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是在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基础上,农民把土地以一定的条件流转给第三方经营,它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加快土地流转、推进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是当前农村发展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九江市修水县的工作实际,就农村土地流转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修水县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
修水县有农业人口70.67万人,农用地497.63。万亩,其中家庭承包耕地54.35万亩:由于分散的土地,经营和低效益的生产模式,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修水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土地流转作为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加速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来抓。进一步调优农业结构,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1、流转政策逐步健全。为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村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修水县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一是在农业产业化项目申报时优先考虑土地流转大户,对土地流转达到一定规模的项目给予优先申报,使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土地规模化经营;二是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万元对农村土地流转实施“以奖代补”,对连片300亩以上一次性奖励100元/亩,连片100亩以上一次性奖励50元/亩;三是县财政每年安排土地流转工作经费10万元。通过土地流转,土地经营权向种植大户和养殖大户集中,极大地促进了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真正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截至2011年7月底,全县共流转土地6.25万亩,占全县农户承包面积的11.50%,其中100亩以上规模经营的达76户2.96万亩,500亩以上规模经营的达12户1.18万亩。
2、流转行为逐步规范。随着《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修水县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村土地规范流转。特别是从2009年开始,逐步统一使用土地流转规范合同文本,并按程序鉴证和备案,同时对之前土地流转手续不规范的环节进行完善,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逐步规范,农民的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实现了从自发随意流转到专业合作社委托流转、从口头协议流转向书面协议流转的转变。
3、流转方式逐步多样。一是农民零星流转。由于主要劳动力外出打工等原因,无力或不愿经营承包地的农户,经自行协商把承包地转包给亲朋好友耕种。这种形式简单明了、手续简便,成为当前修水县土地流转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二是大户集中流转。农民按市场价格把土地出租或转包给当地或邻村的种植、养殖能人发展种养业。山口镇吴向九流转土地5000亩种植优质水稻;黄沙镇返乡青年陈锋和巫绍林分别流转土地100亩和200亩发展蚕桑生产,创办桑园示范基地;太阳升镇付文林流转土地131亩用于种植吊瓜,同时在他的影响和指导下,带动当地40多户农户种植吊瓜,每户每年增收3000余元。三是企业规模流转。积极引进农业龙头企业,依托企业带动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农业。2006年引进江西省博邦综合农业产业化有限公司,流转200余亩土地用于生态芦笋项目;2009年又引进江西国鸿集团,流转土地1400亩实施生猪规模养殖项目;引进浙江客商,流转土地450亩发展茶叶生产等等。
二、修水县农村土地流转的初步成效
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有效地减少了土地闲置、抛荒的现象,大大提高了土地效益,极大地激发了农村群众参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发展规模农业和特色产业的热情,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
1、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土地流转,促进了土地向高产出、高效益的优势产业集中,也促,进了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逐步形成了农业产业规模化、区域化布局。通过土地流转,形成了“一村一品”的专业村108个,如漫江乡宁红村、山口镇桃坪村、渣津镇司前村;通过“三打破”(打破村界、组界、户界)、“二分离”(承包权与使用权)、“一不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不变)等流转措施,促使了土地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
2、加快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土地流转是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基础和前提。修水县通过土地流转,建成高产、高效的示范园和示范基地,对周边农民起到了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其由单一的种粮生产向如今的休闲观光农业、生态有机农业等多方面发展。目前修水县已有县级现代农业示范区36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5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个,总面积达4万亩。
