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和育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育人应寓于教书之中,在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教学,关键在于要把教学中的思想性突出出来。这种思想性不是外加的,而是教学本身所固有的,是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自然而然地映入学生的脑海。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是这种境界,它是潜移默化的。当然,也有的是注入鲜明的观点,或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交给学生立场、观点、方法,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这要根据课程的不同,加以灵活运用。就政治理论课程来讲,要做好寓教于学,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善于抓住学生中一些思想上模糊不清或对一些问题的片面看法,根据教学内容的情况,抓住时机进行教育
例如,在对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这个问题上,不少的学生有想法。特别是前苏联东欧的变化给一些学生影响很大。这时,我们就要在讲课的时候,从历史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可克服这个角度,讲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把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抓住教学中讲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这个时机,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从正面进行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现代资本主义虽然能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但它不可能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从这个意义上来认识当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现象,就能通过现象看本质,认清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从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二、注意在一些主要观点上讲清楚,使学员能够在根本问题上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在主要观点上讲清楚,就是要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我们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进一步增强分辨大是大非的敏锐性,遇到问题和分析问题时,能对事物的性质及发展程度作出准确判断,以免在大是大非面前随波逐流,防止出现失误。例如,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认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断增加了新的内容,使有些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了迷惑。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必须要根据教学的内容把主要观点讲清楚。要把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也是社会制度的基础,它起着根本的决定性作用这个观点反复讲明白。首先,联系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的实际,说明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性质不同,而这种不同又在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不同。因此,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也必须首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一点是坚定不移的。其次,还要向学员讲明白,我们搞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同时并存的前提是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能变。公有制仍然是我们国家的主要控制力量和经济力量。在这方面,不仅有量的问题,还有质的问题,是量和质的统一。同时,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我们搞改革的目的,是改变不合理的经济体制,而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等等。在主要观点上讲清楚了,才能使学生能够在一些根本问题上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三、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不断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各类学校各门学科的教学,要有效地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教育,都必须结合本学科的特点,通过各自的研究对象和客观规律,不断加强马列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我们的思想政治信仰,也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不失时机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就能帮助学生提高理论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例如讲邓小平理论概论,从内容来看,它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可以说博大精深。学好邓小平理论,可以使学生学习和了解政治、经济、历史等方面知识,还可以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加深理解。再例如,通过邓小平理论概论的教学,还可以增加学员的创新意识。因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必须和实践不断地相结合,才显示出新的生命力。在这一点上,邓小平理论体现得尤为突出,它是创新精神的集中反映和思维结晶。敢于正视新情况,勇于做出新概括,是邓小平理论的本质特征所在。
总之,政治理论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一项新的工作,有待于我们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探讨,使政治理论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实现党的宏伟目标培养出更多的、更加合格的人才,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滨海县八滩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