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地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现状调查

2012-01-02 03:30:22王建伟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华南地区普通高校问卷

王建伟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225)

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最后巩固和提高阶段,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集中体现和实践快乐体育思想,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运动损伤一直困扰着高校体育教师和普通大学生,为了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使体育课程顺利地开展,本文对华南地区6所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以期为体育教师和学生健康进行体育锻炼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华南地区6所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现状,这6所学校包括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共计30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关于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相关文献资料以及运动医学、保健学等方面的书籍,作为参考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针对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情况设计问卷,从开设课程、损伤部位、类型、原因以及建议进行调查,对华南地区6所普通高校各发放问卷50份,共计发放问卷30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294份,有效回收率98%。

在查阅了大量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内容的和目的的需要,遵循社会学有关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征求部分专家的意见,设计了调查问卷,经过专家对问卷的内容、结构等进行了效度检验。专家认为问卷所列内容能够反映课题所要研究的内容,问卷结构也比较合理,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有效性,能够准确、全面的反映所要调查的问题。问卷的信度检验采用了再测系数法。为了保证问卷的信度,对一部分调查对象进行了再次测量,计算两次的相关系数为(R为0.90,P<0.01),证明调查结果的可信性具有显著意义。

1.2.3 数理统计法 调查的指标与研究的问卷回收后,用常规的统计方法和SPSS10.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处理。将男、女大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通过数据进行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将男、女大学生作为整体进行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课程中各个项目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分析

不同的运动项目,有其各自的专项特殊技术特点,对人体运动器官承载负荷的要求也不同,也就成为大学生在参加不同运动项目的过程中运动损伤发生几率也就不同,身体对抗激烈的运动项目(如格斗、足球、篮球)发生运动损伤的几率就较高,相反游泳、体育舞蹈等运动项目发生的运动损伤就较少,并且多为慢性损伤。所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开设的运动项目与运动损伤有着密切关系。

2.1.1 华南地区普通高校开设体育课程的调查分析 华南6所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开设的运动项目包括:跳远、短跑、游泳、中长跑、健美操、体育舞蹈、武术、网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共十三个运动项目(见表1),根据向群训练理论将这些项目该类为体能主导类与技能主导类。从表中可以看出,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类和对抗格斗类没有运动项目开设,其他项群的运动项目均有涉及。但是,调查同时发现,体能主导类项目开设比例较技能类项目少,并且开展不顺利。这也是导致普通高校学生体能较差的原因之一。

表1 华南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开设运动项目的统计表

2.1.2 华南地区普通高校开设体育项目发生运动损伤的数量情况 调查发现,294名学生中有191人曾发生运动损伤,占总人数的65.0%。由此看来,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几率非常高。

表2 华南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各个运动项目运动损伤发生情况统计表

由表2可知,技能主导类对抗性运动项目:健美操、体育舞蹈、武术(套路)、网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篮球、足球发生运动损伤的比例很高,占到了79.7%,其中同场对抗性项目运动损伤发生的比例最高,篮球28.3%,足球22.0%,合计占50.3%,占据了普通高校学生运动损伤的半数还要多。

2.2 华南地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部位的调查分析

体育竞技有很多不可控因素,让其充满了悬念,引人入胜。运动损伤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预料的,但是一些薄弱容易受伤的部位发生运动损伤的几率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测的。表3对普通高校运动损伤发生的部位进行了调查统计,由表3可知,肩、腰、背受伤的几率较高,都在10%左右。手、手臂、足、腿受伤的合计比率达到了43.9%,将近一半。关节栏在问卷设计时包括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趾关节,如果将颈、肩、腰几个部位中有关关节的损伤计入关节损伤的话,那么关节损伤的比率将近40.9%,说明关节损伤占整个运动损伤的比率最高。

