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战略

2012-01-05 00:54王玉华
关键词:竞争力贸易服务

王玉华,李 静

(汕头大学,广东 汕头 515063)

“后危机”时代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战略

王玉华,李 静

(汕头大学,广东 汕头 515063)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但与货物贸易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相继调整了贸易发展战略,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国际环境正在改变,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利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考察了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变化趋势,借鉴波特的“钻石模型”构建了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定量分析;钻石模型

一、引 言

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表明,传统制造业衰退迹象明显,服务业尤其是新兴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不仅对服务业的壮大具有促进作用,而且能够为国际贸易的顺利开展提供便利的服务(如运输、保险、金融),通过促进货物贸易的发展而间接推动经济增长,并且由此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1]

2008年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世界各国经济遭受重大冲击,全球实体经济进入衰退和调整期。在“后危机”时代,尽管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逐渐减弱,但世界经济仍存在着较大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当前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贸易方略不断调整,发展服务产业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服务贸易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下,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显得尤其重要。

长期以来,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Hoekman&Braga对相关研究进行了较好的综述。[2]Seyoum使用显示型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对发展中国家的商务、金融、运输、旅游等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并为各国提升服务部门竞争力提供了有益的对策建议。[3]

我国学者广泛借鉴国外的研究方法,采用各类定量指标分析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并就我国提高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供对策建议。胡昭玲选取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与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对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作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建议。[4]易行健和成思、陈虹和章国荣、舒燕和林龙新等研究发现,需求条件、制度因素、要素投入、人均国民收入、货物贸易、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服务贸易开放程度和汇率对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5-7]庄惠明等依照“钻石模型”的基本要素,确定9个显示性和分析性统计指标分析了我国服务业发展与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现状,发现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与服务贸易竞争力下降相背离的现象。[8]现有研究认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滞后并存在各种结构性问题,国际竞争力整体偏低。[9-12]

许多学者进一步比较研究了我国与其他国家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程大中采用投入-产出法对中国和13个OECD经济体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部门结构及其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不仅不能对国民经济产生应有的带动作用,其本身受其他部门的需求拉动作用也不大。[13]车文立对比分析了中国与美国、印度以及新加坡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认为我国服务贸易总体水平较低、整体竞争力差。[14]殷凤和陈宪基于14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使用多个指标进行计量分析,发现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低级化、竞争力极弱。[15]庄惠明和陈洁运用31国服务业投入产出评价模型,得出的结论是我国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低,服务业部门内部分工有待加强,而且服务业的需求不足。[16]周少芳和何传添比较研究了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服务贸易的差距,认为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需要尽快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17]杨丽琳、聂聆和骆晓婷、张欣和崔日明、冯跃和郑锋运用定量指标比较了“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和服务贸易结构的相似性。[18-21]现有实证研究表明,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不仅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而且比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也要低。[22,23]

此外,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的分行业研究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周经和吕计跃研究了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认为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快速发展,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越来越强,但与世界旅游强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24]宋立群侧重研究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现状,并提出增强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25]黄满盈、邓晓虹重点关注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对策。[26]秦嗣毅、杨浩研究了“金砖四国”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指出中国的金融服务贸易不仅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落后于上述新兴经济体。[27]喻婷比较分析了中美两国运输服务国际竞争力存在的差异及其原因,并为增强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对策。[28]

现有文献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结构特征、国际竞争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研究,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政策建议。在“后危机”时代,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国际环境面临重大变化,中国服务贸易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将运用RCA指数和TC指数两个显示性指标对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变化进行纵向对比研究,以及对中国与相互竞争的服务贸易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横向比较研究,由此确定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和国际地位。在此基础上,我们借鉴波特的“钻石模型”,从分析性的视角探讨影响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为我国加快服务贸易发展、改善服务贸易结构、提高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供对策建议。

二、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定量分析

评价产品和产业国际竞争力可以设立两类指标:一类是用以说明国际竞争力结果的显示性指标;另一类是解释为什么具有国际竞争力原因的分析性指标。[29]关于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国内外学者大都采用RCA指数、TC指数和国际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开展研究。为了全面研究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本文将分别运用相对成熟的RCA指数和TC指数两类显示性指标来评价中国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力和服务业的行业发展特征。

(一)中国服务贸易显性比较优势及其国际比较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是由Baslassa在测算部分国家贸易比较优势时根据显示性比较优势原理提出的,被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广泛采用。[30]RCA指经济体某种商品或服务的出口在该经济体出口总额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商品或服务占贸易总额的份额之比。服务贸易的RCA指数能够反映一个经济体服务业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比较的相对优势,其数值大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衡量服务业是否在国际贸易中占有优势。RCA的计算公式如下:

