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育人的事业,而育人是心的工作。为师者要从“心”开始,唤醒、激励、鼓舞、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自尊心、进取心,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爱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同时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人师表,用心灵培育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才能使每个学生在和谐、民主、友爱、竞争的环境中茁壮成长。笔者根据多年的班主任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以真爱之心关爱学生
李镇西博士2002年12月在江苏吴江高级中学作报告时说:“教育,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心灵,离开了学生的心灵,任何教育活动就算不上真正的‘教育’。”我觉得,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尤其需要教师关注他们的心灵,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更要付出爱心。2002年9月,我接了一个“差班”。所谓“差班”,就是学习成绩较差、纪律较乱的班级,但并不等于其他各个方面都差。我认为现在的中学生也很不容易,从早到晚,在教室里一坐就是一天,除上课间操、体育课外,每天的作业、讲义做也做不完,隔三差五还要小测验,加上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学生够苦的了,碰上有的老师下课不及时,要拖几分钟堂,学生的课后休息时间就更少了。作为班主任,我能不能多为学生着想一点,比如说,组织一些课外活动,让他们活动活动筋骨,放松放松被压抑的心情?这不也是对学生的爱心体现吗?于是下课后,我就准许学生下楼活动,或去校园散步,或去操场运动。有的学生怕来不及完成作业而不去参加,我就对他们说可以少玩一会。而我这时候也不闲着,找学生谈谈心说说话,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学生们则尽情地玩开了,欢声笑语随之而起。一个个青春活泼的身影活跃在操场上,一张张笑意盎然的脸庞出现在我眼前,我觉得,这就是对学生心灵的关注,对学生爱的体现的结果。一学期下来,我班的任课老师都开心地对我说:你们班级与开学初比,学生要学习的多了!这一事实充分说明: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能很好地调节学生的学习生活,从而使学习充满后劲,学生是很欢迎老师这样做的。
二、以平等之心对待学生
现在,许多学校许多教师为了获取一定的教育效果和较好的教学质量,往往将班级分为“英才班”和“普通班”,变相歧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而对成绩好的学生偏爱有加。这样做,毫无疑问会伤害大多数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也会使一些成绩好的学生自视了不起,高人一等,因而不利于构建和谐班集体,也会降低老师乃至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后进生也是人,是一个个独立的有着自己人格的人,他们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也希望别人特别是老师能理解他们、尊重他们。马克思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造就具有高度觉悟的,完美人格的全面发展的健康人。”“为了学生”不应当成为口号,而应该付诸行动!基于这种想法,我坚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不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相反,当所谓的“后进生”有点进步,为班级为他人做了一点好事时,我就以十分的热情肯定他,赞扬他,勉励他;当所谓的“好学生”不热心参加集体活动或有其他违纪现象时,我也决不包庇、袒护。我班X某学习成绩较差,组织纪律性也较差,主要表现在上课不安心,作业马虎甚至抄同学的,但他对集体活动很热心,而且乐于助人,同学们和他自己都认为是后进生。通过几次与他接触谈心,我发现他仍然有上进之心,我就告诉他在老师眼里他是一个可塑之才,并举出他身上的“闪光点”,以增强他的自信心,然后分析他后进的原因,指出努力的方向和具体方法。这以后,这位“后进生”的思想转变较大,几次考试下来,学习成绩有了进步,我就及时抓住这个典型教育其他后进生,使每个学生的自信心都鼓了起来。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思想工作到位,每个学生都能向好的方面发展。
三、以友爱之心关注学生
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比较溺爱,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重。面对学校繁杂的规范要求、沉重的学业负担、饱和的时间安排,有不少成绩较差的学生会认为自己无法成才,学习上得过且过。怎样改变他们的思想面貌,使他们回到正确的思想轨道上来呢?单靠批评显然不能奏效,唯一的办法就是,作为班主任,首先要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且要将心比心,推心置腹和他们交心,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这样,学生就把你当成他们可信赖的朋友。例如,我班的后进生J某上课从来不举手,从未主动回答过老师的提问。注意到这一现象后,我就利用课余时间和他谈心,耐心地开导他,上课时以微笑示意,鼓励他起来回答问题,哪怕他回答得疙疙瘩瘩,一点也不流利,也耐心听他回答,并给以适当鼓励。几周过去,他在我的语文课居然愿意大声朗读语段了。由此可见,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不要高高在上,而要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去,走进学生的心灵,和他们一起活动,一起喜怒哀乐,让学生觉得你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可以无话不说。这样,你就获得了学生的信任和尊敬,那样的话还有什么事做不好呢?
总之,作为班主任,眼里要有学生,更要有真爱之心。要以平等之心真诚对待学生,和每一个学生交朋友,为每一个学生负责,用自己的辛劳、智慧和真情去感化学生,用“心”去工作,去育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这才是一个真正成功的老师,一个受人尊敬的好老师。
(张家港市暨阳湖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