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徐州市中考课程设置改革的新形势下,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自信心的培养,加强直观教学,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以及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是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学习兴趣;途径
2008年,徐州市将信息技术纳入了中考范畴。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必须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
一、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是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前提
不管是孔子所云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还是俗语所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皆是强调兴趣对学习的重要作用。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是学好一门课的内驱动力。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具有足够的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勇往直前的热情,才能自发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操作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使学生自主、自愿地学习。
二、激发和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课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激发和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课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本人认为以下几条效果比较显著。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每次的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应根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创设一些与此密切相关的情境,首先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激发出他们的求知欲。比如讲“Word”这一章节时,在课堂上教师拿出事先用Word做出来的贺卡和信纸,与学生对话:
师:“大家看一看这些贺卡和信纸漂亮吗?”
生:“漂亮!”
师:“你们想不想得到这些不用花钱的贺卡和信纸?”
生:“想,想,想……”
师:“好,从这一节课开始,咱们就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得到它吧。大家看清楚,这些东西可都是在Word里做出来的。因此,要想得到它或者得到比这些更精美的贺卡和信纸,你们这些设计师可要认真努力啊!”
这一番话下来,学生对新课充满了向往,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学起来会特别认真,操作起来也就特别顺手,学习效率自然就高了。
2. 设计新颖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新颖的东西容易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可以使其产生出一种猎奇的冲动和愉悦的心情,并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在学习目标的设计上多动脑筋,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习“发送电子邮件”的教材内容之后,应让学生做实际练习。如果仅仅让学生给教师的邮箱发送一个邮件,学生只会当做作业而机械地去完成,很多学生就会毫无目的地胡乱写一两个短句发送交差。然而如果让学生相互之间通过邮箱发送祝福、赞美的话或贺卡,那么他们会立刻来了精神,自觉地、专注地投入到实际操作中去,故而能够高效地完成这个学习目标。
3. 用游戏和比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的过程中特别容易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不妨迎合学生的心理,投其所好,带他们痛痛快快地“玩一把”,并且在“玩”的过程中运用比赛的规则“玩”出个名堂来。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对于比较枯燥的操作,如指法练习、鼠标操作等,不妨从网上下载一些游戏性质的软件,像“金山打字精灵”教他们“玩”,因为这些软件里面的游戏一般设有“关卡”或“等级”,能够吊起他们的胃口。当学生通过“关卡”或达到某个“等级”后,能产生莫名的兴奋,因此他们就会很乐于去练习。这样,在不知不觉之中就进行了指法的训练。在“玩”的过程中,应用比赛的方法效果更佳,如指导学生分组,在规定时间内练习某个操作;然后每组推选出一位最优秀的学生代表本组进行比赛,优秀的可以获得“冠军”“亚军”等精神荣誉。如此变枯燥乏味的课本知识的学习为生动、有趣的活动,学生能够在欢快的氛围中轻松地学到实际知识,提高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坚持以用促学,帮助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乐学”
心理学认为: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自己处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事情,从现实的成功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孔子也强调“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都说明把学习知识作为快乐的人比仅仅喜爱知识的人能够学得更好、更主动。教师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要坚持以用促学,不断给学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由此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的快乐,从而产生再学习的欲望。如,教师平时在课堂教学中多选一些学生作示范操作,课后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各自选择自己熟悉的主题,进行自由创作。教师要尽可能地多组织学生们在课堂上交流作品并将其上传到局域网上展示。学生们看着屏幕上一幅幅有趣的画面或动画,沉浸在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中,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更浓厚了。教师对学生的每次成功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这是对学生成果的进一步肯定。他们会把这种喜悦感深深地印在心底,从而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产生更为强烈的兴趣。
通过种种途径,“因人制宜”“因课制宜”,积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定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乐学”。如此,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定能快速提高。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