对于服务贸易而言,其中Xij代表经济体i的服务出口额,Yi代表其货物和服务出口总额,Xwj代表世界服务出口额,Yw代表世界货物和服务出口总额。RCA>2.5表明该国服务贸易具有极强的竞争力;1.25<RCA≤2.5表明该国服务贸易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0.8<RCA≤1.25表明该国服务贸易具有中度的国际竞争力;RCA<0.8表明该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弱。

从表1的RCA指数可以看出,2001-2009年中国服务贸易的RCA指数一直低于0.8的临界水平。2001-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RCA指数呈现下降趋势,2007年开始稳中略微上升,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下,RCA指数开始下降,2009年下降到近十年来的最低值0.43。RCA指数的波动轨迹表明,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始终较弱,而且极度依赖于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受外部因素的影响极为显著。

表1 服务贸易RCA指数的国际比较(2001-2009)

为了进一步界定“后危机”时代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地位,我们还选取了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以及以巴西、俄罗斯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作为样本,对比分析各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RCA指数显示(表1),发达国家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明显更强。美国和日本服务贸易的RCA指数近十年来呈现稳定上升的态势。美国的RCA指数一直保持在1.3以上,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该指数略有下降,美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较强。日本的RCA指数稳定趋势更加明显,并且能够在金融危机中抢占市场份额,表现为日本的RCA指数在2008年和2009年均出现小幅度增长,但总体上仍然低于美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亟待提高。

在新兴经济体中,印度得益于发达的软件外包业,其RCA指数甚至远高于美日等发达国家,表现出服务产业的强大竞争优势。但印度服务贸易对国际环境的依赖程度比较大,最近两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其RCA指数出现较大的下滑。巴西和俄罗斯服务贸易的RCA指数虽然与中国相近,但两国在2008年和2009年经济危机期间实现了RCA指数上涨,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有所提高。由此可见,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不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在新兴经济体中也处于弱势。在“后危机”时代,中国服务贸易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竞争对手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对中国服务业带来的挑战不容忽视,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成了刻不容缓的需求。

(二)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指数(TC)分析

RCA指数从相对市场份额的角度体现了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整体状况,但该指数仅仅从出口角度来衡量中国服务业的整体竞争力,并不能反映中国服务贸易的行业结构特征。因此,我们选取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指数)对中国的服务贸易各个行业的竞争力进行进一步的测定。TC指数是指一国进出口贸易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它可以直观反映经济体某个产业的贸易差额状况。通过用TC指数从微观层面评估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可以了解我国服务行业近年来的发展趋势。

根据公式可知,TC指数的取值范围为[-1,+1],TC指数越接近1,表明行业的竞争力越强;TC指数越接近-1,表明行业的竞争力越弱。

表2反映了2001-2009年我国服务贸易的TC指数变化趋势。中国大部分服务行业的TC指数都为负值,仅有建筑业的TC指数在近十年来保持为正数,并且呈现越来越强的态势。TC指数大多时间内处于正数状态的行业有旅游业、计算机信息服务业和广告宣传业,但这些行业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在保险、金融和专有权利使用费等高附加值的行业,中国的TC指数长期为负数。在其他行业TC指数均有一定提升的情况下,专利使用和特许费行业与国际的差距不断增大。

表2 中国服务贸易TC指数(2001-2009)

从TC指数可以看出,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行业差距巨大。在服务贸易的所有行业中,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所占比重过大,资本密集型和技术知识密集型行业发展滞后,国际竞争力十分低下。在“后危机”时代,国际竞争的加剧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中国服务行业必须重视培养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服务产业,实现服务产业的结构优化。

三、基于“钻石模型”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战略

无论是从RCA指数还是从TC指数的角度分析,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低下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RCA指数和TC指数仅能从国际贸易层面反映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未能充分说明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各种因素。波特提出的“钻石模型”深刻地揭示了产业竞争力的来源,[31]为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国内许多学者以“钻石模型”为基础,探讨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滞后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将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更加全面的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战略模型。

图1 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

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和中国的现实情况,我们改造的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如图1。与波特的原模型相比,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包括的6大要素没有变化,但各种要素的地位发生了改变。原模型中的四项关键要素是“生产要素条件”、“需求状况”、“相关支持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状态”。但在新模型中,“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状态”、“相关支持产业”与“机遇”形成了辅助要素,而“政府”则上升为与“要素条件”、“需求条件”共同构成关键要素。

(一)政府作用

理论研究和历史经验均表明,后发国家的产业发展需要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波特认为,虽然不应忽视政府的作用,但也不应夸大政府经济政策对国家优势的影响,因此将“政府”视为辅助因素。但在中国市场上,政府是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作为后发国家,争取时间完成产业的结构转型和使产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应用“钻石模型”时需要重新考量政府的作用。基于“幼稚产业保护说”的理论指导和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实践启示,我们将“政府”由辅助因素转变成为关键要素。政府政策深刻地影响着服务贸易竞争力形成的其它要素,政府采购决策、财税优惠政策、产业发展支持措施、人力资本培养战略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对其它关键要素以及辅助要素发挥着全方位的影响作用。

