死机的原因经排查推测可能是由于电源电压的不稳定造成的(图9)。

图9 2010年10月9日长清台体应变分钟值曲线图

4.2 信号线接触不良

2003年10月28日7时50分体应变数据曲线出现一台阶,工作人员使用万用表测试信号线输出的信号正常,10时50分对数采串口数据线进行检查,并重新拔出插上,然后调试数据,数据恢复正常,推测可能是数采数据线松动,接触不良造成干扰(图10)。

图10 2003年10月28日长清台体应变分钟值曲线图

5 同震应变

数字化前兆记录的精度较模拟资料有较大提高,对远大震或中小地震均能记录到同震效应(地震面波)。2009年8月11日安达曼群岛7.7级地震时,长清台体应变就记录到了明显的同震应变(图11)。

图11 2009年8月11日长清台体应变记录到的安达曼群岛7.7级地震同震应变图

6 小结

通过对长清地震台多年来干扰因素的分析及排查,我们可以发现:对体应变数据资料造成干扰的因素第一大类为气象因素干扰,包括气压、雷电、降雨等。这类干扰往往是无法提前预知和避免的。观测人员需要对观测时段的天气状况自然环境的变化细心观察,认真记录,再结合记录到的数据曲线,这些干扰型畸变是可以识别(并处理)的。

第二大类是电源故障、仪器故障等因素,此类干扰造成的数据缺失、畸变等现象通过观测人员对仪器、电源的认真维护和及时的故障维修,大部分是可以避免的。所以作为台站观测人员,保证仪器用电的正常,及时检修供电设备,维护仪器正常运转,发现故障及时排除,这样才能保证数据曲线尽可能少的受到外界因素干扰,保证数据资料的真实完整。

在整理资料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原因不明的畸变,这些畸变有些在地震发生前后出现,有些则是独立的畸变。通过对比工作日志查找排除各种干扰因素,我们发现一些畸变很可能与地震有关。这些震前畸变与干扰造成的畸变有些在形态上是非常相似的,很难加以区分,目前我们只有通过工作日志来查找畸变出现时段的气象、仪器、电源以及人为等因素来排除干扰,加以识别区分。随着数字化资料的不断积累丰富,我们将不断发现总结此类畸变的出现及生成规律,相信其成因将会逐渐被揭示。

在应变观测中,作为最前线的观测人员,具有掌握实时实地环境及观测条件变化的绝对优势,所以我们应该在日常工作中细致认真,工作日志书写详细全面,善于总结出现的问题,为分析预报人员提供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1] 卢双苓,于庆民,王强,等.泰安地震台应变观测受到抽水干扰的初步分析[J].华北地震科学,2010,(3):43-47.

[2] 赖爱京,冯英,王金萍,等.乌什地震台多分量钻孔应变观测资料干扰的初步分析[J].华北地震科学,2010,(4):51-56.

[3] 李杰,邹钟毅,闩德桥,等.TJ-Ⅱ型钻孔体应变仪数字化观测资料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2,22(3):69-74.

[4] 张凌空.降雨对体应变的干扰[J].地壳形变与地震,1995,15(3):78-83.

[5] 卢双苓,于庆民,钟璞玉,等.山东数字化钻孔体应变观测的干扰异常分析[J].西北地震学报,2010,32(2):186-190.

[6] 卢双苓,李峰,王强,等.泰安地震台钻孔应变固体潮畸变的分析探讨[J].华北地震科学,2008,26(2):49-52.

[7] 李杰,刘敏,邹钟毅,等.数宁化钻孔体应变干扰机理及异常分析[J].地震研究,2003,26(3):230-238.

[8] 苏恺之,张钧,李秀环,等.钻孔环境在钻孔地形变观测中的作用[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5,26(6):46-55.

Analysis of Interference Factors in Crustal Strain Record at Changqing Seismic Station

HAO Jun-li1,LU Shuang-ling2,YU Qing-min2,YOU Li-hong1
(1.Changqing Seismic Station,Shandong Changqing 250300,China;
2.Tai’an Standard Seismic Station,Shandong Tai’an 271000,China)

In this article,digital body strain observation data of Changqing seismic station is studied;interference factors which may lead to data curve distortion are classified and identified.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interference factors mainly include power interference,instrument,air pressure,rainfall,thunder.

Changqing seismic station;body strain,digital observation;distortion,interference factor

P315.72

A

1003-1375(2012)01-0059-06

2010-11-19

2010年山东省地震局合同制项目(10Q04)

郝军丽(1977-)女,工程师,主要从事地壳形变观测与分析工作.E-mail:hjlzm117@163.com

猜你喜欢
台体固体潮畸变
精密水准测量中固体潮改正的应用
基于ANSYS Workbench 的安装误差测试台有限元分析
某格构式铝合金振动台体结构力学性能分析★
水准测量固体潮改正模型的探讨
在Lightroom中校正镜头与透视畸变
固体潮对三峡地区地壳垂直形变和重力变化的影响分析
SiC/Al铝基复合材料在惯性器件上的应用研究
六自由度振动台台体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辐射诱导染色体畸变的快速FISH方法的建立
《癌变·畸变·突变》2014年第26卷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