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唐大明宫遗址文物保护基金会三年历程

2011-12-31 00:00:00
新西部 2011年7期


  陕西唐大明宫遗址文物保护基金会从2008年10月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三个年头。三年来,大明宫基金会广泛联系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加入到遗址保护的队伍,面向社会募集资金近3000万元,并先后组织开展了“万木万世万众心大树大绿大明宫”大型植树活动、文保专家赴美修复流失海外的“昭陵二骏”、“丝绸之路·复兴之旅”大型跨国采访活动等一系列文物保护活动,有力的支持了大明宫遗址的保护工作,实现了华夏文明的传承。
  谨以本次回顾展感谢那些为大明宫遗址保护做出贡献的人们,感谢那些关心大遗址保护、文化遗产传承的爱心人士。
  
  秉承遗址保护的使命
  
  遗址,并不单纯是历史的遗存,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度,历史遗迹星罗棋布,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串起一个又一个文明,大明宫便是这众多明珠中最闪亮的那一颗。如果说故宫是大清王朝的背影,那么大明宫就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王朝——大唐王朝的缩影,承载着中华民族古代文明高峰的至高荣耀。
  2007年,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工程作为国家“十一五”大遗址保护的重点工程,正式拉开序幕。3.5平方公里,相当于四个故宫,大明宫遗址的保护靠财政拨款是无法实现的,它需要社会各界伸出援手,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持和资金支持。谁能担负起大遗址保护的使命?唐大明宫遗址文物保护基金会应运而生。广泛吸纳社会各界力量为大明宫乃至全中国的大遗址保护贡献力量。还遗址以尊严!
  
  01 蓄积社会各界的力量
  
  大明宫基金会成立以来,积极致力于遗址文物保护工作,积极倡导“遗址融入社会、走近生活”的理念,让遗址不再遥不可及,让人们重新认识遗址、触摸遗址、感受遗址。在我们不断的努力下,更多的人认识了大明宫,意识到了大遗址保护的重要和迫切。社会各界都为大明宫遗址献出了自己的力量,让大遗址的保护之路走得更远。
  2009年2月20日~3月31日,由大明富保护办、大明宫投资集团、大明宫基金会联合举办“万木万世万众心,大树大绿大明宫”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植树工程及捐赠认养树木活动。
  2010年9月30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开园前夕,基金会举行大型捐赠仪式,48家地产商、金融机构、施工企业及中介机构参与募捐,现场捐款额达2000多万。
  
  02 唤醒国际社会的共鸣
  
  大遗址保护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各民族和国家的遗址不同,保护手法也各有特点。在国际交流与合作广泛深入的今天,大明富基金会走出国门,与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探讨大遗址保护的课题,同时努力实现着中国流失在海外文物的保护、修复和回归。
  
  03 实现历史文化的接力
  
  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参与,需要人们有更深刻的认识。大明宫基金会以大明宫遗址为核心,面向国内,辐射国际,举办了各类公益活动,让历史文明为更多人熟知,遗址保护深入人心。
  
  04 志愿者们的志愿
  
  在大明宫遗址上,大明宫志愿者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遗址保护的进程中,大明宫志愿者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遗址保护的宣传中,大明宫志愿者活跃在社会的各个阶层,为遗址保护争取更多支持的力量。
  
  信息播报
  
  陕西省红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清涧
  记者近日获悉,陕西省红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中国红枣之乡——榆林清涧县正式挂牌。据悉,该中心拥有省内外红枣专家100余名,将成为集红枣栽培管理、品种改良、深精加工于一体的红枣专业研究机构。清涧县委书记马治东表示,他们决心将“以枣富民兴县”,建成西部最大的红枣科技研发基地、原生态有机红枣基地、红枣工业基地、红枣市场营销基地、红枣文化旅游基地。(杨晓荣)
  