(二)要素条件

要素禀赋是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供给、技术资源和基础设施等组成的要素条件是决定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重要关键要素之一。要素禀赋差异导致了国际贸易的需要并决定着国际贸易的模式,中国劳动资源供给丰富但资本和技术稀缺的现状,塑造了中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服务产品、进口资本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服务产品的贸易模式。但要素禀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条件,在大多数产业的竞争优势中,生产要素通常是创造得来而非自然形成的,并且会随着各个国家及其产业性质而表现出极大的差异。企业会根据要素条件进行技术创新、战略调整和组织结构改善,从而激发出新的竞争优势。而且,要素条件还会影响行业的集群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需求条件

旺盛的市场需求是一个产业长期发展和持续盈利的保障,也是激励企业不断创新的动力源泉。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高,既需要国际市场需求的推动,更离不开国内市场需求的支撑。在中国服务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强、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状态下,国内需求成为中国服务产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国内市场的需求特征比国际市场更容易把握,企业通过在国内市场的竞争能够积聚竞争优势。培育需求多样化且要求较高的国内消费者,能够促进本地企业在市场压力下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形成国际竞争力。

(四)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

企业是行业竞争力提高的承担者,“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要素反映了微观主体的发展状态和市场结构,是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辅助因素。企业的目标、战略和结构往往随着产业和国情的差异而不同,本国竞争者的状态、先进企业管理模式与本国文化的融合在企业创新过程和国际竞争优势提升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只有微观企业根据具体国情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管理模式和组织形态,才能塑造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但中国的服务贸易处于起步阶段,从事服务贸易的专业性企业集群与行业环境还不成熟,大多数服务性企业仍然停留在机械学习和复制西方企业管理机制的阶段,无法充分发挥民族特色优势,企业管理组织文化现状决定了企业对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有限,因此“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对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处于辅助地位。

(五)相关支持产业

任何一个产业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相关辅助产业的发展和配合。服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润滑剂的作用,它依靠为其它行业提供服务性产品而盈利,相关产业发展速度越快,服务产业发展的机会就越多。因此,服务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完整产业链的构建,更离不开相关产业的支持。但中国服务贸易行业环境不成熟,相关辅助产业发展不完善,现阶段相关支持产业也只能算作辅助因素。

(六)机遇

如同“钻石模型”所揭示的,只有基础发明、技术、战争、政治环境发展、国外市场需求等方面出现重大变革与突破,产业才能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机遇”是不受企业或政府控制的外部因素,但政府和企业都可以通过努力创造和利用机遇,政府应该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而企业应该练好内功牢牢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基于机遇要素的外在性和不可控性,它在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中发挥辅助作用。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钻石体系中的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相互推动,从不同层面和不同程度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它也是一个双向强化的系统,其中任何一项因素的效果必然影响到另一项的状态。关键要素会形成自我强化的核心系统动力,进而形成服务产业竞争优势;辅助要素对关键要素发挥重要的推动和补充作用,促进和强化服务产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四、政策建议

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低,而且在“后危机”时代呈现继续下降的趋势。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改变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低下、行业发展不平衡的不利局面,成为我国服务贸易长期发展的关键问题。我国政府和企业应该根据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钻石体系创造和强化要素条件,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一)强化政府因素,发挥政策的扶持作用

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和发达国家优势的增强,中国服务贸易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的思想、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的施政方针、二战之后日本政府的产业政策实践,为政府支持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虽然自由市场的竞争能促进国际竞争力的形成,但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放弃合理保护。相反,在“后危机”时代,中国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的优势,利用政策优惠和财政手段等,扶植我国服务贸易幼稚行业,优化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在宏观调控的同时,政府也要避免干预过度的问题,避免某些行业过多的依赖于政策支持甚至于只依靠垄断地位而获得出口份额。政府扶持必须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多使用经济手段而少用行政手段,通过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支持,引导服务出口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积累要素条件,促进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需要在合理规制、实现劳动密集型服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促进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发展,为服务贸易的发展积累要素条件。政府和服务企业应该广泛重视人才培养、外资引进和技术创新,通过简便手续吸引高素质人才、利用优惠政策吸引服务业跨国公司进入、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实现中国服务行业向“微笑曲线”的中高附加值产业链延伸,从而大幅度提高服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培育需求条件,创造需求和消费环境

服务行业的消费者直接参与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消费需求是激励企业创新的原动力。政府应该通过整顿国内消费市场为民众提供良好的消费条件,推动服务消费的发展,塑造完善的服务行业市场环境。对于旅游、运输、通讯、金融、建筑等行业,尤其需要国内市场的支撑,才能使本国企业获得足够的盈利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服务型企业自身则需要不断创新,为国内消费者提供更加合适的服务产品,引导和激发消费者的需求。

