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适应快速发展的网络社会,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构建一个开放式、交互型、个性化的网络化数字资源综合教学平台。通过对该校实际问题的分析,拟搭建一个网络化数字资源综合教学平台,建立远程教育实验室,对外发布教育视频资源;另整合该校优良的教师队伍,使其充分发挥自身教学优势,建立 “网络化数字资源综合教学平台”的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网络化数字资源综合教学平台;数据库;虚拟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07-1522-02
1 网络化数字资源综合教学平台概述
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完善,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也在高速发展,为了满足师生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渴望,网络化数字资源综合教学的建设势在必行。结合实际情况,以及对未来投资建设的综合规划,将平台的总体建设分为三期,预计在5年之内可以完成全部建设。
项目在一期全面完成后,可以满足我校区的教学要求。日后的专家讲座、精品课系列都可以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实时向全校师生发布;
项目在二期通过“网络化数字资源综合教学平台”可以满足对其他兄弟院校,以及有接受教育需求的外校人员学习、交流的目的;与国内、国际大学的在线学术交流可在本项目的平台搭建完成后成为现实。
项目在三期完成后依托学院校园网络、广域网、以及未来的无线网,按照学科专业建设的内涵,科学分类,有机组织,系统设计了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和教学科研支持环境。针对现有资源和即将收录的资源,统筹规划,统一标准,整合资源,共建共享,搭建学科建设信息平台,以达到不断提高学院网络应用水平和建设效益的目的。
平台建设成功后,不需要过多的资金再投入,只要再增添网络教室就可以满足教育部教学改革要求和网络化考试、实时视音频资源的以及以上的需求。这样既节省了资金,又避免了重复建设。
2 网络化数字资源综合教学平台的特点
1) 一体化建设,避免“信息孤岛”:鉴于单独构建网络教学平台或教学资源库易于形成“信息孤岛”,很多高校教训深刻。针对学校教学教务信息化的特点,直接构建“课程资源管理平台”。同时该平台还能和校内其它相关系统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数字校园应用平台。
2) 适应教育部“二期质量工程”对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提出的要求:满足教育部对“二期质量工程”提出的专业点建设、精品课程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多种模式教学过程和环节信息化支持等方面的要求。
3) 功能完整,有机整合,个性化构建:采用构件技术,进行模块化的设计,能够针对学校需求进行系统定制,构建个性化的课程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平台建设完成后可以提供如下系统和资源:
(1) 通用教学管理平台
(2) 课程建设展示平台
(3) 网络互动自主学习中心
(4) 网络化考试平台
(5) 无线网络学习平台(含卫星)
(6) 网络数字资源综合管理平台
(7) 精品课程直播录制工作站
(8) 精品课程内容管理及信息发布
(9) 国家级及省级精品课程库
(10) 全球开放网络课程库
(11) 教务管理系统的数据接口
4) 教师一次课程建设,多种需求满足:相对独立的课程教学、精品课程评审和课程公开展示,将需要教师进行大量的重复性课程建设工作,平台建设后将几个系统进行有机整合,使得教师摆脱繁重的重复性工作。
5) 主流技术,安全稳定:采用基于Unix或Linux操作系统和大型数据库Oracle方案的自主知识产权教学应用系统,避免脆弱的Windows架构,保证大规模并发时的稳定性,从安全性和运行效率等多方面更适合大学应用,也是目前高校数字校园建设的主流技术架构。
6) 符合规范,接口开放,能够可持续发展:符合国内高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提供与教务管理系统的接口,实现无缝挂接,有机的构建优秀数字校园综合应用系统,具有可持续提升功能和生命周期长的特点。网络化数字资源综合教学平台功能说明
平台以“课程教学”为核心,用户划分为教师、学生、管理员、教务员四种角色,支持课程的长期滚动建设以及教学资源的积累与共享,支持教学过程跟踪统计分析,教学过程与评价展示相结合。
3 系统结构简介
系统底层硬件采用云计算机技术构建。由所选服务器通过虚拟技术构成云计算节点,各类服务系统直接架构于云节点之上,提供高可靠性、高扩展性和高灵活性的服务
资源系统的服务端主要由点播服务器、直播服务器、采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组成。
1) 点播服务器 一方面为终端用户提供视频流传输控制服务,并对流量负载提供完善的处理机制,另一方面为核心应用提供强大的系统管理服务。
2) 直播录制采集服务器 为用户提供实时现场直播和文件广播服务。在校园网内,要求网络设备支持跨网段广播,否则可能会导致用户接收不到直播节目。
3) 采集服务器 把从模拟的视频信号进行采集编码成数字信号,用以计算机进行处理。Osprey 450e支持4路独立采集,解决单路采集卡占用服务器过多插槽问题,最大化的利用采集服务器的资源。
4) 管理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安装控制台,对各服务器进行管理和运行数据库服务程序。用于存储管理节目信息,为用户检索查询节目提供服务,存储管理用户信息,提供登录、认证服务,存储管理日志记录,为查询统计和维护提供服务。
5) 通用网络教学管理平台系统服务器运行教学管理系统。
考虑到较高的稳定和安全性能,我们建议将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分离部署,把存储的文件放到磁盘阵列上,三者之间通过千兆以太网或光纤连接,增强了系统性能及安全性,存储的共用还避免了文件的重复存储,提高空间利用率。
4 结束语
多媒体网络教学是我国高校在教育改革上势在必行的趋势,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应该乘势而上。搭建一个网络化数字资源综合教学平台,不是单纯的硬件和软件的罗列,而是为了将数字资源有效的利用起来,不但能够要利用好这些资源,更要有一个长远的眼光,将庞大的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成熟的体系结构。
参考文献:
[1] 陈少红.计算机网络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