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停息的延河水,在厚重的黄土地上淌过。沿岸的青化砭采油厂,吮吸着延河的滋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传承延安精神和延长石油百年老矿传统,以稳产原油45万吨的业绩在58年发展史上续写了新的华章。
青采拥有丰富的精神资源
青化砭采油厂位于延河之滨。毗邻“青化砭战役”旧址,顺延安城东北而上34公里处,有一个因战役闻名的小镇——青化砭。1947年,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青化砭战役在此打响。位于战役旧址北2公里处的青化砭采油厂,接受了革命洗礼,秉承了革命精神。
该厂是延长石油继七里村油田、永坪油田之后的第三个老油田。延长石油,渊远流长。中国陆上的石油圣火在这里点燃。东汉班固的《汉书·地理志》、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以及元朝《大元一统志》对此都有论述。1905年创办“延长石油官厂”,两年后打成第一口油井。从此结束了中国大陆没有石油的论断。在革命战争年代,延长石油以它生产的煤油、汽油、石蜡、油墨、擦枪油、凡士林等产品,点亮了“枣园”灯光,满足了战争需要,支持了边区经济,因此被誉为“功臣油矿”。毛主席曾为边区特等劳模、延长石油时任厂长陈振夏题词“埋头苦干”。
青采石油人承继延长石油百年传统,在延河水的滋养下,发扬革命加拼命的豪迈斗志,昂首阔步行走在黄土高原的山峁沟壑之间,在特低一超低渗油田这块“磨刀石”上,以坚韧的品格创造自己的业绩:原油产量1986年突破1万吨,1993年突破10万吨,2003年突破50万吨,建厂以来累计生产原油近600万吨。2005年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青采彰显坚韧的豪迈情怀
1953年,陕北勘探大队有两个地质详查队在“三延”地区进行地质详查,其中一个队在蟠龙川发现了青化砭构造,该厂历史由此开端。
1957年,延长石油在青化砭进行地质浅井钻探,在目的层长2发现较好的油气显示。于是大面积开展长2钻探。1959年至1962年,提交储量报告,获得储量面积111.4平方米,储量2764万吨。1965年至1969年,总计钻成探井63口,控制2级含油面积40.71平方米,储量1014.69万吨。
1967年,青化砭油田正式投入开发。在很短的时间内,钻井、采油、发电、维修等工种的工人以惊人的毅力,在莽莽苍苍的青化砭安家落户。1971年产量达到6509吨,占当时延长石油年产量的35%。由于采油技术、工艺相对落后,原油生产在持续上升近10年后,开始回落。到上世纪70年代末,到了步履维艰的境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迎来发展的大好机遇。该厂按照“贫中找富、岩性与构造兼顾,新区勘探和老油田扩边相结合,深浅油层同步,旋钻顿钻并举,探采交互进行”的思路,向姚店探区进发。1983年发现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至1998年完钻探井72口,提交长6探明储量面积43.5平方米,探明储量2865万吨。
新世纪交替之际,该厂又把脚步迈向地质构造十分复杂的丰富川油田。上世纪50年代,一些外国地质专家曾预言,蟠龙一带潜藏着一个“油海子”,但中外专家几番苦苦寻觅之后,都以“贫油”的结论无功而返。面对丰富川300多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该厂主管开发的郑忠文对“贫油”结论大胆怀疑。1999年清明时节,将勘探队伍开进丰富川。在非地震物化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部署探井3口,2000年5月在姚264井长2油层获得较好的油气显示。但试油后含水高达70%。勘探因此一度受阻。
那段时间,郑忠文默默承受巨大的压力。白天一遍又一遍深入现场检查钻井进度,查看岩芯、录井情况;深夜一遍又一遍研究油层差异,清理工作思路,琢磨勘探重点、试油方案……经过两年多的艰辛勘探,2002年春,在丁48井长2试油后初日产油达30吨以上。以该井为基点辐射推进。探明含油面积49.1平方米,探明储量2271万吨。
2003年以建厂50周年为契机,力争实现新跨越。该厂改变传统生产组织方式,推行反九点丛式井注水开发模式,高起点、高标准实施整体开发,原油产量比上一年净增27万吨,率先在延长油田东部突破50万吨。
2003年9月,焦力人老部长视察丰富川油田时,激动地说:“了不起的油矿,伟大的油矿,气魄比大庆会战时还大!”
