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处理好与各科任课老师的关系向来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了沟通的一些办法,在实践工作中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班主任;任课教师;沟通
在工作中,经常听到一些班主任老师抱怨:“我们的语文老师管不好学生,芝麻大点的事也要往我这推。”或者“我们数学老师太喜欢抢时间了,别的科目还要不要考啦?”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形形色色的抱怨说明,班主任与任课老师之间的沟通出现了严重问题。作为班主任,其首要职责是管理好一个班级,而能否与任课老师良好沟通,是管理好一个班级的重要保证,也是衡量班主任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为什么沟通会再现问题呢?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①工作较被动,有任务观点。平时不主动联系任课老师,与他们形同陌路。即使任课老师主动来反映情况,也不抓住时机,而是漫不经心,抱无所谓的态度。任课老师饱含责任心而来,却扫兴而去。久而久之,班主任成了孤家寡人,工作开展不起来,真正是“孤掌难鸣”。②不讲究沟通的艺术,方式方法单一。联系永远靠电话,很少面谈;与任课老师单线沟通,全体任课老师很少聚会。这样的沟通,已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③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团队的力量。自以为个人工作能力强,听不见或听不进任课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久而久之,任课老师失去了与班主任沟通的热情,班主任忙得晕头转向,任课老师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正是俗语所言:“看笑话”。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是否该反省一下自己呢?针对以上情况,我认为,要解决沟通障碍,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打造一流团队,建立以班主任为核心的任课教师团队
古人云:人心齐,泰山移。要使“人心齐”,就必须发挥班主任的核心作用。充分尊重和信赖每一位任课教师,经常及时地进行沟通。在班级入校之初,要广泛向任课教师征集有关班级建设的设想和思路,最终形成班级目标、班级制度等。期间,要不断和任课教师共同修正计划,调整思路。任课教师由于自始至终参与,因此不仅熟悉班级文化、制度等内容,而且有责任感、义务感。设想一下,如果班主任这边热火朝天地制定这个,修订那个,而任课教师一无所知,则会出现怎样的情况?任课教师被排除在这个班集体之外,当然也提不起兴趣来参与班级管理。所以,这个班,只是班主任一个人的班,而不是一个合作的团队的班。班主任必须树立这样一个观念:我们所有的任课老师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是,如果我们能良好沟通,注重团队精神,我们这个团队就是最优秀的。带班的团队很优秀,这个班的优秀就不言而喻了。要坚决杜绝“个人是条龙,合起来是条虫”这样的现象发生。
二、讲究沟通艺术,建立畅通渠道
(1)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班主任手里掌握的学生情况远比任课教师多,如学生的家庭、个性等,班主任应毫无保留地提供给任课教师,以便任课教师迅速熟悉所有的学生,对症下药。我现在带的班级中有少数几位学生系单亲家庭,我就把此情况及时通报给了各任课教师,大家协调一致,从不在其他同学面前提此事,然而对这几位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给予特别的关爱。高三了,这几位同学和其他同学一样,非常阳光,看不到刚进校时的自卑、敏感,品德、成绩各方面都不错。班主任还要了解各任课教师的脾气性格,才能因人而沟通。比如甲老师个性直爽,大大咧咧,我与他沟通时也有话就说,不拐弯抹角;乙老师系古典型女教师,比较细腻,我就不能把与甲沟通的工作作风带到她的身上。这位女教师的上课嗓门有点小,学生反映后面的同学听不清,我带着学生的意见找到她。如果我开门进山,直接要求以后上课把嗓门放大,按照她的个性,能接受我的意见,但心里总是有点疙瘩,用一句时髦的话说,那就是“不太爽”。我指东打西,和她聊起了自家孩子上学的话题。因为两人孩子的年龄比较接近,都是小学一年级。首先我说起了我的苦恼:我的女儿个子太高,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乙发表意见:呀,那不是老师关照得少了。我:可不是,女儿回来说,上课时老师的话都听不清啊。乙深表同情。我一句都没有提到同学们的意见,但是乙老师兰心惠质,在以后的日子里,同学们再也没有关于“嗓门小”的意见了。
(2)注意沟通的时间和地点。沟通的时间和地点特别讲究,适宜的时间和地点常会有事半功倍的作用。例行的会议间隙一般只能泛泛而谈,却能帮助班主任了解班级总体情况,因为此时任课教师往往言简意赅,从大处着手。而在办公室或餐厅就餐时,适合谈一些个案,从小处着手。以下地方和时间,不适宜沟通:①教室门外。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在教室门外大讲特讲,里面的学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影响:老师是不是在说我?心神不宁起来。即使没有犯错的学生,也会有好奇心:他们在讲什么?②楼梯上。经常看到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在楼梯上,一上一下地对话,边上的学生上上下下,经过时无不竖起耳朵。这也相当不合适,一是匆匆数语,了解不到什么,二是学生听到了片言只语,容易断章取义,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或争端。③人员嘈杂之处。不时受到外界打扰,很难静下心来进行良好的沟通。④早上刚上班时。刚刚急匆匆地到办公室,手头有许多事要处理,班主任往任课教师那一坐,滔滔不绝,确实会引起任课教师的反感。⑤任课教师上课前。班主任不仅要掌握任课教师的性格,还要了解他的课表,哪些时候他比较空闲些,哪些时候连着有课,时间比较紧张。万万不能在他马上夹着教案要上课去了,你扯着他要谈班里事,影响他人工作。⑥午休时。实话说,教师的工作是比较辛苦的,来得早,去得晚,剩下一点中午的时间还要先给落后学生补补课。好不容易把学生打发走了,刚要休息会,班主任敲门而入,而任课教师下午还有几节课,此时的沟通效果可想而知了。总之,要学会选择时间和地点,才能信息正常往来,沟通才有更好的效果。
(3)正确对待任课教师的意见。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摩擦和矛盾,如果一味地回避,则不仅不能解决问题,相反会把问题复杂化。任课教师的意见,无非有以下两个方面:①认为学生方面不够主动、积极,班风学风有问题。某某作业又不交啦,上课不听讲啦,复习工作不到位啦,甚至有更严重的,学生顶撞教师啦,许许多多,不一而足。班主任听到这样的意见,首先要从正面和侧面了解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提出解决方法。②认为别的任课教师占用时间太多。如何让这个团队和谐,班主任要做大量的工作,其中首先要的就是沟通,大家要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讨论如何解决。因此,定期地进行全体任课教师的集会是必不可少的。定期集会对建立一个优秀的团队是至关重要的。大家经常性在一起,一是可增进感情,我们是一家人,二是在此基础上,解决许多协作上的问题。正如前面所言,个人优秀,并不代表我们这个团队优秀。作为班主任,要不断地向任课教师灌输这个观念,让他们从“小我”中走出来,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从而达到资源的最优组合。
(4)学会倾听。有人说:会说话的人,必也懂得听话。还有人说:笨拙的沟通者总是喋喋不休。听,能够表示你对任课教师的足够尊重,同时也给我们班主任足够的时间去辨别、思考。如果沟通现场成为班主任的一言堂,任课教师只能洗耳恭听,就谈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沟通了。
沟通让我们的心灵更加接近,让我们的团队更加优秀,从而无愧于我们带过的任何一个班集体。
(张家港职业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