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伟,郭 敏,赵恒勤
(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6)
2008年12月发布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明确提出了“矿产资源开发有序规范,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矿产资源持续供应能力不断增强”的目标。新发布的《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把提高开发效率作为节约资源与增强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全面提高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和节约利用水平。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扩大生产能力加大资源产品供应数量的同时,还要更加注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质量。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对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目标意义重大。
经过建国以来六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的需要,近年来矿产资源开发难度加大,一些关系国民经济的大宗矿产保证程度下降。总体来说我国矿业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先进与落后并存,既有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矿山企业,也有众多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落后、利用率较低、环境影响严重的矿山企业,特别是小型矿山企业和小矿点;既研究取得了一些世界领先的矿产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同时也存在基础研究薄弱、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实用化程度不高、研究创新能力不足、一些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尚未突破等问题。特别是在矿山机械及自动化方面与矿业发达国家尚有一定差距。我国矿产资源“贫、杂、共伴生、难处理”的天然禀赋给采、选、冶等处理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刺激并推动了资源开发利用的科技进步及观念和水平不断发展。
关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研究很少,其评价方法的研究更是罕见。
文献中仅见金小燕、赵亚辉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界定为采矿回收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回收率[1],有较大局限性。
关于矿产开发利用过程中采矿、选矿、矿产综合利用效率评价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特别是矿产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和安全成本的评价研究也受到社会关注。
对于单种矿产资源、能源、水资源等的开发利用评价研究较多,研究方法除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层次熵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灰色关联评价方法、AHP 层次分析法、特尔菲法之外,DEA(数据包络分析)是一种最常用的非参数前沿效率分析方法,它从相对效率概念角度提出,以Pareto优化这一经济学概念为基础,以规划理论为工具,按照多种投入和多种产出的观察值,对决策单元进行经济效率定量化评价[2]。DEA在土地、能源、环境利用评价领域应用甚多,成为一种与传统计量经济方法并驾齐驱的投入产出效率研究方法。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是一个比较新的提法,它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它的内涵和外延,甚至所涉及的术语定义及其计算方法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效率有多重含义,指单位时间里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或者投入与产出之比,还可以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另外,效率还有质的效率和量的效率之分。简单地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就是经开发利用产出的矿产品和产生的经济、环境、社会效果与投入开发的矿产资源量之比。
宏观来讲,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是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的满足程度。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即动用尽可能少的矿产资源(消耗矿产资源储量)、在最短的时间内、投入最低的经济和人力成本、以最小的环境、安全代价创造最大的社会财富,要求对投入开发的矿产资源进行充分有效合理利用,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
矿山企业是资源开发的执行者和主体。微观来讲,具体到每一个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是指矿山动用一定储量的矿产资源,对其中应该充分利用的有用组分和废弃物的利用程度。当然这并不全面,例如,矿山企业五年内把储量30万t的资源开发耗尽与三十年开发完毕相比也是一种效率的表现,但这更大程度上是一种企业行为,一种经济活动。对于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就是在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以最低的资源消耗和其它物力、人力投入,最小的环境影响、安全代价,对主矿产、中低品位矿、共伴生有价组分、矿业废弃物充分合理回收有效利用,生产出最能发挥其用途的矿产品,发挥最大的资源效益。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不同,它不仅涵盖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而且还包括矿产资源利用的效果,即产生的资源、经济、环境、社会效益。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可简单概括为“矿产资源应收尽收、物尽其用的程度”。
采矿、选矿、冶炼、环境治理、废弃物利用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及资源、技术、经济、环境、安全等方面的指标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评价息息相关。
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是构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核心内容,上述“三率”是评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中资源充分合理利用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即投入开发的矿产资源中的每一种有用组分是否都得到充分合理回收,开发过程中的副产品(废石、尾矿等)也能合理利用。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长期以来含义还不明确,准确地说,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是指矿山动用的矿产资源中共伴生有价组分及采选副产品的综合回收利用程度。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很多时候仅被用来指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其实这是不全面的。矿产综合利用应包括三个方面:共伴生有价组分、低品位矿、矿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相应地,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又可分解为共伴生有价组分综合利用率、低品位矿利用率、矿业废弃物利用率。
“三率”代表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核心指标。“三率”仅对资源条件相似的具体矿山才具有较强的可比性。每个矿山都有自己的最佳“三率”指标。