3、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土地承包权的流转从三个方面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一是流出土地的农民所得到的土地补偿,普遍高于自己经营所能获得的收益;二是通过土地流转,种养殖大户都是规模经营,一部分农民经雇佣成为基地的产业工人或外出打工挣钱,获得了稳定的工资收入;三是通过土地流转,培植了一大批规模经营户,这些承包大户既有资金技术,又有经营头脑,大大提高了土地的投入产出效率,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4、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无公害标准化技术的推广使用,加快了农业品牌建设的速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这是单家独户的分散经营所无法做到的。目前,修水县被国家认定为首批全国20个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县之一;被国家认定的各类农产品品牌达50个,其中有机食品品牌15个,绿色食品品牌10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及原产地认证3个,无公害产品17个。修水县的上奉、何市、黄港、黄坳等乡镇被国家认证为10万亩优质稻绿色产品原产地。
三、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不利因素
1、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土地的依附性,造成农民具有很强的恋地情结。一些农民仍存在“小富即安”和怕政策变化的心理,“不愿”放弃其土地承包经营权;还有一些农民对将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心存疑虑,担心利益受损或彻底失去土地,“不敢”流转或交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另一方面,一些干部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必要性认识不足,不支持、不引导,顺其自然,造成土地流转速度不快、规模不大。
2、流转行为不够规范。目前,修水县土地流转有一定数量是农民间的自行流转,多以口头约定为主,即使有书面合同,合同文本也不够规范,使流转双方权益得不到保障,一旦遇到纠纷难以解决;有的流转价格确定不尽合理,有些早期流转特别是流转期限较长的,由于没有考虑国家政策和市场变化等因素,流转价格偏低,造成转出土地的农民经济利益得不到保护。
3、流转机制不够健全。各乡镇虽然都以农业综合服务站为依托,设立了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但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流转市场,想转出的农民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对象,而有能力的经营大户却苦于和一家一户谈判费时费力,很难保证连片规模开发。同时,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难以独立完成农地流转的全部过程,特别是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环节,如评估农地使用权的价值、签订流转合同等规范化操作难以到位。
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与建议
加快土地流转,应从形成共识、健全市场、培育主体、规范管理等方面下功夫。
1、要广泛形成土地流转共识。要加大对土地流转、规模经营重大意义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认识到实行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途径,是应对市场挑战的重要举措。只有实行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才能取代千家万户分散的小农经营方式,使农业经营逐步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业,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适应市场优质化、多样化、特色化的需求。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增强干部群众做好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确保土地流转工作健康发展。
2、要积极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一是要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平台。要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优先为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提供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等服务。要积极为流转双方提供流转供求信息、政策咨询、合同签订指导和流转协调等服务。二是要建立土地流转信息网络。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平台,使广大农户和有意投资农业的经营者能及时、准确获取可靠信息,沟通市场供需双方的相互联系,切实解决土地流转信息不畅、配置不佳等问题。三是要建立土地流转调节机制。要对土地流转的规模作出适当的限制,设置合理的条件,既要防止土地使用权过于集中,以避免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垄断和不公平现象,又要防止改变用途。
3、要大力培育规模经营主体。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着力培育一批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新型农民,提高他们开展规模经营的能力,使他们成为推进土地规模流转的主力军;扶持发展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鼓励他们通过农地流转建立自己的农业生产基地,将茶叶、蚕桑、生猪、蔬菜等优势主导产业向最适宜区域集中,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群和产业带,以“合作组织+企业+农户”或“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土地规模经营,推动传统农业向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重点对规模经营的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在政策、资金、技术上给予支持,特别是在争取国家、省、市有关扶持政策上,要不失时机,抢抓机遇,不断促进经营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
4、要切实规范土地流转管理。一是要加强土地流转程序管理。土地流转双方经平等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应当签订书面合同,并报乡镇土地流转中心审查、签证和登记。对流转程序中出现的违法违规问题要及时提出纠正或整改意见,对纠正整改不力的要责令限期纠正整改。二是要加强土地流转登记管理。按照规定的程序登记、备案,可以增强农民群众进行土地流转的安全感,扩大流转规模,同时也可以掌握土地流转的实际情况,制订对应的政策措施。三是要加强土地流转合同管理。合同档案是农地流转的原始文字依据,必须妥善进行管理。各乡镇土地流转中心要对流转合同的内容进行审查、签证和指导,提高合同的合规性;统一制发流转合同文本,提高合同的规范性;设置专门的合同档案管理专柜和专门的管理人员,完善流转合同的立卷、归档、调阅工作,提高合同的安全性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