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通向山外的路越来越远
5.前行的足迹
随着我校学生作文获奖的次数增多,学校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省市县教研室的领导、专家开始一次次来到我的学校。
县教育局的耿善成、庞明新、赵宝记、刘克仁、戚洪聚,王奎元,市教研室的刘力田、刘焕臯、张洪轩、陈忠杰,省教研室的朱敬本、林治金,中国教育学会复式教学研究会的秘书长王德岺,还有很多的专家,不远百里、千里,来到这里。
学校就我一个教师啊,有时实在忙不过来,村支书王常会、云头峪学校赵焕祥等就常来帮着我应酬。
听课、指导,采访、找家长座谈,没有人陪同啊,专家们就那样在村里随机座谈,找到谁就了解谁。前后来了上百次吧,我的经验、做法值得推广了。
副县长牛启忠看到我辅导的学生作文,大加赞赏,说作文就应该让孩子说真话,抒真情,他建议教育局抓紧总结我的教育教学经验,在全县推广。
教育局很重视这项工作,派出几名同志来到学校,住了十几天。两个月后,一本介绍我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小册子《张在军和他的山芽芽》印发了。县领导纷纷为这本小书题词祝贺。县委书记李鸿翔题词:“锻炼文艺,启迪文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王县长题词:“尚德花开别样红,唯以心血育蓓蕾。”副县长奚霞题词:“祝山芽芽茁壮成长,早日成为国家栋梁。”几个主要领导为一个学校的一本不是正式出版物的小册子题词,在全县是首次。这本小册子印发了五万册,几乎每个小学生都有一本。若干年后,很多见到我的青年朋友都说,张老师,我小时候看过您那本《山芽芽》,那本书影响了我这些年呢。令人欣慰。
1992年秋天,全国第九次农村教育协作研讨会在临沂举行,我为大会作了“三年级作文,二年级说话”的复式教学公开课,获得一致好评,获得一等奖。中国教育学会复式教学研究会会刊《复式教学》发表了我的备课札记。
不久,我被评为临沂市劳动模范、市十大杰出青年、山东省劳动模范,获得“振兴沂蒙劳动奖章”“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还被中国教育学会、《光明日报》等单位评为“全国十佳民办教师”。1996年又受到中组部表彰。
1994年9月,我被评为特级教师。1995年9月,山东电视台记者杨军来学校采访拍摄我的“人物特写”,教师节前一天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山东电视台影视中心、临沂电视台拍摄了以我为原型的电视剧《无悔的选择》,在央视播出。1996年夏天,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周兵、温迪亚等记者来到学校,采访了一个星期,摄制完成了“东方之子”专题片,教师节前夕播出。同年秋天,中组部电教中心拟出了拍摄先模人物系列的拍摄计划。市、县组织部的黄玉雪、王少东等同志负责拍摄。正是秋收大忙季节,他们在我学校住了几个星期,和我同生活同劳动。江泽民同志为此系列写了片名《时代楷模》,此片先在央视播出多遍,后作为电教教材发行。
2001年初春,中宣部、中组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电视台等几家联合拍摄大型党史文献纪录片《使命》,我作为其中几个新时期的先模人物作了重点介绍。
想起了县委宣传部的赵耀卿的话。他曾不止一次来我校采访。他在写我的报告文学《崮顶之光》中曾写过这样一句话:通向西棋盘的路越走越宽,西棋盘通向山外的路越伸越远……
6. 获奖之后
建党75周年前夕,我被评为首届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获得这个荣誉称号的一共有12位,获奖的人员少,又加上是“首届”,在人员评选上要求特别严格。听中组部的同志说,材料几上几下,各级党组织都进行了严格把关审查。我是教师中的代表,山东省委和国家教委正好都推荐了我。中组部通知,获奖者6月19日进京,21号参加建党75周年座谈会。
这次获奖,全国教育系统只有我一个。12名代表邀请进京参加了建党75周年座谈会,政治局常委全体接见了12名代表。22号开始,获奖代表们分赴各有关单位作报告。我被安排到北京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国家教委等单位。
在北京的这几天,胡锦涛同志几次到代表们的驻地看望大家。他不时地和代表们交谈,12位代表都能叫得上名字和工作单位。胡锦涛同志说,这是建党75年来的首次评选表彰,十分慎重。他和代表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们是各行各业的突出代表,你们获奖了,成绩代表过去,回到各自岗位后,一定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这一年的教师节前夕,我被国家教委邀请进京参加教师节座谈会,又受到江泽民同志的接见。
2001年的“七一”前夕,中共中央举行建党80周年座谈会,邀请我出席。入会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代表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奖章”。2009年“七一”前夕,各级党组织又推荐我去参加了建国60周年庆典活动。
从1996年受到表彰开始,我就如履薄冰。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勉励我们“成绩代表过去,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的话,一直回响在耳边。如何突破自己,超越自己,超越过去,我一直在思考着。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怎么也找不到新的目标方向。这样的心态差不多持续了两年多。