  老辈革命家后代传颂延安精神
  6月中旬,由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榆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延安精神传唱会”在榆林举办。活动在榆林演出两场。第一场《国音颂》,传唱人民英模聂耳、冼星海、郑律成作品;第二场《延安颂》,传唱自红军时期到新中国成立的革命音乐作品。邀请刘志丹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后代现场讲述歌曲背后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和国内实力派歌唱家演绎经典音乐作品,传颂延安精神为代表的中国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杨晓荣)
  
  首届“书香榆林”数字图书学生大奖赛开赛
  近日,第一届“书香榆林”数字图书学生大奖赛启动。中共榆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钱远刚出席仪式。此次比赛由榆林市书香办、共青团榆林市委、市教育局、邮政银行榆林分行共同主办,时间从7月9日持续到8月30日,全市各大学、高中、初中在校学生均可参加。参赛者凭专用读书卡上网读书,写出读后感后,大赛组委会将组织评委对作品进行评选和奖励。(杨晓荣黄源)
  
  横山西南交警中队保安全保畅通
  今年以来,榆林横山县交警大队西南中队响应上级指示,结合“安全生产年”活动,开展道路隐患整治专项行动,深入辖区整治道路隐患和农用车违法载人。出动警力150人次,检查车辆90辆,警告教育12人,行政拘留9人。(左伟)锦界工业园区电厂
  
  废料“变废为宝”
  “我们这砖头可都是像馒头一样‘蒸’出来的。”近日,记者随榆林市“塞上环保世纪行”采访团在神木锦界工业园区看到,电厂产生的粉煤灰、炉底渣等废料,大部分被制成了粉煤灰砖。利用这些“废料”制砖不仅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更有利于保护环境。过去电厂企业要进驻园区,环评时都要建设垃圾场,但建设垃圾场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垃圾的掩埋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对环境的危害。
  2007年底,锦界成立了粉煤灰制品公司。该公司利用来自锦界电厂的粉煤灰、炉底渣、脱硫石膏、电石渣及煤矿疏干水等废料制作粉煤灰砖,使得这些垃圾变废为宝,达到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零排放的目标。据介绍,这种砖头烧制温度仅190多度,而且使用电厂排放的尾气进行烧制,真正实现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粉煤灰砖项目的建成投产,对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当地循环经济发展,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起到积极的作用。(杨晓荣惠东)
  
  靖边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
  榆林市靖边县地势平坦,属于我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地区,最适合发展太阳能电站。位于靖边县杨桥畔镇九里滩村的太阳能光伏产业示范园区,是目前我省唯一的太阳能园区。项目建设规模为20MWp,以1MWp为一个独立的发电单元,经逆变升压到35kV,20个单元以一回35kvN路接入当地电网。
  据了解,靖边太阳能光伏产业示范园是陕西省第一个光伏特许权项目,预计2011年底完成建设并网发电。光伏电站建成后,每年平均上网电量30692.37MWh,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煤0.98万吨,相应每年可减少多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同时还可节约大量的淡水资源。靖边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集光伏发电、特色旅游、生态建设三位一体,以建设光伏发电绿色发展示范园区为定位,总投资约2.8亿元。(杨晓荣惠东)
  
  榆林交警支队举办宣传表彰晚会
  6月30日晚,榆林市交警系统建党90周年暨表彰优秀共产党员文艺晚会在榆林举行。晚会前,表彰府谷、绥德交警大队等4个优秀党支部和刘清生等33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演出有陕北大秧歌、清涧交警大队的《和谐中国》、交警支队的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米脂交警大队的小品《喝高了》,告诫人们切勿醉酒驾驶。(杨晓荣黄源)
  
  榆林运政专项打击“黑车”
  5月至6月,榆林市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打击“黑车”等非法经营专项治理活动。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5011次,投入稽查车辆1309车次,组织联合执法84次,纠正各类违章553起,查处非法运营的“黑车”583辆。查处证件不全、超员超载、私改车型等其他违法违规车辆一千余辆,受理投诉举报案件85起,结案85起,结案率达到100‰(杨晓荣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