青采奏响科学发展进行曲
2010年青化砭采油厂在500平方公里的资源面积上,生产原油45万吨,连续7年实现稳产,彰显了青采石油人的信心与决心、坚韧与不屈。
2010年,是青化砭采油厂着力解决可持续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一年。该厂上产50万吨以来,技术力量的瓶颈、资源拓展的局限、现有资源的潜力等问题日益凸显。该厂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果,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多次组织技术人员全面摸清资源“家底”,从资源储量、开发程度、技术力量等方面客观评价发展潜力,并设计了稳产50万吨、48万吨、45万吨三个方案,最终确定稳产45万吨是最佳方案,得到了上级的大力支持。同时,该厂以建设标准化油田为导向,在稳产方式上力争实现由依靠打新井增产向科技增产转变,加大技术、工艺的引进与革新,促进整体开发水平的提高;在效益增长方式上着力实现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的转变,从基础管理抓起,全面加强油水井管理,大力开展节支降耗活动,积极推行内部模拟利润考核等等一系列举措,为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0年,是青化砭采油厂艰苦奋斗、团结奋战的一年。年初,该厂认真分析了面临的九大有利形势和九大不利因素,动员全厂干部职工以干克难,顽强拼搏,并连续开展三次劳动竞赛,夺取了稳产攻坚战的胜利。
这一年,老区勘探见成效,油田开发上水平。青化砭采油厂坚持精细勘探的思路,积极寻找遗漏区域及层位。在丰富川油田西北部实施扩边勘探,完成探井7口,预计可控制含油面积11平方米,控制储量300万吨。同时,加强青化砭长2老油田的再认识。完成探井5口,其中姚32井长4+5压裂试油后初周月产油52.4吨。预计可控制含油面积7平方米,控制储量170万吨。加快产能建设步伐,5月底全面完成了332口钻井任务,8月底完成了全年新井投产任务。全年旧井压裂418井次,增产10500吨。积极推行精细注水,加强注水示范区建设和注水区域综合治理,注水增产4612吨。加大技改挖潜力度,全年实施CL02解堵等7个技改项目241口,增产10176吨。
这一年,厂里开展竞赛活动,实现综合治理,达到平安环保。面对油井产量递减快等困难,该厂连续开展了“冲刺开门红”、“大干六月份”、“大干100天”劳动竞赛活动,扭转了往年产能被动局面。同时,积极开展技能比赛,重奖优胜者,进一步激发了员工学技术、比干劲的热情。全年累计生产原油450099吨,完成年计划的100.02%,连续第八年实现稳产,标志“十一五”完美收官。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了安全责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加强环境保护,累计建成文明井场1902组,建成率达到94%;高起点建设生产污水治理工程,实现了污水零排放。加快HSE管理体系建立,年底通过中油认证。积极推行警民共建、联动作战的措施,确保了生产建设良好运行。
2010年,是青化砭采油厂夯实基础、开拓创新的一年。该厂以建设标准化油田为导向,向管理要效益,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夯实油b5e05df42c405f93a55422c59e39bed0b2682a37605e7d7bfb64efa14ed75495田基础管理,创新油井管理新思路。积极开展油水井普查工作,整理出有效基础信息数据2万余份。建立完善了计量三级台账和油田开发数据库。该厂油井测试Qc小组获得陕西省质量管理协会年度优秀质量管理二等奖。全面实行“五定”泵油制度,推动了油井管理上台阶。加强综合管理,开展节能降耗、增收节支活动。加强目标责任制体系建设,年初完善了《目标责任制管理办法》,按分工不同实行不同的挂钩比例,奖优罚劣,全年共奖励2367人次,奖励奖金77375元;否决3569人次奖金,否决奖金167440元。在电力节能上狠下功夫,与用电单位奖金挂钩,严考核,硬兑现。全年电费共计节支226.35万元。燃料消耗比上年节约149.5吨,其它各项措施增收节支261.6万元,修旧利废节支554.8万元。
2010年,是青化砭采油厂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一年。该厂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采取公开选拔、择优录用的办法,先后三批提拔任用46名年轻有为的科级干部走上管理岗位。以文化展现企业品位,举办了“我是延长石油人”、“弘扬劳模精神”等主题演讲比赛,拓展“我们的节目”主题活动,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推进企业核心价值观建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聘用周边农民工达1430人;开展人文关怀活动,去年累计发放慰问费42500元、补助费5500元;组织职工为西南旱区捐款11420元,为玉树地震灾区捐款69900元,为陕南受灾地区捐款71466元。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厂长郑忠文坚毅的脸上,现出了对青化砭采油厂发展的信心与决心。未来20年保持稳产45万吨,就是目标,就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