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注重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生活和经验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这种全新课程的出现,对我们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同时也是一种全新的考验和挑战。近几年我们学校也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从学生课题的选择、申报、立项,到活动的开展,最后到课题的结题,都有始有终,进行了全新的尝试。上学期我指导了六年级小组研究的课题——《地震与逃生》,在此我谈谈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一、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上要尊重学生自主性
尊重学生自主性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自主性的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自主地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课题,从而自主确定或选择。往往学生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越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经验、贴近学生的兴趣、贴近社会现实,学生越能够较好地操作,越有积极性。就像我指导的《地震与逃生》,课题是学生集体讨论后选择的。这个课题有点难,可学生们有兴趣,积极性高,而且在活动过程中有的学生对地震预兆以及逃生的方法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我鼓励他们今后也可以在他们感兴趣的这些方面进行研究,然后组成一个有关战胜地震、爱护生命的系列专题。
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领导者,而且还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实践的过程。教师的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课题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教给学生各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比如我们地震形成小组的同学在网上查询地震形成的资料时,先要教给他们如何在网上“搜索”的方法,而学生面对着纷繁复杂的有关地震各种资料和信息又无从入手,于是又要引导他们如何从地球的构造、地球板块的移动、地震形成的原因等几个方面将资料分类保存。还要教他们资料查阅的方法,并要指导他们对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类整理。此外,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三、综合实践活动要注重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我们应关注的是学生实践了没有,经历了没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们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是怎样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产生了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我们教师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主观经验和已有经验,强加给学生,这是我们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最要注意的一点。学生的研究活动可能是多种结论,也可能是没有结论的,也可能随着研究的深入而发生变化。像我们在研究地震与逃生之前,起初是准备研究地震的逃生,可是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地震的形成、地震的危害、地震的预兆,于是我们就把研究的范围和结论都扩大了。活动中学生获得了更多的知识,也锻炼了他们的能力。所以,我们必须把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从而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综合实践活动中要面向全体学生
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综合实践活动不是面向少数学生培养特长的活动,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活动。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给予每一个学生自主活动和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对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活动中来。我们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只让几个优秀的学生控制和把持着局面,要让每一个人都对研究活动都有所贡献,让每一个学生分享和承担研究活动的权利和义务,体验获得研究成果的快乐。同时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只要他们在自己的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应该给予肯定。
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虽然刚刚起步,但只要我们在大胆实践中不断地发现,就能在积极的反思中不断成长;只要我们在认识上尽可能地站得高一点,在操作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将要求放得低一点,在实践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做得实一点细一点,就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坚信,只要以开放教育的思想,创新教育的理念,来进行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它定会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庄河市城山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