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温北热

2011-12-31 00:00:00徐敏
新西部 2011年7期


  曾经,如果你听说哪个朋友要在西安的北郊,或者更远的草滩买房,你不认为他脑子进水才怪。但如今,随着西安市政府、市委、人大、政协和西安市政务大厅等相继落户北郊,以及2011年9月底西安地铁二号线的开通,北郊将逐渐成为全新的一片热土,无论是投资还是购买不动产,都将成为一个簇新的经济发展“胜地”。
  西安北郊曾被西安市民戏谑为“垃圾城”,而它的发展变化还是近10年内的事,这其中,西安市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果断北迁,是搅动这片曾经被人鄙夷之地的主要诱因。从城市开发的角度,所有经济要素的叠加,并不意味着就能繁荣,只有驱动机制、实施机制、保障机制三位一体,加之政府宏观上的正确引导,才能真正带动一方经济蓬勃健康地发展。
  西安地铁二号线的南北大贯通,必将使南北城差距进一步缩小,这种变化无疑得益于目前各种交通的完善,特别是即将启动的地铁二号线,北门以北所设的9个站点,给不断扩张的城市化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为北郊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地铁来了,同城化时代紧跟着到来。安全、便捷、舒适的地铁,带来的是大量的人气,整个区域价值得以巨大提升。面对地铁这个西安人眼中的新生事物,老百姓对其的感受如何?二号线所贯穿的南北20多公里区间,人们的反響又如何?带着诸多疑问,本刊记者日前走访了地铁二号沿线的普通市民。
  
  南温
  
  地铁二号线的即将开通,对生活在南郊一带的市民而言,反響相对显得平淡,因为南郊的交通本身就比较发达,加之是西安商业繁华地段,所以有地铁和没有地铁,对出行构不成烦恼。
  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陕师大退休教授张女士说:“我在南郊住了几十年了,很少坐车,生活半径几乎就在周遭两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地铁的开通不可否认是件大好事,但至少目前我还没有感觉到它对我的未来生活会产生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和影響。”
  吴家坟某小商品市场的张兴旺老人坦言:“地铁开通除了快、准、稳,其它对我们这样的老百姓看不出有什么更大的好处。比方说,地铁沿线的商品房、商铺租金等的价格都已经疯狂地蹿升,本来可以两三千一平米买到的市郊房子,现在也翻了一两番,到终吃亏的还是囊中羞涩的老百姓。那些房地产商太奸诈了,你给地铁做出了什么贡献?凭什么要坐地分赃,享受地铁贯通带来的暴利?这种不正常的暴利怎么就变得那么顺其自然,还被冠以飞速发展的大红帽呢?政府主导的经济适用房能不能提前设计建设在地铁所延伸到的郊外低地价地段,让本来就捉襟见肘的老百姓居有其屋,分享社会发展为他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红利?”
  电视塔附近天坛路上的一户小商贩主孙铎对记者说(他的商铺离地铁出站口直线距离不足200米):“地铁开通对那些需要去远地方的人是很方便,但进城啊什么的,我是不会专门坐的(除尝尝新鲜坐一次),票价比公交要贵出一两倍,下去上来也挺麻烦的……要说地铁开通对我们的生意有什么变化,我想不会有什么大的影響,该买的自然会来,不买的拉也拉不进来,我想地铁开通后和现在不会差的很多。从电视上看,北京的地铁的确又快又安全,但作为公共基础设施,我觉得咱西安价格订的还是有点偏贵,它毕竟是为老百姓修的么,政府应该给予补贴,真正有钱人谁会去乘地铁啊。”
  西安邮电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大三的三名学生,坐在路边向记者畅想。
  黄小安:“我是汉中人,毕业后,我会留在西安创业。再过几年西安的6条地铁线都慢慢开通了,我会选择所谓的‘在城区工作,在郊区生活’的方式,找一个离车站近、房价相对较低的郊区买房安家,地铁的开通给我的这个扎根西安梦打下了基础,我会努力向这个目标迈进的。”
  方小平:“我家也在汉中,毕业后我也想在郊外买一套属于自己的便宜房子,享受低成本、高质量的生活品质。到时候,或许我会在自家的地铁站口开一个便利店,因为到时很多人从城里工作返家,都会没时间购物的,这样我就能为他们提供另一种快捷且便利的服务,相信这种符合逻辑的想法在不久的将来能让我梦想成真。”
  崔盛涵:“我是石泉人,也属于汉中,但我不像他俩那么现实,我喜欢唱歌,对我来说,地铁开通最大的好处是能圆我做一名地铁歌手的梦,呵呵,地铁可比地下通道的舞台大多了,但愿没人来撵我罚款。”
  