1998年11月10日至15日,中共山东省第七次党代会在济南召开。我是那次党代会的主席团成员。会议期间,团省委书记李群请代表中的几个“十大杰出青年”吃饭。我又说出了内心的迷茫。李群说,优秀的同志都分布在各行各业,你是优秀党员、杰出青年,首先是一位教育工作者,你首先要在本行业干得精彩。过去你是杰出的,那仅仅是过去。党组织要求党员关键时候挺身而出,你想过没有,这样的时候毕竟是少数,特别是和平时期。对大多数党员来说,恐怕多是平时工作中如何体现出你的优秀,比如思想言行上,如何引导周围群众往前走。你是优秀教师,要在如何成为教育名师、专家方面多下工夫。李群说,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急需改进的地方。教育不仅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关,更和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紧密相关。这方面我们或许不缺少海归、专家,缺少的是熟悉基层教育,熟悉中国国情的本土专家。边吃饭边聊,谈了三个多小时吧。
临沂市市长李玉妹也在这次党代会上。李玉妹同志曾任临沂团地委书记。我曾两次获得团地委的“沂蒙常青基金奖”。首次获奖时,李玉妹同志给我颁的奖。1996年我参加中央建党75周年座谈会时,李玉妹是临沂市市长,当时在中央党校学习。作为中央党校学员,她也参加了那次座谈会。后来我出版的几本书《怎样辅导小学生作文》《小学生日记这样写》等,都送她看过。对我的情况,李玉妹很熟悉。对我的成长,曾给予过很多的关注和鼓励。
这次党代会期间,我又就今后如何创新、如何突破自己和她交流。她说,你是特级教师,特级教师不仅是教学能手,还要是育人专家、师德楷模,你已经出了几本书,这还不够,要多学习多琢磨,今后工作中如何创新、探索出自己的东西。教育牵动着千家万户啊,孩子的教育问题,心理调整问题,学习方法问题,因材施教问题,都需要去探索啊。你把这些社会关注、家长关注的教育问题做好了解决了,党员的先进性不就显现出来了吗。你是全国优秀党员,而且是教育系统里唯一一位获得这个称号的人,你的研究不能局限于一时一地,眼界要高,要研究大课题,全国的大课题。比如你那本日记如何写的书就很不错,通过写日记达到教育孩子和孩子自我教育的目的。可是,写日记最难的问题是难以坚持,写写就中断了,如何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好像国内外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写日记者一开始都热情很高,写着写着就中断了,怎样使最初的积极性长期保持,就值得研究。
我茅塞顿开。
党代会回来后我制订了自己新的学习、研究计划。2000年我到了县教委工作,开始了李玉妹同志说的那个“如何使学生写日记不间断”的课题的研究。2002年,研究初步见到成效,在明天出版社出版了《日记导写365》8册。这是国内第一套专门探索如何解决中小学生写日记坚持不懈的书,出版后很受欢迎。后来,又围绕这一课题编写了《日记快乐导航》两卷,《读美文写日记》6册,这些书都受到了学生、教师、家长的欢迎。
在各个学科中,语文教育存在问题最多,社会最不满意。工作中,我把“语文教育”选为主攻课题。
近几年,我们语文学习出现了种种怪现象:国内冷,国外热,国外几千万人在学习中文,兴办起了一百多所孔子学院。而大学毕业生中写不好个人总结、个人简历的竟然大有人在。有的博士生都写不好汉字,说话语言贫乏、词不达意,写文章错字连篇。我们的语文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要想在中国土地上高质量地生存,学好语文是根本。语文素养的高低,将会影响人一生的发展。语文素养能否得到全面提高,关键在于听说读写的实践,“读”和“写”又是关键中的关键。没有强烈的阅读兴趣,阅读没有一定量的积累是很难达到质的飞跃的。
一个人读了十几年书,还没有打下坚实的文字功底,不具备相应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和他阅读范围不广、数量不多,缺乏指导有重要的关系。这一点早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量作了明确规定,小学生不少于145万字,初中生不少于260万字。如此多的阅读量,单靠几本教科书显然远远不够,学生必须有一个更为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
2005年,我编写出版了《快乐大语文》系列小学、初中、高中读本,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中国语文教学从枯燥到快乐的变革。
针对这学生愁阅读、作文的问题,我编写出版了《小学生魅力阅读》《中学生魅力阅读》《阅读作文全优突破》《小美文大智慧》《教你阅读和写作》等分年级读本。
这些书,在读者中产生了很好的反响。河北肥乡县政法委的范广略来信对我编写的书给予了充分肯定,我感到非常欣慰。
张老师:您好!
我的儿子范家玮在北京海淀花园村二小四年级读书。从二年级时就开始读您主编的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魅力阅读》三年级读本了,到现在小学阶段的七本书已经全部读完,现正在读你主编的《中学生魅力阅读》。他对每册书每一篇都认真反复阅读,每本书都要读上四五遍。有一次我们正在吃饭,儿子突然给我讲了一个穷人爸爸捡垃圾供儿子读书的感人故事,我说不可能。他说:“爸爸,这是真的!就在《小学生魅力阅读》几年级哪一册。”说着就跑回卧室把那本书拿出来翻给我看。还真是!我对儿子的记忆力很吃惊。同时我更惊叹方圆老师的书原来竟有如此的魔力。我问孩子这套书怎样,儿子说:这书比您给我做的香菇炖鸡翅还要香!
有一次儿子背完一篇新概念英语课文,我说要满足儿子一个愿望:“买一本《小学生魅力阅读》还是吃一次肯德基?”他最后选定买一本《小学生魅力阅读》。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肯德基一次就吃完了,《魅力阅读》的书我可以天天看。”
您主编的《魅力阅读》小学、初中、高中的我都买过好几套了,送给了亲戚和朋友的孩子。他们都把这书当成了珍贵的礼物,因为他们的孩子都爱上了这套书。我爱人回老家时给外甥女买了这书,没给外甥买。结果他弟媳妇打过来电话,外甥对着电话哇哇大哭:“怎么没我的,姑姑。”弄得她很尴尬。后来回去时补上这书才算了却心愿。
感谢您,张老师,您为未来中华儿女制作的这套“精神食粮大餐”,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开花结果。
范广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