达到全国平均“三率”水平或某一“三率”标准的矿山并不一定开发利用效率就高,低于平均值的也不代表开发利用效率肯定较低,只能根据各矿山的具体开发条件来评价。
各矿种之间、各国之间“三率”指标的比较意义不大。
不可否认的是,“三率”指标并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全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评价中投入还包括经济投入(基建投资、技改投资、科研投资、生产运营成本等)、人员投入(从业人员数量)、环境投入(矿用土地、绿地占用)等;产出还包括经济效益(矿产品产值、矿业利润)、资源效益(矿产品的高效精深加工、对下游产业满足程度)、社会效益(拉动就业、支撑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环境负效益(废弃物产生与排放、造成环境污染、绿地破坏)等。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牵涉到资源的、政策的、管理的、技术的、经济的、社会的、环境的等多方面的因素,甚至与国际市场和国际政治也密切相关。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与资源利用方式有很大关系。相同矿种不同用途开发利用效率不一样,矿产资源根据其品质不同而合理加工物尽其用是高效利用的重要体现。
我国目前尚无一套科学完整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仅部分行业(如冶金矿山、有色金属)有行业性的回采率、选矿回收率指标统计数据。由于对矿产资源利用重要指标如“三率”指标(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矿产综合利用率)、矿产资源产量及尾矿堆存利用情况的统计口径不一、数据不完整,有些数据各种来源相差很大、有的数据明显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
目前,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统计和评价还缺乏有效实用的方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的界定仍存在分歧,有的采用综合利用获得产值所占比例,有的采用综合利用有用成分种类占可综合利用成分种类比例。
另外,仅仅“三率”只代表了资源利用率,利用的代价(如环境、安全等)和利用效果(优矿优用、矿产品高效利用深加工程度、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指标的选取和定量评价尚存在较大困难。
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一样,“三率”也受到资源条件、矿业政策、矿产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国际市场、国际政治、矿山开发阶段、生产管理和生产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针对具体矿山来说,由于市场、政策等外部因素对矿山“三率”的影响几乎都是一样的,也基本无法凭一己之力而改变;作为企业,矿山的开发规模、经营成本、人员绩效等都会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追求自身优化;那么,矿山自身的资源条件、生产技术、生产管理等技术经济因素将是影响“三率”评价的重要因素。
1) 开采回采率。开采回采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采矿工艺和设备、工业品位和边界品位的选取、生产管理、开发阶段、工人素质等。
2) 选矿回收率和共伴生组分综合利用率。选矿回收率和共伴生组分综合利用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选矿工艺和设备、尾矿品位的确定、生产管理、开发阶段、工人素质等。同样,对选矿回收率影响最大的无疑也是选矿工艺和设备的选择。对于非金属矿来说,提高开发利用效率更重要的是进行精深加工。
3) 低品位矿利用率。低品位矿的利用包括低品位矿的采矿和选矿过程,其利用率也相应地受低品位矿的采选工艺等因素影响。另外由于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所以矿山企业对低品位矿的利用受矿产资源价值和国家资源利用政策的影响相对更大。调研情况表明,低品位矿的利用要注意大型采选装备的选取和大量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
4) 固体废弃物利用率。矿山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采矿废石和选矿尾矿。由于废弃物一般是在现有工艺条件下不能经济回收有用成分而产生的,其再利用工艺成本较高或所得利用产品价值较低,受运输成本限制大多只能在周边市场消化,所以,对固体废弃物利用率影响最大的是利用产品的价值和周边市场容量,其次是资源利用政策和环境政策。利用过程中注意避免二次污染。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评价应从微观、宏观两个方面考虑。微观着眼于矿山企业,宏观着眼于矿种、地区及全国层面。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评价宏观方面应以微观评价指标为基础,结合国民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建立评价体系。
根据笔者的构想,剔除企业自身的经济行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评价包括3类指标:利用率指标、利用效果指标和约束性指标,各类指标组成见图1(其中含部分宏观指标)。
图1 利用率指标、利用效果指标和约束性指标各类指标组成图
作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评价的核心指标,“三率”代表了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应该以企业实际“三率”指标与经充分论证核定的“三率”指标(应达到的“三率”指标)相比的达标程度来衡量矿山企业开发利用水平的高低。另外,增加一项废弃物利用率。
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果方面,应考虑以矿业生产利润率、优矿优用情况(高品级矿产品达标率)、矿产品高效利用深加工程度(单位矿量矿业利润率。一般地,深加工程度越高利润率越高)等作为开发利用水平高低的评价指标,但如何定量评价尚需进一步研究。
约束性指标考虑了环保、安全等因素和集约利用程度。如果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造成重大环境影响和安全事故,那么即使资源回收率很高,也不符合人类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初衷。
笔者认为,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宏观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评价以当年某种矿产品的产量与消耗的该种矿产资源的储量之比(或称储量利用率)和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消耗的矿产品数量(利用效果)两项指标来评价较合适。集约利用有利于降低成本和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拟采用产业集中度作为衡量集约利用的指标。
某个地区分矿种的开发利用效率评价相当于同类矿山企业开发利用的总和。产业集中度可作为辅助评价指标。
准确评价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水平,调查摸清开发利用效率现状及影响高效利用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我们制定和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方针、政策和规划,发挥最大的资源效益,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更好地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4]。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研究还较粗浅,指标的选取、定量评价尚需进一步研究。
[1] 金小燕,赵亚辉.湖南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相关问题的探讨[J].湖南地质,2002,21(2):122-126.
[2] 张本照,林雅峰.基于DEA 方法的贵阳市开阳磷矿的生产效率评价:1999~2008年实证分析[J].金卡工程,2010(3):3-4.
[3] 冯安生.加强矿产资源节约及集约利用的思考[J].矿产保护与利用,2011(5-6):1-3.
[4] 赵军伟.提高矿产开发利用效率之我见[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2):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