  北热
  
  无论在中国的哪个大中城市,都存在着市中心土地日益稀缺的现状,房价高企已经越来越背离老百姓的承受范围,地铁的辐射延伸,或许是解决生活成本过高的一方良药,虽然地铁不是万灵之丹,但它在缩小人们的心理轨迹上必将起到一定的平复作用。目前加盟北郊一间律师事务所的李杰对记者坦诚:“说真的,我现在非常纠结。我是200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改行在北京闯荡了几年,那里生活成本太高。2006年我回到西安,在家人的帮助下,我在曲江繁华地段按揭了一处房产,总价近百万,由于工作和还贷压力重,收入也不是很稳定,目前买车作为代步工具还仅是一场梦(因为工作原因,迫使选车价位高不成低不就)。当时买房时没有特别关注地铁信息,要知道地铁那么快就能通车,我当时真该在北郊买房,那时这里的房价3000元左右一平方米,我就不会像现在这么惶惶不可终日了。真的,我都有打算转卖掉现在的房子,买的再远点,房子、汽车都能拥有,还能存一笔可观的积蓄自主创业,也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我喜欢清静,远点不是问题,地铁开通了,平时上下班坐地铁,周日开车四处走走。地铁就像白领也可以穿牛仔裤一样,不丢人……”
  快节奏的城市生活,迫使人们对出行工具的便利与快捷提出了日渐苛刻的要求。家住西安市南郊吴家坟,但却在北郊尤家村某商厦上班的郝艳芳女士说:“我现在从南郊赶过来上班,每天8:30分打卡,我基本上6:30分就要从家出发,因为超过7:30分,南稍门、南大街、北门附近就会堵得水泄不通,迟到的事时常发生,有时和出门早晚没什么关系,该堵还得堵。但工作就是工作,规定就是规定,一切都得自己想办法克服。倘若地铁开通了,它的准时和可靠性就有了保障,我7:30分从家走可能都能赶趟。”
  地铁是深入地下的交通资源,另辟蹊径,分流日益拥堵的地面资源,充分挖掘城市的地下空间,努力打造城市半小时交通圈,从任何一点到要去的另一点,基本不会超过30分钟。
  “地铁快捷便利,准时安全,我们的生活半径被放大了很多,心理距离却缩小了很多,虽然我现在家住未央路,但要到钟楼或小寨闹市区去购物,应该不会超过半个小时。”就职于华润万家超市的杨玉芬女士向记者无限畅想。
  城市郊区的楼盘价值一直是发展的瓶颈,随着城市交通的逐渐完善,特别是地铁的发展,郊区楼盘的身价必将得以飞速提升。10年前,地铁二号线上的北郊,很难吸引投资者和购置不动产者的兴趣。
  “宁要南郊一张席,不要北郊一栋房”并不是危言耸听,北郊随着近10年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部门的北迁,以及地铁概念的延伸,无疑使北郊成为了一方新兴的投资热土。
  “我2005年仅花了9万元,在北郊现在叫凤城八路买了一所80多平米的房子,现在看来真值,虽然是小产权,但现在还是很难有这么好的事了。”邢惠芳女士告诉记者。“地铁的贯通,北郊的二手房都已经疯涨到了每平米五、六千元。对于没房的人来说,地铁的开通,房价的高企,我真的搞不懂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在西安某媒体做记者的王磊,家住草滩街道三园小区,距地铁城市运动公园站七、八分钟的路程。
  王磊坦言:“说实在的,我还真期待地铁赶快通车,因为每次进城或去单位,坐车正常的话需要一个半钟头,来回半天就不见了,要是有事在城里耽搁到晚上八点以后,最后一班回家的723路中巴都没了。我家附近有个未央大学城,陕科大,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医学院等好几所高校都在这里,学校地处偏僻,缺少娱乐和购物场所,每逢周末很多学生都会结伴进城逛街,到了晚上九、十点钟,西华门处的336车站就会排起学生等车的长龙。即将开通的地铁二号线虽然不能直接到达学校,但学生们可以坐地铁到张家堡,然后再想它法回学校。”
  地铁给城市所带来的变化,远比公交和私家车深刻的多,它像一只无形的魔手,所触及之处便会魔术般地使原本拥挤的地面交通拥堵得以缓解,房地产随之兴旺,土地增值迅速飙升,商业、文化、社区等区域性功能也会随地铁的延伸而迅速形成,人们的生活模式和意识形态不以人的意志而发生改变。
  文明造就了地铁时代的来临,而地铁相反促使文明进程更加迅猛地发展。西安迎来了地铁时代,下一步我们又该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