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多媒体教学与教学语言关系初探

2011-12-31 00:00:00王晓斐
成才之路 2011年34期


  一、提出问题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真正体现了新课程适应学生全面发展、整体发展的价值取向。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利用各种资源组织教学。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逐步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能为学生创设一个立体的语言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然而,由于多媒体教学使诸多信息都以文字、图片、动画的形式出现在屏幕上,从而减少了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述,若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教学语言的合理利用,就会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只集中到屏幕上,使学生在课堂上走马观花、无意注意过多或导致课堂流于形式,因此不利于训练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听力, 而这方面能力恰恰又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当然,也不意味着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语言就能够达到很好的训练目的,因为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差异较大,无论使用何种难易程度的教学语言总会使一部分学生感到难以适应。而如果将多媒体教学与教学语言协调一致,则能够发挥最好的教学效果,不“传道”也“授业、解惑”。
  二、解决问题
  如何把握好教学设计中教学语言与多媒体教学的协调这一尺度,笔者认为应注意两点。
  (1)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每一阶段、每一单元时,都应认真研读、把握以下参考因素。①《英语新课程标准》。一般来说,新课标体现了教育行政部门对人才培养规格的素质规范。例如《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各阶段(1 至6 级) 的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安排提出了具体要求,附有词汇表、语法结构表和语言技能表。教师对教学的安排应依据新课标来决定用词量、结构类型以及各种技能训练的范围。②教材。教材是实现新课标规定的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一本好的教材具体贯彻了新课标的总目标和教学阶段的要求,并使其阶段化、层次化。教材是教学设计中教学语言、课件设计具体安排的主要依据。③教师教学用书。它具体安排了每一课时、每一单元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是教师设计教学语言和课件最具体的参考因素,因此教师应该认真把握,使之融入到自己的教学语言和文字表述中。
  (2)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进行多媒体教学设计时, 应根据不同的教学方法, 使用不同特色的教学语言。下面,以两种常用的教学方法为例。①“课堂教学法”是一种诱导式教学法,通过各种媒体手段给学生输入大量直观的教学信息,启发学生思考。由于所接受的信息大部分是新的知识,所以使用的频率较高的教学语言是其中的课堂用语和讲授用语。课堂用语这部分语言是增加课堂上的英语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听懂教师用英语授课的能力。这部分语言所用词汇、句法都比较简单,不需要文字表述,如需强调,可以放慢语速或进行重复,也可以将个别单词写在黑板上。而讲授用语则应与文字、图形、动画、视频等多种手段一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传递的教学信息。当讲解单词及其用法或语法知识时,不要一味依赖于电子课件的放映而减少教学语言。根据教学要求,一些内容需要反复强调、反复讲解、反复操练。这种实践必须要借助教师的教学语言来加深学生对认知内容的理解。如:讲解单词时所举的例句不应一一罗列于屏幕上,应该选择一些例句用口头表达的方式进行操练。②“协作学习法”是多媒体教学颇具特色的一种教学方法,多媒体设备具有对话、分组的功能。提倡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协作学习法”中的教学语言多为师生交流用语和教师反馈用语。师生交流用语也就是师生之间进行对答、讨论、交谈时的语言,由于有多媒体的帮助, 教师可以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等方式就学生协作交流中出现的难题,给予及时指导。根据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其教学语言的语速、用词量、表达结构等因素的可接受性就较容易掌握了。在进行师生交流时,也可以借助文字、图像使教师的简化语码顺利过渡为复杂化语码,从而做到英语教学语言的循序渐进。教师反馈用语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堂操练时对学生的语用行为做出评价的语言。在多媒体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对学生表示赞同的反馈用语绝对不能以相同的文字展示代替,一定要在口头上对学生表示赞扬,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教师对学生的肯定是最好的鼓励方式。
  三、反思
  (1)本人反思。传统的外语教学将过多的精力放在语音、语言点上,无形之中将学生学习外语的注意力引导至语言知识上,而不是语言能力,其结果必然是“高分低能”。而多媒体教学往往由于制作课件过分追求动画效果,画面过于花哨而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在听说方面得不到好的训练。因为语言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学生理解教师的意图,刺激学生的听力,因此我在实际教学方法的设计中,吸取情景教学、启发式教学、尝试教学的教学思想,运用不同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语言来进行尝试、探寻,协调此矛盾。
  (2)学生反映。从学生发给我的E-mail中,也可以看到学生对这样上课的反映还是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是较理想的。“我觉得老师避免了以前电教课那种只注重技术操纵,美丽画面的课件演示的现象,老师清晰、诱导式的语言使我们以前那种一堂课听下来什么都糊涂的情况一扫而光。”“现在老师能够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穿插教学过程,使整个教学环节变得流畅、圆润,不像以前那种太浮躁或太枯燥的课。”“我的英语基础较差,以前上课这种语言点的练习我总是很害怕,生怕出差错,受到老师的批。但是,现在老师用一对一的人机交互式练习,鼓励、启发的语言让我有了自信,也让我似乎在个人的空间中不会很自卑。”
  虽然上课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还有一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如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学生会出现焦虑、沮丧、烦躁不安等情况,又由于学生的性格、兴趣、情绪等方面都有所差异,那么如何在课堂上用合理的语言来使其得到很好培养和控制呢?
  当然,这能不能做到、能不能做好也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业务水平。所以,我们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在实践中去检测自己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
  (常州市武进区运村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