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心育协同教学初探

2011-12-31 00:00:00央宗
成才之路 2011年34期


  素质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并特别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如何才能使学生主动发展呢?我在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中,运用协同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促进了学生英语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协同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激发兴趣、变苦学为乐学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学生主动发展的原动力。一个学生对他所学的学科有兴趣,学起来就越自觉,越学就越爱学,并把学习当成一种乐事,而不当成一种苦差事和一种负担,这样就能变苦学为乐学。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我的做法是:一方面心理上培养学生对英语学科的情感,下决心学好英语这门课。这主要是对学生加强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理想教育。要立志成才,就要好好学习。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才会产生对学习的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作为教师要努力改进教学方法,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常采用情景对话、扮演角色、猜谜、唱英语歌、英语演讲等一系列生动活泼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学中有乐,乐中有获。上述两方面的结合,学习英语的兴趣才会持久,学习的主动性才会得到充分发挥。
  二、树立信心,变被动为主动
  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是对学习具有浓厚兴趣和自信心并持之以恒为之努力的人。但在英语学习中掉队的学生,大多都是感到英语学习枯燥乏味,进而到讨厌这门学科,久而久之,最终失去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从心理上观察,这些学生学习英语是被迫的,因而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对这类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如何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化被动为主动呢?一是加强意志、品质的锻炼,唤起他们深处的自尊心,自豪感。对他们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责难。给他们讲一些知难而进的典型人和事的故事。通过教育,大多数都能增强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主动刻苦地学习。二是对那些失去自信心的学生给予学习上的帮扶,课堂上多提问,课后多辅导,并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他们每取得一点进步,都给以充分肯定,使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有了自信心,进而就会引发学习的主动性。
  三、寻求方法,变难学为易学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能动过程。教师在钻研教材,设计教法的同时,应更多地考虑如何使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摆正“教法”与“学法”的关系,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一是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带有普遍英语意义的学习方法,如英语单词记忆法、预习法、复习操练巩固法等。二是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摸索并总结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如英语单词的变化规律、读音规则、英汉表述规律等。这样,就能使英语学习变难而易,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扩大交流,变知识为能力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是交流思想,沟通信息的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强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时,更注重“听、说”。因此,我从扩大学生间的交往入手,引导学生用英语对话,提高学生英语语言交际的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讲小故事、演英语节目,逐步养成听、说英语的习惯。这样,使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和交际能力、英语素质和心理素质都得到发展。
  (拉萨市第三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