(四)改善企业战略、组织与竞争因素,促进微观主体发展

行业的竞争力体现在微观主体上,只有具备了一批组织结构合理、发展战略长远、创新能力出众的服务企业,才能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力。在“后危机”时代,服务行业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将会日趋激烈。服务行业应该完善竞争机制、避免恶性竞争,通过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通过有效配置资源和节约成本培养竞争优势,并逐步形成服务贸易企业集群,从而提高我国服务贸易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五)创造机遇因素,抓住全球经贸格局调整的战略机遇

金融危机使中国服务贸易企业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但危机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RCA指数表明,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发展减速,许多外国知名服务企业的国际扩张脚步也有所放慢。中国服务企业应该抓紧这样的历史机遇,利用国际市场竞争暂时趋缓的机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与国际接轨而积累经验,提高国际竞争力,从而争夺和扩大市场份额。

[1]Ramkishen,Rajan and Graham Bird. Will Asian Economies Gain from Liberalizing Trade in Services[R].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tudies,Discussion Paper,No.0222,2002.

[2]Hoekman,B.,and Carlos Primo Braga.Protection and Trade in Services:A Survey [R].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No.1747,1997.

[3]Seyoum B.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Competitiveness in Service [J].Journal of Economic Studies,2007,34 (5):376-388.

[4]胡昭玲.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现状与提升对策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7):78-83.

[5]易行健,成思.中国服务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1984~2008[J].国际经贸探索,2010(11):33-38.

[6]陈虹,章国荣.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0(10):13-23.

[7]舒燕,林龙新.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1(6):78-81.

[8]庄惠明,黄建忠,陈洁.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9(3):83-89.

[9]赵景峰,陈策.中国服务贸易总量和结构分析[J].世界经济,2006(8):31-36.

[10]董小麟,董苑玫.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及服务业结构缺陷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6(6):44-50.

[11]邢孝兵,张清.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0(7):39-43.

[12]余道先,刘海云.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结构与贸易竞争力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0(2):49-55

[13]程大中.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J].经济研究,2008(1):76-88.

[14]车文立.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财经问题研究,2009(7):56-63.

[15]殷凤,陈宪.国际服务贸易影响因素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2):61-69.

[16]庄惠明,陈洁.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基于31国模型的投入产出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0(5):53-60.

[17]周少芳,何传添.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国际比较与提升竞争力之见解[J].现代财经,2011(2):51-57.

[18]杨丽琳.“金砖四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与贸易相似度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9(8):74-79.

[19]聂聆,骆晓婷.“金砖四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结构与竞争力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3):67-79.

[20]张欣,崔日明.“金砖四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J].亚太经济,2011(1):65-68.

[21]冯跃,郑锋.金砖四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其与发达国家的比较[J].华东经济管理,2011(2):70-74.

[22]黄庐进,王晶晶.中国和印度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J].财贸经济,2010(1):96-100.

[23]查贵勇,陈霜华.中国和东盟五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J].东南亚研究,2009(1):46-50.

[24]周经,吕计跃.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国际服务贸易,2008(4):71-75.

[25]宋立群.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9(5):28-31.

[26]黄满盈,邓晓虹.金融服务贸易模式、国际竞争力与政策选择[J].改革,2009(8):68-76.

[27]秦嗣毅,杨浩.金砖四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J].东北亚论坛,2011(1):68-74.

[28]喻婷.中美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J].北方经济,2011(5):89-91.

[29]裴长洪,王镭.试论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概念与分析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2(4):41-45.

[30]B.Balassa.Trade Liberation and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J].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etal Studies,1965,33(5):99-123.

[3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63-116.

Strategies for Enhanc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Service Trade in the “Post-crisis” Era

WANG Yu-hua,LIJing
(Business School, Shantou University, Shantou, Guangdong 515063;College of Liberal Arts, Shantou University,Shantou, Guangdong 515063)

China’s service trade has developed rapidly, but it lags much behind the goods trade.As many countries have adjusted their trade strategies in the “post-crisis” era,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for service trade is changing dramatically, hence the urgency to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service trade.In this paper, we use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RCA)and Trade Competitiveness Index (TC) to investigate the trends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services trade.Based on Porter’s “diamond model”, we build the competitiveness theory models of China’s service trade and make suggestions on possible solutions.

services trad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quantitative analysis; diamond model

F 752.6

A

1001-4225(2012)01-0067-07

2011-06-28

王玉华(1978-),女,吉林延吉人,经济学博士,汕头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李 静(1988-),女,广东广州人,汕头大学文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双学位本科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后危机时代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研究”(10YJC790266);汕头大学科研启动经费资助项目(2010STF1011)

佟群英)

猜你喜欢
竞争力贸易服务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贸易统计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