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晓明
审美素质教育,即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正确的审美观是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重要基石。人若没有积极健康、正确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审美价值观,即使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不能成为具有创造精神、高尚情操以及人格完善的人。
1、审美素质教育的意义
郭沫若曾说,人类社会根本改造的步骤之一,应是人的改造,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情感教育、美的教育入手。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根本改造首先要从儿童的情感教育和美的教育开始。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美是丰富多彩的,无穷无尽的,问题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发现它。美育是随着人们审美活动和艺术的产生而产生,也是随社会文明的发展而发展,时尚、现代、新颖的话题都是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审美素质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必备素质,影响着现代人的行为方式。感受、欣赏、想象和创造美的能力,是现代人改造现实物质世界和主观精神世界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享受美是现代人高层次的心理需要,追求美是推动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深层动力。
2、审美素质教育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审美教育是建立在美术所具有的功能以及美术这种语言形态相适应的接受方式基础上的。 审美教育对素质结构的整体形成与提高,对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地发展、对调查国民素质,即对整个素质教育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1)、审美素质教育对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作用
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并非天生的,而是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逐步增强的,是通过后天日渐积累形成的。[3]虽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由于人的经历、思想水平等个体因素的差异而使不同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也不同,审美情趣和品位也因人而异,甚至相差甚远。所以只有不断的使年青一代接受美的教育和陶冶,并且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才能提高他们自身的审美素养,从而来不断的完善他们的文化素质。
(2)、审美素质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人的道德财富的源泉,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思想、信念和道德信仰作为一种美来追求并赋予深厚的情感时,他的道德信念才是坚定地,他的思想才是积极的、向上的、符合时代需要的。尤其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生理年龄都处于待发展、待成熟阶段,然而这一阶段却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黄金时期。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对真善美的辨别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优良的品德、健康的思想、高尚的情操,从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3)、审美素质教育对开发学生智力的作用
人类生活在世界上,并能从事各种活动,一切都是依赖于大脑神经系统的作用。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两个部分,而审美教育对智力的开发主要表现在右脑上。有调查认为21世纪人才必须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必须具有立足于本职工作基础上的创造思维与创造力。创造能力是21世纪人才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大家知道,人的创造力主要靠人的大脑。右脑是想象的大本营,是人类智慧的宝库,一个人聪不聪明,关键在于右脑的开发程度。然而,目前我国的教育则偏重于对左脑功能的开发,重语言轻体验,重理论而轻感性,重科学而轻艺术,致使许多人右脑功能未得到充分开发,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在开发人的右脑,培养人的创造力方面,审美教育有着很大的优势。因为审美教育是通过具体、生动、直观、可感的美的形象来进行教育,使人在审美活动中,直接对美的事物进行感知,展开想象,伴随着情感体验,进行品味和理解,从而得到审美的愉悦和理性的启迪。这种以形象性为主要特点的教育,对形体、明暗、色彩、空间的感应能力和表现能力,对于以后不管是从事美术还是其他别的职业都大有好处,而且对人的右脑潜能的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将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更有利于对人才的开发和培养。
当前,我国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美育就是为建设精神文明,培养学生心灵美、行为美服务,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气质、情操、信念,促使学生身心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说,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美育,人的素质的全面开发,不能没有美育。而人又生活在现实社会中,这就要求我们在信息社会里需要更精致的审美眼光和更强的视觉形象的阅读能力,而且未来人类社会生活品质的提高也将有赖于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所以,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审美素质。
(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省级科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编号:11JK0369;渭南师范学院科研项目成果,编号:11YKS011)
责任编辑:翁婷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