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冰花 王国梁
摘要:城市空间扩展是城市地理、建筑等学科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2000年临汾撤地建市,建成区面积有了快速的增长。本文从临汾市城市空间演变轨迹入手,又在经济、人口、产业结构等方面对临汾市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最后为临汾市的空间扩展提出了些许建议。
关键词:临汾市;城市空间扩展;动力机制
引言
临汾市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晋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首位城市,也是山西与兄弟省份以及其他省份相互联系的重要连接点。另外,作为整个临汾市的中心城市,临汾市区对各类生产要素有着强烈的新引力,而这些都源自其有一个广阔的空间去容纳这些生产要素的发展。因此,临汾市进行城市空间扩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临汾市发展概况
1.1 地理位置
临汾市地处山西省的西南端,位于黄河中游,地理坐标为北纬35°23′~36°57′,东经110°22′~112°34′区域内。全区域总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13%。东依太行与长治市、晋城市为邻,西隔黄河与陕西省向望,南与运城市接壤,北与晋中、吕梁地区毗邻。古临汾“东临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地理位置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
1.2 发展现状及演变轨迹
经过几个历史时期的发展,临汾市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目前由于临汾市正在建造或者改造的原因,市区建成区从西到东可以分为四部分:汾河以西为以重污染工业为主的河西工业区、铁路以西为以行政、经济、商业、金融业、服务业、文化娱乐以及教育科研为一体的铁西城市中心区(包括老城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铁路以东为铁东旧工业区,另外,尧庙周围形成了以尧庙、华门等根文化为主的文化与历史旅游区。从时间上来看,临汾市建成区面积的演变轨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2.1 古代城市形成阶段
临汾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远古时代,尧帝建都于平阳大地。1978年专家据发掘的陶土墓葬文推测当时尧都周围已经有了具备防御功能的城墙,建筑群体已初具规模。至明朝时期,临汾城空间分布合理,布局工整。
1.2.2 近代城市发展阶段
辛亥革命至民国年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许多的城市建设处于停滞阶段,临汾亦不例外。但是,临汾的主街道东西大街上仍然较为繁华,其它地方则较为萧瑟,城区南北多为空地。
1.2.3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发展阶段
临汾解放后,于1958年时开始制定城市发展规划,以旧城改造为主,加宽了东西大街,开辟了解放路主干道。尔后临汾市又进行了大范围的改造和修建。这些工作使得今日的临汾换了新颜。发展至今,临汾的城市形态总体上以平阳广场为中心向外围扩展。
1.3 城市空间扩张方位分析
从临汾市的建制沿革以及历次规划来看,解放前临汾市的发展主要在旧城区范围内;20世50年代城市主要在旧城区周边及较小的局部地区拓展;20世纪60-70年代城区主要向东、向南、向西扩展;20世纪80年代城区主要向向北、向南扩展;90年代城区主要向北、向南、向西扩展;进入21世纪之后,根据建设现代化城市以及营造和谐城市的要求再加之平川地区是城市的发展重心,未来城市主要向西扩展,而后会向南、向北扩展。
2 临汾市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
2.1 经济发展是空间扩展的原生动力
城市空间扩展的原生动力是经济发展状况,它直接影响着城市空间的规模。利用SPSS软件对1949-2010年临汾市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城市建设用地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其相关系数为0.897,两者呈显著相关。可以得知,随着临汾市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城市建成区面积在不断的扩大。
2.2 人口增长是城市空间扩展的基本动力
自建国以来,临汾市市区人口逐年上升,用SPSS软件对临汾市市区人口和建成区面积进行相关分析,可得出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94,说明二者之间存着这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会引起人们对住房、交通和公共设施等方面的需求,进而对城市空间扩展产生动力。
2.3 产业结构演替是城市空间扩展的直接动力
本文以核心生产要素的演变为线索,将临汾市的社会生产方式划分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三种经济形态。
a. 农业文明阶段
工业革命之前的临汾,主要以农业文明为主,处于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阶段。经过多年的发展,城市的各种活动与用地之间达成了较为和谐的状态,城市产业结构处于较为稳定的发展状态。城市在其地域空间内按照惯性自然地扩展。即便是在晋商与徽商的声誉威震天下的繁华时期,由于其生产力较为低下,城市空间扩张也不是很明显。
b. 工业文明阶段
从1994年到2010年,临汾市的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2010年,临汾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53.44%,第二产业增加占GDP的58.44%,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34.11%。可以判断,临汾市现在的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阶段,大体而言是以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有了上升的趋势,基本上处在三次产业发展的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化阶段。
c. 信息文明阶段
在知识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临汾市辖区的经济飞速发展,临汾市1994-2010年的主要产业比例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2007年之后,临汾市辖区第二产业比例逐渐低于第三产业,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比例发生变化说明临汾市辖区的主导产业正处于转型期,第三产业逐渐崭露头角,占据了主导地位,可以认为临汾市辖区已经初步进入了信息文明阶段,即其处于生活环境的自然富源阶段。产业结构演替直接推动了城市空间的扩展。
3 临汾市城市空间扩展的优化建议
3.1 双管齐下,理性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处理好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之间的比例关系,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在今后的发展中,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该有意识的考虑新城的发展,为新城的发展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其次,在新城与老城二者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全力提高老城区的城市形象。随着新城的改造与建设,可以逐步疏解旧城区的压力。着手整治涝洰河周围的生态环境,将东城区的改造与建设提上日程,积极打造一个高质量的新东城。在东城区完善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需求;另外,兼顾河西新城发展,由于跨河的缘故,应首先加大对河西新城的宣传,提供便利的交通设施,与老城区形成一个整体,让居民感觉并非与老城区脱节。
3.2 实现相对明确的内部功能分区
临汾市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但是功能分区不明确,特别是在工业分布上,重污染企业在铁东区和河西区均存在。另外,银行等公共服务设施分布较为集中,使得城市更加拥挤。因此,今后可以将临汾有针对性的分为几个功能区域来发展。在适宜居住的区域修建居民住宅,贡院路、解放路及其他几条街道上的商业店铺集中,利于人们采购。对于公共服务设施而言,大集中小分散,总部集中,在居民区及商业区等其它区域应该也有分布,这便于人们办理事务。当然,强调各区域集中并非是绝对的集中而是相对的集中,对于生产性用地需要考虑用地的均衡化和时间,对于一些带有污染性质的企业用地,应考虑其生产年限对土地的污染后果。
4 结语
城市空间扩展问题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并且其涉及到的领域也相当广泛,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目前临汾市处于城市快速有序的发展阶段,当务之急就是要维持这种有序的发展,促进城镇结构的合理化和区域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何流,崔功豪.南京城市空闻扩展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0,10.
【2】易中伟.廊坊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8.
【3】李继昭,柳州市城市空间扩展研究[D].广西:广西大学,2009.
作者简介:谢冰花(1983-),女,河北邯郸人,硕士研究生,人文地理学,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方向研究
王国梁(1955-),男,山西临汾人,教授,从事政治地理与国际热点研究以及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