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1月4日文章,原题:在中国兜售美国文理学院 美国高等教育机构正争相录取中国学生。但对美国文理学院来说,向中国家庭兜售学院教育的价值有些复杂。
最近,我和另外13家顶级文理学院的同事来中国招生。我们的目标是向人们展示,对于学生未来就业和生活而言,文理学院作用与大型研究型大学一样。
我认为,我们取得了进展。尽管多数中国学生习惯进入大型院校就读,但近年来,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严格遵循技术学习不见得会造就拥有领导潜力和创造力的毕业生。因此,我觉得我们成功传播了文理学院教育的价值以及它能够帮助学生批判性思考、有效沟通、在真实世界中与不同团队合作的优点。
在与中国家庭会面时,我与来自天津的陈欣然(音)进行了交谈,他乘坐14个小时的飞机去孟菲斯罗德学院上学。陈对文理学院比较了解,因为他的父亲是大学教授,了解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以及在文理学院上学的价值。但他也承认,多数中国学生和家长倾向选择大型院校,因为他们只知道这些。
好消息是,中国的顶尖大学并不能满足国内所有优秀学生的需求,而且中国人正在寻求美国最佳院校来安置更多高中毕业生。尽管许多顶尖文理院校在中国并非家喻户晓,但人们似乎愿意对它们加强了解。▲(作者凯里·汤普森,伊文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