表3 运动损伤发生部位的统计表

2.3 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分类

按照创伤的程度不同分类,分为:轻度——擦伤,中度——肌肉拉伤,重度——骨折。根据调查研究的数据统计,华南地区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在运动中发生重度损伤的较少,大部分属于轻、中度损伤。按照创伤病程分类,分为:急性损伤——瞬间受力引起的损伤,慢性损伤——运动积累造成损伤。本文调查对象为普通高校普通学生,属于非专业运动员,发生的运动损伤大多为急性损伤和非运动技术损伤,如挫伤、骨折、擦伤、韧带扭伤等,出现慢性损伤和运动技术损伤的情况很少。原因在于,慢性损伤是由部过度负荷、多次细微损伤积累而成的劳损,或因急性损伤处理不当转化成的陈旧性伤,如髌骨劳损、疲劳性骨膜炎等。

按照受伤后皮肤、粘膜的完整性进行分类,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华南地区高校普通高校大学生发生的损伤开放式损伤与闭合性损伤比例相近,其中开放性损伤有擦伤、刺伤、裂伤及开放性骨折等,闭合性损伤有挫伤、肌肉拉伤、关节扭伤、关节错位和闭合性骨折。

2.4 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发生原因的调查分析

运动损伤是体育运动的一部分,在竞技体育中体现尤为明显,学校体育中运动损伤也不可避免地发生,重要的是找出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在教学中有针对的加以预防,使之发生的频率降到最低。

本文对学校体育中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设计问卷调查,得出最终结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按照学生统计数所占比例依次为:(1)准备活动不足,占78%。(2)保护与自我保护意识差,占74%。(3)思想重视不够,注意力不集中占68%。(4)疲劳过量运动,占67%。(5)技术动作错误,占55%。(6)动作粗鲁及犯规,占46%。(7)力量、协调等身体素质差,占33%。(8)教学组织不当,占22%。(9)带伤病运动,占11%。(10)场地、器材、设备缺陷,占10%。(11)运动服装不合适,占5%。(12)自然环境(天气)影响,占5%。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大学体育课程体能类项目开设比例偏小,应加强学生的体能锻炼。

(2)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发生比率非常高,达到65.0%,损伤部位集中在手足部以及各个关节,大多属于轻中度损伤、急性损伤和非运动技术损伤。

(3)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主观上,思想重视不够,准备活动不足,自我保护意识差,疲劳带伤运动,身体素质较差,训练不够,技术动作错误,服装不合适等;客观上,场地设备气候不良,教学组织不当,动作粗鲁及犯规等。

3.2 建 议

(1)提高安全意识,加强保护与自我保护。

(2)重视准备活动,安排专项准备活动。

(3)加强体能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尤其是力量和协调素质,重视易伤部位及相对薄弱部位的锻炼。

(4)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防止运动损伤。

(5)重视营养的补充,充分恢复,加强医务监督。

(6)在体育比赛中遵守体育道德规范、尊重对手,避免恶意犯规出现,保证自己和对手的安全。

(7)使用合适的运动服装和运动保护器械,防止运动中出现意外。

(8)学校应加大对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投入,重视维护与保养。

[1]吴松翠.高职体育系学生常见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4):86.

[2]单一飞,等.新乡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5): 27-29.

[3]韩 强,袁仁国,等.对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内蒙古体育科技, 2006 (3):28-29.

[4]戴慧娥.谈生命安全教育与学校体育活动[J].咸宁学院学报, 2010 (11): 175-176.

[5]胡莉萍,夏成前.学校体育活动过程中的运动损伤及安全教育[J].贵州体育科技, 2004 (3):57-59.

[6]陈银凤.如何让学校体育活动更安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8 (S1): 1001.

[7]徐鸿鹏.关于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立法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1): 61-64,68.

[8]韩增虎,等.准备活动中牵拉练习对预防运动损伤的影响[J].体育世界, 2009 (2): 77.

猜你喜欢
华南地区普通高校问卷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5:46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18:00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华南地区LNG价格大幅上涨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25
问卷网
华南地区醋酸市场行情动态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
人间(2015年19期)2016-01-04 12:46:56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